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7040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高中物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原创)22X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9)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一 专题要点简谐运动的特征与判断(1)从运动学角度看,简谐运动的特征要有:往复性;周期性,对称性。(2)从动力学角度看,简谐运动的特征表现在所受到的回复力的形式上:简谐运动的质点所受到的回复力F其方向总与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的方向相反,从而总指向平衡位置;其ww5u.om大小则总与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的大小成正比,即=-kx(3)通常可以利用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去判断某质点的运动是否是简谐运动,其具体的判断方法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找到运动质点的平衡位置,即运动过程中所达到的受到的合力为零的位置,以该位置为坐标原点,沿质点运动方

2、向过立坐标;其次是在质点运动到一般位置(坐标值为x)处时所受到的回复力F,如F可表为F=kx 则运动是简谐的,否则就不是简谐音。.单摆理想化条件,受力特征及周期公式. www.ks5.co(1)单摆及其理想化条件:如图所示,一根长需求轻的线,悬挂着一个小而重的球,就构成所谓的单摆。理想的单摆应具备如下理想化条件:和小球的质量m相比,线的质量可以忽略;与线的长度l相比,小球的半径可以忽略。 (2)单摆的受力特征当单摆做小角度摆支时,其受力情况为:受到一个恒定的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一个变化的始终沿绳方向指向点的拉力,而将这些力沿垂直于和平行于运速度方向分解,其中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的力使摆球的速度方

3、向发生改变,充分摆球绕悬点做变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F向=F-s平行于速度方向上的力使摆球的速度大小发生www.ks5ucom改变,充当摆球的回复力向=-mgi=-x=可见:当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时,其运动近似为简谐运动 ()单摆的周期公式对于单摆,回复力与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比例系数为k= 将其代入简谐运动周期的一般表达式中,得T=2=2 该公式提供了一种测定重力加速度g的方法.ww.k5u.o3.简谐运动的图象及其应用()图象的形式:当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图象形如图所给出的正弦曲线(2)图象的意义: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反映的是某振动质点在各个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变化情况.(3)图象的

4、应用:由定量画出的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可以得到:振幅A;周期;某时刻质点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某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某一阶段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振动的能量形式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关于机械波的基本知识。(1)产生条件:第一,必须有波源;第二,必须有弹性的连续的介质。ww.s5ucm()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两类。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叫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平行的叫纵波。()波的特点:机械波传播的只是质点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机械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离波源泉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参加振动;正因为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

5、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加振动,所以一方面参加振动的各质点的振动周期,振动频率都与波源质点相同,另一方面各质点参加振动的起始时刻随着与w.s5.om波源的距离依次滞后 (4)波的图象(以简谐波为例)意义:波的图象反映的是波的传播过程中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于各自的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作用:利用波的图象通常可以解决如下问题:wwwsu.om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波长;各质点振动的振幅;该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比较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速度、动能、热能、回复力、加速度等量的大小;判断各质点该时刻的振动方向以及下一时刻的波形;www.s5uom5.波的特有现象:()波的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

6、2)波的衍射(3)波的干涉(4)多普勒效应6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比较;简谐运动的振图象机械波的波动图象图象函数关系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它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在某一时刻某一直线上各个质点的位置所形成的图象(横波)坐标横轴一个质点振动的时间各质点平衡位置距坐标原点的位置(距离)纵轴一个质点不同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形状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可直观得到的数据周期振幅A波长 振幅A波峰及波谷的位置图象上某一点的意义在某时刻(横轴坐标)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纵轴坐标)在某时刻,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一定(横轴坐标)的该质点的位移(纵坐标)二 考纲要求考点要

7、求考点解读简谐运动本专题考查的重点是简谐运动与机械波的图像、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和共振、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命题的方式依然是选择题、问答题、作图题和计算题的组合复习时应该通栏教材,理解振动和波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电磁波的形式与传播,以应对以选择题形式覆盖知识点的考查,掌握波速公式、折射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单摆、周期公式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www.ks5uc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三 教法指引此专题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在精心批阅之后以题目带动知识点,进行适当提炼讲

8、解。这一专题的知识点高考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比较杂乱,学生易于掌握每个知识点,但是不易掌握全面,尤其是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问题还容易混淆。二轮复习时还是要稳扎稳打,从基本知识出发再进行总结提升。四 知识网络 www.s5uom wwwks5u.co五 典例精析题型.(简谐运动的证明)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平上,将其稍向下压后放手,试证明木块是否做简谐运动w.k5u.co证明:木块将做简谐运动. 从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出发,判断木块是否做简谐运动设木块的边长为a,质量为m,则当图144中木块浸入水中的高度为h,而处于静止状wwk.om态时所受到的重力与浮力F1=ha2g大小相等,木块在该位置处

9、于平衡状态,于是可取该装置为平衡位置建立坐标;当木块被按下后上下运动过程中浸入水中的高度达到h+,而如图145所示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F2(hx)2g于是,木块此时所受到的合外力为:FgF2=a2xkx wwks5u.co由此可知:木块做的是简谐运动题型2.(单摆周期公式)已知在单摆a完成1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完成6次振动,两摆长之差为6m,则两单摆摆长la与分别为A.la=2.5m,l=.m l=0.9,lb=2m .ku.=2.4m,lb=40 Dla=4.0m,b=2.4m解析:由周期比得摆长比,加上题设条件中的摆长差已知,故l与b可求已知两摆长之差为16m,即wwws5om=1.

10、6而单摆a摆动0次时间内,单摆b无成36次全振动,这就意味着两个单摆的周期之比为= ww.k5u.cm考虑到:Ta=2 T=2 得:=于是解得:a0.9m b.5 应选ww.ks5ucom题型3.(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对称性)如图所示,质点沿直线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在O点,某时刻质点通过点向右运动,径s再次回到点,再经1s到达点,若=m, 则:质点运动的周期T=_s;质点运动的振幅为A=_cm,解析:注意到简谐运动的周期性,对称性等特征,结合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可作出正解的解 w.k5u.om答.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质点在第s内从点到达右端最大位移处,再回到P点,可见从最大位移处回到P点历时应该

11、为05s,而人P点到O点又历时1s,可见=1.即:T=6s另外,考虑到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1时刻从P点开始向右运动,t2时刻又回到P点,时刻到达平衡位置O点,即t21=t3t2=1由此不难得到: Asin6002 即A=应依次填充:,wwkscom题型.(机械波的图像)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2所示,质点A的平衡位置与坐标原点O相距0.5m,此时质点沿正方向运动,再经0.0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由ww.sucm此可知:A、这列波的波长为1B、这列波的频率为00HzC、这列波的波速为25/ D、这列波向右传播 图-2解析:由A点坐标结合波的图象可得波长;由A点运动到

12、最大位移所历时间可得周期;由波www.5u.c长、周期、波速关系可得波速;由波形成过程的本质可得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关系。由于A点距点05,所以波长为由于质点A再经0.0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所以周期为T=.08s由于vT,所以波速为传播方向的“双向性”特点。由振动图象可知:周期为T=0由波的图象又可知:波长为 于是可得波速为在t=t-t05s 内,波的传播距离为 xvt=5m考虑到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特征知:当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时刻波形应如图-5中的C图所示;当波沿轴反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应如图15-中v=1.m/s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波源质量依次带动后面的质量参与振动,而质点A此时是向上

13、振动,可见它是被左侧质点所带动,即波是向右传播的。综上所述此例应选A、D。题型5. (波的干涉)如图-6所示,在同一均匀媒质中有S、S2两个波源,这个波源的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且振动的步调完全一致,S1、之间相距两个波长,D点为、S连线中点,今以D点为圆心,以R=D1为半径画圆,问在该圆周上(S1、2两波源除外)共有几个加强点?解析:干涉强、弱区的判断方法有两种:()在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是干涉加强区;在波峰与波谷相遇或波谷与波峰相遇处是干涉减弱区。()与相同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处是干涉加强区;与相同波源的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处是干涉减弱区。由干涉强、弱的第二种判断方法可知,干涉加强区的集合实际上是以两波源所在处为焦点的双曲线簇。由此不难判断:以波源边线为直径的贺周上分布看,到两波源距离差等于的两ww.ks5u.c个加强是D1、D2;到两波源距离差等于的四个加强是A1、A、C。即:除两波源外,圆周上振动加强是共有六个。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