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66301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匠人精神读后感范文三篇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它是火箭心脏发动机的焊接第一人。0.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让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少的一份子。22X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91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是一个要做百万零件的大工程。不仅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零时救急。胡双钱所讲

2、述的任务难度极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有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4毫末,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但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打过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完美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感谢公司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我们

3、要用大批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mash;&sh;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由得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光,令人叹服。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于磨砺。

4、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ash;爱岗敬业,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三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的硬,但求过的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站着茅坑不拉屎。所以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未来的高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

5、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是制造型技术含量高的发动机制造企业,这些都要求我们这些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大国工匠精神,争做企业的钣金工匠。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

6、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

7、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篇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8篇。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做为一名战斗在中职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加应该清醒地看到祖国建设多么需要能工巧匠,培养这些人才,是我们

8、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们要积极进取,认真备课,关注关爱学生,勤奋钻研教学,背负教书育人的义务,为未来的能工巧匠们铺平职业人生的宽广大道。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技双馨,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德技双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笔者从大国工匠中看到了平凡的岗位中迸发出来的劳动精神,劳动之美。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国工匠早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尤其电视中的一些故事、人物,让我们的记忆穿越时

9、空,仿佛就在昨天,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有我们老一辈劳模的精神再现,也有当今高科技建设者的劳动创造,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不仅在平凡的工作中,更在精彩的艺术画面中,通过电视纪录片这个载体,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共和国通过劳动,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一个个历程。 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将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这不是神话故事里的神奇力量,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身上最普通的工作经验。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难度的焊接技术,不管反复看几次,都不

10、禁让人感叹这究竟是技能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精神与工作,有时候就在这样的岁月里刻成了美美与共的极致。 李政道博士说过。越往前走,技术就精神化。大国工匠中播出的这八名工匠,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的代表,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谱写了德技双馨的大美,无不令人叹服。望我们的新闻媒体能够借鉴大国工匠的成功经验,把更多的镜头、画面、时段和版面留给广大职工和一线劳动者,讲好劳动者的故事,展示劳动者的风采,从而让更多的劳动变成创造,让技术变成艺术,让劳动成为一个个匠心筑梦的旅程。第 1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