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68517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橘逾淮为枳练习题(附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橘逾淮为枳一、解释加点字或划线词。1、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 )( )2、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3、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 )4、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 )( )( )( )5、 王曰:“何为者也?”( )( )6、 王曰:“何坐?”曰:“坐盗。”( )7、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8、 缚者曷为者也?( )( )9、 齐人固善盗乎?( )( )10、晏子避席对曰:( )1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 )( )( )( )( )( )12、所以然者

2、何?水土异也。( )( )( )1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 )( )( )( )(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 )二、句子翻译。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7、 圣人非所与熙也。 三、阅读理解。1、本文选自 。晏子,名 ,字平仲, 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 著称。2本文记述了 _ 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了 ,第二部分(3-6节),写了 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

3、 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 _ 。晏子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 ”为比喻,以反问句 指出 。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 4、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 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 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 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用自己的话回答) 6、楚国君臣是怎样安排计谋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7、面对楚王

4、的戏弄,晏子是怎样回击的?(用原文回答)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9、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其目的是什么 ? 10、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 ,把“枳”比为 。11、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12、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答案:1、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出使)(代词。可译为“这”)2、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相当于“的”)(善于辞令,很会说话。)3、今方来

5、,吾欲辱之,何以也?(将要来)(使受耻辱;侮辱)(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4、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于,在)(代词。他)(请允许我做某事)(捆绑)(经过)(行走)5、 王曰:“何为者也?”(什么)(做)6、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7、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拜访,谒见)8、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做)9、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原本)(善于,擅长)10、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1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代词,这句话)(草木生长)(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

6、)(变为,成为)(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代词。指橘和枳。)(果实)1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此,这样)(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不同,不同的)1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活着,生存)(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进入,与“出”相对)(莫非)(助词。相当于“的”)(使,让;致使)(善于,擅长)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同“嬉”,戏弄。)(取得,获得,招致)(辱)二、句子翻译。三、阅读理解。1、 本文选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善于辞令著称。2、 本文记述了晏子出

7、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确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第二部分(3-6节),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目空一切,不把晏子放在眼里。晏自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以反问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机智善辩。4.D 5.嫉妒晏子善于辞令,很会外交,想找机

8、会羞辱他,试探他。 6.先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景,当晏子来到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偷盗,从而戏弄晏子。7. 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以橘树生长地的不同,而本质不同来设喻,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论,说明环境造人。)8.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9.说明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出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楚王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齐人固善盗乎)的羞辱。10、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12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 齐国 ,把“淮北”比为 楚国 ;把“橘”比为 不盗之民 ,把“枳”比为 盗贼 。11、晏子外交特点:擅长辞令、聪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12、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勇敢的外交家、不畏强暴、讲话幽默生动、聪明的政治家、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