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6808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一、认识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老师怎么教,我怎么记,根本不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对学习总是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地位. 由于在幼儿园、小学、初中接受的大多是灌输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思维已经被禁锢,他们习惯于回答“是什么”,而不能回答“为什么”.在问题面前,更不会主动去说“如果那么”.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在不断促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倒不如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 传统学习重视的是问题的答案,特别是所谓的“标准答案”,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

2、.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 在我们平常的课堂中,用得最多的是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学生还是在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或者理所当然的想法中难得找出矛盾,展开问题.长此下去,显然很难培养出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环境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摆脱习惯认识的束缚,它比解决具体的问题更加富有创造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们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式的、平等的环境,必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

3、格个性为特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师生和谐、积极研讨、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句诗足以说明善问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意义.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环境,开放思维过程,要知道,在压抑的、禁锢的课堂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的回答,采取宽容的态度,一般不要生硬地否定,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课堂上,我们应鼓励学生提问,容许学生插嘴,同时对学生的发问要给予理解,或给予解答,或启发引导,或课下探讨. 教师要大力提倡思想自由,要相信每个学生都

4、能学好,都有创造性,学生群体的创造性可能超过教师. 三、创设悬念,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便能激发起学生要求解疑的心理需求,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滑轮组”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滑轮组放在一黑匣中,演示时从上端向外拉线,线从下端进入盒中,结果出来的线比进去的线长得多.此时学生会感到十分好奇,像变魔术似的,急着想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当盒子打开后,学生十分惊讶:这是杠杆吗?同时又渴望得到明确的答案. 学生在这

5、样极具强烈的求知欲中探索、学习,加之教师稍加分析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四、保持刺激的新颖性,持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而他们对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及产生兴趣的大小,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地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若能保持刺激变化的新颖性,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为进一步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在讲授“沸腾与蒸发”时,我们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不会

6、燃烧?”“当然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肯定会.”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燃烧起来.学生说:“这有啥稀奇,纸盒湿透了,当然不会烧起来.”教师问:“为什么纸盒湿透了,就不会燃烧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几欲言而不能“愤”、“悱”的状态,急切地等待教师讲解.这时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又如,讲授“物体的导热性能”时,我拿出了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划着一根火柴烧手帕,烧了一会儿,手帕烧不破.这是为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我从手帕里拿出一枚硬币,问大家道理何在?这样有趣的实验,比起简单地在黑板上写上“物体的导热性能”几个字,然后讲解一番更能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