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6969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理顺机制、开拓市场、加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对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学生素质和社会声誉的一个直接的综合性的检验,关系到学校本身的生存、改革和发展,而且还与国家、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主动适应新的形势,注重提高人才质量,不断理顺就业机制,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就业双重指导,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率,开创自我院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一、基本情况我院2006届毕业生有毕业生227人,包括生物技术84人、生物工程73

2、人、食品科学与工程69人,其中有1人为2003级生态学专业提前毕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77.53%,其中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率为66.7%,生物工程专业就业率为80.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率达87.0%;生源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相对集中在浙江、深圳、广州、湖南、广西等经济发达地区。截止目前,落实就业单位已派遣的90人,竞聘上岗19人,继续深造(考研)63人,出国4人;按毕业生去向分,国有企业8人,行政单位6人,学校等事业单位65人,非国有企业97人,出国4人。其中,考研工作成绩最为突出,全院共有63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占全院毕业生人数的27.8%,全校排名第一,在湖南省也可排在前列;生

3、物技术专业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有26人,占专业总人数的30.95%,生物工程专业有1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占专业总人数的19.1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取研究生的有22人,占专业总人数的31.88%。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表:专 业总人数考研一次性就业出国继续考研考公务员其它生物技术84262911359生物工程73144412111食品科学与工程6922362107生态学1100000总 数22763109416627比 率27.8%48.1%1.8%7.1%2.6%11.9%二、主要做法(一)、统一思想、增加投入、党政齐抓共管,营造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环境。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4、如何做好就业工作,这是摆在院党总支、行政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由此,院党总支书记舒桂珍、院长陈建华多次召开联席会,专题研究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小娃具体负责,明确职责分工,精心安排,确保各个环节有人抓、有人管。此后,学院又多次召开各教研室负责人、相关教师会议,要求全院上下要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关键大事来抓(2006年生命科学院六大实事之一)。为了奠定就业工作的良好基础,学院还在经费支持、人员安排、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从行政经费中拿出相当一部分,用来补贴积极找工作并且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路费,补贴金额

5、为100元/人,这一做法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了学院对他们积极就业的关注及支持。(二)、转变职能、明确定位、重在服务,理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机制。面对就业供需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就业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我院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主动转变职能,定位在“服务”两字上做文章。我们的“服务”,不仅为毕业生服务,而且为一切学生服务;不仅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服务,而且为毕业生的一切工作服务;不仅为学生服务,而且为用人单位服务。1、加强调研工作,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增强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了毕业生基本情况数据库;同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小娃

6、还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每个星期都要去上好几次),给学生送去关爱和指导,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就业的基本想法和思想动态,对于特殊群体,还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经过这些就业意向的全面调查以及认真的统计,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在心理上都做好了参与就业竞争的心理准备以及专业学习知识上的储备,对自身的条件有较为准确客观的认识,渴望在即将到来的就业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建功立业。2、及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和2006年的就业形势分析,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现状以及今年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选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做

7、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和自我的就业定位。3、热情指导学生进行就业材料的整理和收集。认真指导学生写好求职信、推荐材料等,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4、保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我们建立了毕业班通讯目录,详细统计每位同学的联系方法,并专门在毕业班安排辅导员助理男、女生各1名作为就业联络员,及时、迅速的将相关的就业信息通知到相关的同学,使现有的信息能及时传送,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5、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把握好整个毕业生年级就业工作的同时,要充分的掌握、考虑每一个个体的情况和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坚持和完善了去年的一些好的

8、做法,在就业工作的各个阶段重点突出。比如,我们把学生分为考研、不考研的两大类,针对参加考研同学的基础及准备情况,根据其把握大小及时进行指导。前期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不考研以及准备参加考试,但是把握较小的同学身上,积极帮助其寻找就业机会。在后期,我们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考研落选的同学身上;对于竞争力较低的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位置。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要求同学的自荐材料不能千篇一律,既要简洁明快,又要重点突出;针对学生对于社会、单位了解较少的情况,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以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就业、参加双选会招聘技巧的指导 10余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了解如何

9、毛遂自荐,如何面对面试中常见的问题,注意在面试中的细节和礼貌,从而帮助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容面对单位的面试,为就业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6、积极做好考研工作各个环节的指导和组织。国家社会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旺盛需求和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决定我们必须要异常重视这项工作。我院结合科研基础好,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实际,多次组织院领导、各教研室主任及导师给2002级同学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政策讲解和发动,给与考研的同学鼓励、关心,帮助他们协调好考研和就业的关系。今年,我院有118名同学报考研究生,最后实际考研率为53.4%,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7、积极开展好“爱心留母校”活动。我们的开展了一系列毕业

10、生教育工作,还精心组织了一些娱乐活动来丰富毕业生的生活,缓解一下紧张的心情和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作最后的告别。今年,我院毕业生从进入大四到最终离开母校,走上工作岗位,真正做到了文明离校、安全离校,未发生一起意外事件。(三)、畅通渠道、扩大市场、协调发展,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跨越。开辟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核心。一年来我院在这方面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一批就业基地。我们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已初步建立了就业基地5个,其中省内4个,省外1个。按单位性质分类,国有企业1家,非国有企业3家,其他单位1家。二是举办了一次人才交流会。12月中旬,我院举办了

11、“毕业生供需双选会”,前来参加供需洽谈的用人单位十多家,其中待聘岗位70多个来。通过双向选择,我院毕业生就与用人单位当场签订就业协议21份。双选会期间,校、院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分别作重要讲话。整个双选会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受到了领导和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将加大投入。三、几点经验1、要在政治上、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工作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在认真领会校党委的相关指示精神情况下,全面落实招生与就业处的安排意见,真正在政治上、思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必要性做好充分的准备。2、就业工作需要全局动员。党政领

12、导高度重视,全院师生员工要共同努力,人人献策。今年,舒桂珍书记、陈建华院长、陈小娃副书记多次在学院办公会上强调毕业生工作的重要性,并做了具体的要求和安排,在全院的教工大会上做了全面的动员,各专业教师先后给10多名学生联系到单位,并成功就业。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考研工作力度。4、主动出击抓信息,全面沟通畅渠道。一方面与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学生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现代化手段,为学生们收集到了大量的就业信息,为学生们创造相当好的信息环境。5、鼓励和动员学生到省外就业、到基层就业。扩大就业的地域范围,增加就业的机会和选择的空间,现

13、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分布到了全国各地,今年我们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省外就业、在基层就业,我们必须积极开辟了省外、基层的就业市场。6、加强就业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面试的成功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年我们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认识和了解企业,如何了解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同时在面试前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这是学生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四、几点体会 (一)、确保人才质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就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我院在就业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确保人才质量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按照市场规律培养人才是增强学生就业竞

14、争优势的保证。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状况表明:按照市场规律培养人才与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从人才资源配置来看, 要按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使人才适销对路,从而减少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我们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不断调整专业方向。(三)、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是提升学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我们的体会是要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者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使就业指导工作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我们在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日常工作、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毕业生心理调试和职业倾向性咨询。我们发动全院员工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根据毕业生的性格特征与气质、能力类型,帮助毕业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引导毕业生正确进行就业定位,从而使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脚踏实地的走上工作岗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一定会在主管部门和院党总支、行政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继往开来,力争开创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工办2004年9月28号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