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6643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城港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防城港市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12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十二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现状-2-一、“十二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成效-5-(一)工业节能降耗成绩显著-5-(二)大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建设-6-(三)开展工业清洁生产审核-7-(四)优化能源结构-8-二、“十二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9-(一)技术和人才支撑不足-10-(二)资金投入有限-10-(三)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10-(四)产业结构趋重导致能源消费强度高-10-(五)能源自主供应保障能力比较脆弱-11-第二章 “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2-一、工业节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一)降

2、碳约束力增强对统筹协调节能降碳工作提出新要求-12-(二)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12-(三)能源消费刚性需求导致工业节能压力加大-13-(四)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全新挑战-15-二、工业循环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5-(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难得机遇-15-(二)为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16-三、清洁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6-四、工业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7-(一)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为拓展能源发展空间带来新机遇-17-(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创造新空间-17-(三)更加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倒逼加速能源转型-18-第三章 总体思路

3、和发展目标-19-一、指导思想-19-二、基本原则-19-(一)创新驱动,标准引领-20-(二)政策引导,市场推动-20-(三)改造存量,优化增量-20-(四)全面推进,重点突破-20-三、编制依据-20-四、规划范围和时间-21-五、规划目标-21-(一)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21-(二)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22-(三)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2-(四)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22-(五)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建立-22-(六)建立碳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市场-23-六、指标体系-23-第四章 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25-一、工业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25-(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25-(二)加强工业污

4、染防治-26-(三)加快推进二氧化碳减排-30-(四)夯实工业节能减排管理基础-31-二、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31-(一)强化龙头产业项目带动作用,推动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32-(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园区-33-(三)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36-(四)推动创新循环经济模式,建设一批创新平台-36-(五)推动低碳循环发展-37-三、清洁生产的主要任务-37-(一)搞好重点领域清洁生产-38-(二)推进清洁生产技术进步-40-(三)培育清洁生产工业园区-40-(四)强化清洁生产监督-41-四、工业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41-(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41-(二)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5、43-(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44-第五章 工业绿色发展重点工程-45-第六章 保障措施-46-一、组织保障-46-(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46-(二)加强基础工作能力建设-46-(三)强化绿色发展理念-47-(四)强化目标责任考核-47-二、政策保障-48-(一)落实财税支持政策-48-(二)加大融资支持力度-48-(三)严格落实土地利用支持措施-49-三、机制保障-49-四、人才保障-50-附件:防城港市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工程项目一览表.-52- 前 言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

6、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新型发展模式,是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工业作为各类产品最主要的生产者,在绿色发展中处于关键和核心地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在总结防城港市“十二五”工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结合防城港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十三五”期间防城港市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

7、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作为防城港市“十三五”期间指导工业绿色发展的专项规划。本规划内容范围是工业领域内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能源发展的规划,规划范围是防城港市域,包括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和上思县,规划区域面积6222平方公里。本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20162020年为规划期。- 62 -第一章 “十二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防城港市政府提出“以工强市”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产业升级和企业服务,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增速始终保持全区前列。工业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全市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达1341.97亿元,同比增长16.3%

8、、工业实现增加值310.52亿元,增长13.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2%,拉动经济增长7.2个百分点;工业对GDP贡献继续提升,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23.06亿元,增长1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3.34亿元,增长14.3%;工业发展后劲继续增强,2015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75.75亿元,同比增长22.2%。“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如图1。图1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增长速度支柱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十二五”期间,防城港市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千百亿元产业,推动现代临港产业在做大做强中转型升级。钢铁、有色金

9、属、能源、食品、化工、装备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加速发展,钢铁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有色金属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食品产业产值超450亿元。“十二五”以来,防城港市共引进并开工建设了金川铜镍、金源镍业、信润石化、科元新材料、海森特海工装备制造、中海油LNG、澳加粮油等一批重点项目和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项目,推动盛隆冶金、大海粮油、惠禹粮油等一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162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26家,超百亿元级企业4家,超200亿元企业1家。金川公司成为防城港市继大海粮油、惠禹粮油和盛隆冶金之后第四家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盛隆公司跻身中国五百强企业,

10、成为广西民营企业“一哥”。中国西部首个核电站红沙核电并网发电,“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开工建设,防城港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工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主导效应显著提升。产业园区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十二五”以来,防城港市打造千亿元产业园区,全市园区规模以上投产企业达108家,全市园区面积由217平方公里扩展到462平方公里,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东湾物流园、跨境经济合作区、冲仑物流园、上思工业集中区等7大园区集聚能力持续增强;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市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成为防城港市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其中,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中的磷硫

11、化工企业群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磷酸出口加工基地,出口量占全国的55%以上。粮油食品产业形成以大海粮油、惠禹粮油、澳加粮油等企业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植物油籽加工基地。到2015年,企沙工业区、大西南临港工业园、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上思县工业集中区和防城区工业园区五个工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78.15亿元,同比增长18.63%。工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以来,全市共有7家企业通过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6家企业通过自治区级研发中心的认定,四家企业通过自治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认定,组织开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研发、制糖工艺低硫低磷技术的研发等一批产学研合作项目;工业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已有9种产

12、品通过广西名牌产品的认定,5件广西著名商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企业调整经营方向,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新产品市场。同时,在以能源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粮油、食品加工为主的偏重工业领域中,指导企业通过深化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远程监控、传感遥感技术以及生产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我市钢铁上下游产业链己布局了冷轧项目、富翔冶化、中一重工等近30个重点项目;粮油产业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拓展和延伸,枫叶粮油二期、大海粮油特种油脂、澳加粮油的膨化大豆生产线和精炼油等项目陆续投产建成,将进一步提升粮油精深加工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力有限公

13、司、防城港澳加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广西上上糖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为自治区“两化”融合标杆企业,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列入自治区首批“两化融合”试点园区。一、 “十二五”期间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成效(一)工业节能降耗成绩显著“十二五”以来,进一步加大重点工业行业节能减排力度。以造纸、酒精、制糖、火电、钢铁、水泥为重点,深化工业治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一是积极组织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提升企业能效水平。2011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9.32%、7.26、0.06%、-0.67%、12.5%,五年累计下降10.75%。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

14、能低碳行动的12家重点耗能企业累计实现节能42万吨标准煤。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17.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0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由2010年的1.07吨/万元降至0.89吨/万元,五年累计下降了16.82%,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和降碳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改造、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工程建设,促进企业能效不断提高。2013年淘汰了防城港市闽盛矿业有限公司隆翔分公司13立方米锰渣高炉一台,2014年淘汰了防城港兴发冶炼厂、防城港市旺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3立方米锰渣高炉各一台

15、,提前完成防城港市“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2015年,防城港市5家企业投资295万元,共淘汰低效电机1.38万千瓦,推广高效电机1.3万千瓦,企业共获得自治区和市财政奖励177.34万元,预计年节电量约337万千瓦时。三是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十二五”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用于节能减排工作,我市共有20多家企业共64个工业绿色发展项目获得各级财政奖励资金3729.5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开展节能减排项目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升级和节能降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新建一批城市污垃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11万吨,比2010年下降23.44%(目标是下降2.77%);氨氮排放量0.14万吨,比2010年下降18.50%(目标是减少14.22%);氮氧化物排放量1.77万吨,比2010年下降30.33%(目标是下降0.18%);二氧化硫排放量2.89万吨,比2010年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