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47147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触发器实验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四 触发器 实验报告徐旭东 11180243 物理112班一、实验目的 1. 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特性和功能测试方法。2. 学会正确使用触发器集成芯片。3. 了解不同逻辑功能FF相互转换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实验仪器设备: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2. 器件 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 1片 74LS74 双D触发器 1片 74LS76 双J-K触发器 1片三、实验内容步骤及记录1. 基本RS触发器功能测试: 两个TTL与非门首尾相接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如图5.1所示。(1)试按下面的顺序在S R 端加信号: =0 =1 =1 =1 =1 =

2、0图4.1 基本RS触发器电路 =1 =1观察并记录触发器的Q、Q(_)端的状态,将结果填入下表4.1中,并说明在上述各种输入状态下,RS执行的是什么逻辑功能?表4.1Q逻辑功能0111110111000011置1保持置0保持(2) 当、 都接低电平时,观察Q、Q(_) 端的状态,当、同时由低电平跳为高电平时,注意观察Q、Q(_)端的状态,重复35次看Q、Q(_)端的状态是否相同,以正确理解“不定” 状态的含义。 结论: 当、 都接低电平时,Q和Q(_) 端的状态不定。2. 维持-阻塞型D触发器功能测试双D型正边沿维持阻塞型触发器74LS74的逻辑符号如图4.2所示。图中、 端为异步置1端,置

3、0端(或称异步置位,复位端),CP为时钟脉冲端。试按下面步骤做实验图4.2D逻辑符号:(1)分别在、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Q、Q(_)端的状态。(2)令、 端为高电平,D端分别接高,低电平,用点动脉冲作为CP,观察并记录当CP为0、 、1、 时Q端状态的变化。 (3)当1、CP0(或CP1),改变D端信号,观察Q端的状态是否变化?整理上述实验数据,将结果填入下表4.2中。表4.2 CPDQnQn+10 1XX01111 0XX00101 1000101 1101111 10(1)X00113. 边沿J-K触发器功能测试双JK负边沿触发器74LS76芯片的逻辑符号如图4.3所示。自拟实验步骤,

4、测试其功能,并将结果填入表4.3中,图4.3 J-K逻辑符号试按下面步骤做实验:(1)分别在、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Q端的状态。(2)令、 端为高电平,J、K端分别接高,低电平,用点动脉冲作为CP,观察并记录当CP为0、 1、 时Q端状态的变化。 整理上述数据并填写下表4.3。表4.3 CP J K QQn+10 1X X X X11 0X X X X01 1 0 X 001 1 1 X 011 1 X 0 111 1 X 1 104. 触发器功能转换 将D与连接, J=K=1形成T触发器。接入连续脉冲,观察各触发器CP及Q端波形,比较两者关系。波形图结论图中上端的波形为cp,底下的波形为Q

5、n,由图可以看到,Q为上升沿有效,且周期为cp周期的2倍。波形图结论图中上端波形为cp,下端为Qn波形。由图可以看出Q为下降沿有效,周期变为cp的2倍。J-K触发器与D触发器波形比较:相同:两者的Qn周期都为cp的二分之一。不同:对于D触发器,其CP为上升沿有效。对于J-K触发器,其CP为下降沿有效。四、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对各触发器得到的更加具体的了解。基本RS触发器是由两个与非门首尾交叉构成的触发器,对输入信号具有置位、保持、复位的逻辑功能,有约束。同步D型触发器 有跟随和锁存功能,无约束问题。D型边沿触发器由CP边沿触发逻辑功能,、 端分别具有异步置1,置0功能,J-K边沿触发器有保持,翻转 同步置1 置0的功能,逻辑表达式为,由CP边沿触发逻辑功能。T型触发器是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电路。T等于0时状态不变,T=1时状态翻转。T触发器只有翻转功能,用cp控制。由2种简便的方法可以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