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46757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砷的危害及其污染治理技术陈强 【摘要】综述碑的危害及其转移途径,总结改变种植品种、施用磷肥、采用稀释法 和吸附法、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等措施治理碑污染.【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6 【总页数】3页(P67-69) 【关键词】碑;毒性;转移污染;治理技术 【作者】陈强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350002【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arsenic hazards and its transferring pathway are reviewed, and the measures for contro

2、lling arsenic pollution were also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planting varieties, applying phosphate fertilizer, adopting dilution or adsorption methods, increasing soil 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etc.Key words: Arsenic; toxicity; transfer pollu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3、,据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土壤调查报告表明,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碑的超标率为2.7%,在调查的无机污染 物中居第三1。碑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5 mg/kg,但是碑较容易转移到土壤、水 中。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为包含大气沉降、雨水侵蚀、微生物作用下 碑化物的代谢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涉及施用农药、开采矿物等的人类 生活生产活动。我国碑污染呈南北走向,海拔越高,土壤碑含量越高。碑超标区域 主要位于碑的矿区附近,其附近农田土壤碑污染最为严重,土壤碑含量高达1000 mg/kg2。碑的化合物被用于工业和医疗等方面,合理的碑含量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但碑 也

4、是一种有毒的元素,不合理的利用、排放含碑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类 造成伤害,导致器官变异等。在自然力和人为的影响下,碑可以在环境中迁移。三 价碑与人体中酶的结合,可抑制酶活性,导致糖代谢紊乱、中毒性神经衰弱症候群 等问题。五价碑的毒性是慢性的,可造成脊髓炎、再生不良贫血等后遗症。因此, 对碑的理化性质分析以及对碑的治理刻不容缓,并且针对不同程度的污染,从经济、 地理环境等方面考虑采用不同的技术治理。1.1理化性质碑呈灰色,是一种类金属。碑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主族,原子量为74.92,核电荷 和电子数为33,电负性为2.20。碑及其化合物毒性很强,三价碑毒性最强,碑酸 盐的有机态毒性较小3。

5、1.2毒性在正常途径中,碑主要是通过饮食和饮水进入体内,经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比较 少见。碑会对人体造成比较强的毒性,并且有使细胞组织变异等能力。因此,国家 对饮用水的碑含量有相应规定和约束。碑本身毒性很小,进入身体后绝大部分不被吸收,并且经过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 但是三价碑和五价碑有毒性,三价碑毒性强。据相关研究表明,三价碑和五价碑对 动物有致畸的作用4。台湾西南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乌脚病与碑有关,这 种疾病会导致病人肢体出现溃烂等症状5。在自然情况下,地下水中的碑大部分来自水和岩石的相互作用,且其含量随时间和 位置而改变,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碑在各方面的转移。对我国台湾台北市关渡平原农 地

6、土壤进行检测,发现其土壤中碑含量超过标准(60 mg/kg)的面积达100多 hm26,可能是由于地热谷附近累积的的碑铅铁矶矿物所致。土壤中的碑以不同 的形态存在,主要影响因素是氧化还原电位,一般以碑酸盐形态在土壤中存在,在 氧化还原电位较低的地点,以亚碑酸盐形式存在7。2.1机械方法扩散转移碑在多孔结构的物质中转移时,由于多孔结构的存在和渗透性的差异,与地下水运 动方向不同,碑的扩散表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根据Fick定律,机械方法扩散 量与水体中的物质浓度有关,碑浓度越大,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就越快。2.2氧化还原电位和酸碱度对碑的转化转移在水中主要以砷酸盐和亚碑酸盐的形态转移。水中占主要地位

7、的氧化剂是DO、三 价铁离子、四价锰,还原剂是硫化氢、二价铁离子和锰离子。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点 位与酸碱度有关。在pH值57时,带负电的二氧化碑离子、碑酸盐离子和亚碑酸盐离子容易吸引 正电的物质,并与这些物质产生难溶物,尤其在氧化剂的作用下,臭葱石可以与碑 发生反应,形成难溶物,这抑制了碑的转移,也会让水中的碑含量降低。在具有还 原性的条件下,一些矿物粘土带有更多的负电子,这大大减少了对碑污染物的吸引, 导致水中碑含量较高,随着水体自身的流动,使其转移转化速度得到提高。在偏碱性条件下,Fe(OH)3带负电,对正电荷具有吸引作用,尤其在有氧化剂的 条件下,绝大部分的碑都被释放到水中,大大提高了砷的

8、转化转移率。在pH值 47时,碑酸盐会向氢氧化铝不断靠拢,pH值49时,靠拢能力基本稳定。因 此,随着地下水的酸碱度不断提高,偏碱性物质的不断聚集,溶解出来的砷酸盐含 量超过亚碑酸盐,从而使地下水中的砷酸盐含量提高8。在还原剂较多的状态下,三价碑和五价碑比较,三价碑的活性更强。随着氧化还原 电位的减弱,绝大部分的碑以亚酸盐存在。因此提高了碑的转化转移率。2.3生物体对碑转化转移的影响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生物的活动影响碑的迁移转化,同时也引起水的电位和酸碱度 的变化,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在同一垂直方向电位不同,有一定的差异。水中的 生物死后残体在化学作用下经多年的沉淀变成含碑的物质,动植物的排泄物

9、经过一 系列的反应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又会促进碑形成难溶化合物或者与其他重金属形成 沉淀物,抑制了碑的转化转移速度。许多酸和植物的残体也会影响着碑的转移。一定的条件下,酸的一些生色团与碑进 行结合,影响到水中碑的含量。同时酸性物质具有还原性,导致碑价态变低并且析 出,促进了碑的转移。更换土壤、改变种植品种、使用改良农药、改变土地用途等在农业治理碑污染中广 泛运用。对于小面积、污染不严重的地块,可以将表面受污染的土壤更换正常的土 壤,使碑的含量减低。对于污染较严重、面积较大的地块,选择施用适宜的药剂例 如石灰、钙镁氧化物,这些药剂与碑形成不溶物使碑被固定,可减弱碑的转化转移 以及对动植物的毒性。施

10、用马粪等也可以有效降低碑的毒性和含量。碑污染主要是 大气以及污水灌溉导致的,因此控制大气和灌溉水的碑含量是防治碑污染的根本途 径。3.1优化种植品种碑在土壤中可以转移,被农作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最后在人的身体中富集,危害 人体健康。因此,可以通过种植没有食用价值的具有超富集碑能力的植物,收割植 物从土壤中带走碑,以实现对碑污染土壤的治理。我国台湾台北市关渡平原农地等 土壤碑污染严重,通过种植螟蚣草对污染土壤进行有效治理。螟蚣草在我国热带、 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也有分布,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适应性 很强,且其对土壤环境酸碱度要求不高,pH值4.5 8.5均可正常生长,是治理土 壤

11、碑污染的首选植物9。3.2施用降碑肥料研究结果表明,碑污染的土壤施用适宜的磷肥,可以降低碑的毒性。土壤碑浓度小 于40 mg/kg,磷与碑的比例4:1,碑对植物的负面影响(生产缓慢,植株矮化、 瘦弱、枯黄死叶等)大幅度减弱,同时磷肥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施用含有铁、 铝盐类的肥料也有控制碑污染的效果,肥料中的铁、铝与碑等结合形成沉淀,附着 在土壤颗粒上,可减少土壤中的水溶态碑,降低了植物对其的吸收,从而达到控制 污染的目的10。3.3换土法、客土法、稀释法换土法和客土法是消除碑污染等重金属污染比较传统的方法。换土法是将受污染土 壤表土部分或者全部转移,换上没有污染的土壤。客土法则是将没有污染的

12、土壤置 于污染土壤的表层,使植物的根部与污染物隔离,控制污染物的转移。稀释法是对 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分层处理,将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用污染较轻或者没有污染的 土壤充分混合,降低土壤中碑的浓度,从而减少对植物的危害。3.4提高氧化还原电位合理调整氧化还原电位可以降低土壤中的可溶性碑6,并且促进三价碑转化为五 价砷,降低对植物的毒性。通过改变田地的性质,将水田变为旱田,或者水田定期 晒田和排水,均可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但是植物体内有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 要求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要与植物所需要的相适应,适合旱田生长的植物对碑的耐 受能力相对较高。微生物类群也能影响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硝化细菌的密度

13、 可以提高氧化还原电位,能够降低碑对植物的负面影响。3.5采取改良后的吸附法海泡石是一种富含镁纤维状硅酸盐黏土矿物,是目前比表面积最高的天然无机矿物 质7,材料环保,没有二次污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0。对碑有很强的吸附 性能,并且价格低,加工程序简单。用HCl溶液改进的海泡石,可以用于铬、汞 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用三氯化铁对海泡石进行改良后,可有效吸附去除水中的碑, 去除率大于95%,处理后的碑含量低于饮水用的标准。碑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碑污染不仅对环境有影响,对生物体也 有重大影响。碑在农业等各方面被广泛应用,其用量要严格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 发展进步,对碑污染的去除技术也取

14、得明显进步,例如膜处理技术的应用,除碑效 果好,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污染。但从根本上解决碑污染,应实现清洁生产,对需要 利用碑的原料、工艺等实现无碑排放,从而控制碑污染的源头,达到保护环境、保 证健康的目的。【相关文献】1陈寻峰.碑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6.2张靖佳,单世平.我国碑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16(11):64-67.3王东华,赫春曦环境中的碑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4王敏华,赵伦山,吴悦斌.山西山阴、应县一带碑中毒区碑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J.现代地质, 1998,12(2):243-248.5CHIN-HSIA

15、O TSENG,CHOON-KHIM CHONG,CHING-PING TSENG.台湾乌脚病:它与饮用水 中无机碑接触的关系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7,36(1) :78-80.6李昌静,卫钟鼎.地下水水质及其污染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7陈怀满.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林熊,唐建,宋锐,等.氧化还原电位水在农业中的应用概述J.四川农业科技,2014(1):56-58.9陈同斌,韦朝阳,黄泽春,等.碑超富集植物螟蚣草及其对碑的富集特征J.科学通报,2002(3):207- 210.10张琦.海泡石吸附性能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