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6612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异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别问题的实践研究永兴小学 金亮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个普遍现象:高段学生的美术作业不如中低段学生,这种现象称为逆向差别。本人通过对学生逆向差别的现状分析、产生逆向差别的因素、应对方略等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加强写生练习等三个方面因素是解决高段学生逆向差别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核心词:高段学生 逆向差别 实践研究 按常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技能也不断递进和提高。新课程原则的总目的中指出: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应激发其发明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崇高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从笔者的

2、教学实践中发现诸多学生的发明精神、美术实践能力、基本的美术素养等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在削弱。重要表目前学生平时的美术作业上,高段的学生不如中低段的学生,浮现了逆向差别。这种美术作业上的逆向差别有些是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等因素的变化浮现的一种逆反现象,更多是由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措施与手段浮现了问题而导致的。为了更好的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了做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从而找出了病因所在和治病良方,具体有如下几种方面内容:一、现状-高段学生的美术作业存在哪些逆向差别。涂鸦、画画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觉得自己是小画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到了高段后整体的美术作

3、业及课堂体现究竟浮现了哪些逆向差别?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观测,发现重要存在如下几种方面的逆向差别。1.对美术的爱好在消退,画面敷衍了事在小学中低段中,学生总是每天盼着美术课,尽管有个别学生相对画得不怎么样,但是她们绝大部分渴望画好,但到了高段年级,状况不同样了,基本可以分为如下几派:(1)、少数学生喜欢画画,有自己的艺术抱负。(2)、某些学生想把画画好,但没信心去画,应付了事。(3)、诸多学生觉得画画与学习成绩无关,不乐意画。据调查在以上种现象中,第1种现象平均占1%左右,而第2和第3两种现象最为普遍,这当中有诸多学生的德智体都非常优秀的,如如下案例:案例1:六(7)班的朗同窗,想象能力较好,成

4、绩也非常优秀,甚至有考北大、清华的潜力,还是班长。但是她美术课就是不认真,画画总是敷衍了事。我做她思想工作时,态度较好,对教师也没什么抵触情绪,等教师进一步理解时,她忽然冒出一句:画画又没什么用,我不快乐画!很明显,朗同窗对美术课理念结识不清,是典型的美术无用论者。(图1)朗同窗的美术作业。案例2:六()班的杨同窗,成绩不错,班里同窗叫她“数学王子”。每次美术课她都很认真,体现得很善于思考,可是作业效果却像幼儿园小班的作业,造型体现能力很差。像她这样的状况明显是由于技能跟不上思想,导致她画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也失去了画画的耐心和信心。(图)杨同窗的美术作业。2.想象力、发明力在削弱,喜欢一

5、味的模仿。想象与发明是美术的灵魂,没有想象与发明,就不会有美术,美术作品的价值在很大限度上是由独创性体现出来的。学生在中低段的时候想象力、发明力是非常丰富的,她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任何的约束。但学生到了高段之后,由于自身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她们的画面变得没有创意,喜欢临摹卡通造型及教科书上的作品,失去了美术课培养学生想象力、发明力的本位意义。对此,笔者专门做了教学实践调查,如下:教师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为题,分别让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只是让学生自由的画。调查中发现两个年级中的学生均有模仿现象,一年级学生只占20%,有诸多学生还特意问教师:可

6、不可以自己想象的画?而六年级的学生教师一讲完60%的学生就开始翻书找临摹资料了。可见高段的学生依赖性已经很强了,失去了自我挖掘想象力与发明力的积极性了。(图片3)是一年级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这位同窗对动物的特性掌握的较好,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体现能力。(图片4)是六年级学生的作业,可以看出这位同窗的体现能力还是不错的,喜洋洋画的很像,但没有自己的思想。3. 认知水平和体现能力浮现了新的不平衡。中低段年级的孩子刚从简朴抽象期过渡到概念写实期,她们的观测力、分析能力尚显幼稚,往往以个性想象思维来补充观测结识的局限性。表目前作品上,则是带有概括性,往往以自己对事物的结识,替代视觉的感受,创作中,她们喜

7、欢大胆体现,注重随意性,往往由想象出发进行描绘。学生到了高段后来,小孩子逐渐进入客观写实期。她们的观测力、思维分析能力均有不同限度的提高,与此同步,她们的审美观念逐渐趋向整洁、规律、写实等成人化原则。表目前画面上,则是稚拙的小朋友画特点逐渐减少,画面上显得拘束了。她们往往由于想的太多,而为制作不出来而苦恼。这个阶段学生大部都是技能跟不上知识,手跟不上眼睛。如(图5)二年级学生画的向日葵作业,如(图6)五年级学生画的向日葵作业。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虽然五年级学生的线条画的很流畅,但是画面呆板不如二年级学生画的生动。二、因素-高段学生的美术作业为什么会浮现逆向差别。导致高段学生的美术作业存在逆

8、向差别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还是来自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美术体现能力、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1不合理的教学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爱好。(1)、教学内容和措施存在着不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生硬是扼杀小朋友学习爱好的一种重要方面。诸多教师往往只是一味的依赖教材,跟着教材上课,甚至常常让学生临摹教材上的范画,时间长了,学生失去了新鲜感,爱好自然会削弱。因此,教师学要开发更多新的教学资源。如(图7),如果每个孩子都按照上面那样画树、画房子、画鸭子,那么她们将来离开了范画所画出来的东西也是同样的。时间长了学生必然失去了自信感,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画没意思,可是自己想画不同样的房子或树的时候却不懂得怎

9、么入手了,因此诸多孩子索性干脆不画了。可见,教学内容的确是影响小朋友绘画爱好的重要因素之一。(2)、教师的实际关注面在缩小,使大部分学生觉得美术与己无关。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定。但事实上,在美术教学中有诸多教师并不是面向全体的。如如下2个现象:现象1:每个学校均有爱好小组,如:淘艺组、国画组、素描色彩组、写作组、主持人组等第二课堂。诸多美术教师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美术爱好小组上,教学生掌握对的的美术学习措施和技法,却有形或无形的觉得学生的平时美术课只要根据教材走走过场够了,并没有全面的去辅导每一种学生。现象2:在小学阶段,每个学期均有诸多美术比赛。在这个时候教师往往会选

10、者画画基本好的学生。例如在某个班级里一年级是张三、李四、王五,到了六年级还是张三、李四、王五,很少面向全体学生去培养、发掘新人。从以上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关注爱好小组等第二课堂的学生,那么其她学生的学习爱好自然会削弱;如果教师只关注某几种画画有基本的学生,那么其她学生就会觉得美术课与己无关又何谈爱好。(3)、外部评价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爱好。对小朋友画的评价关系到教育培养的方向,关系到学习的爱好与积极性,这一点,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小朋友画,不少人缺少对的的观念与态度,诸多教师和家长习常用成人的原则评价小朋友作品,以简朴粗暴的态度看待小朋友。譬如,当六、七

11、岁孩子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作品给父母看时,得到的却是一瓢冷水:“这是什么画?大脑袋、小身子,人怎么站得稳?”此类简朴粗暴的斥责,常常使小朋友感到委屈。这样简朴的评价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爱好。而在学校里,教师诸多时候会对画画整洁,笔画清晰,造型具象的画予以好评;画面整体奔放,用笔自由无拘无束、造型夸张的却是不合规范。此类简朴的评价原则和非积极的评价态度后果是可想而知的,相信长期包围在此类评价中的孩子,乐意继续紧握画笔的必然是凤毛翎角了,就算有学生还是乐意画画,但她的画作也是朝着大人所规定的那样没有自己思想、画面工整、呆板的方向发展了。.教学编排的系统性影响着学生知识技能的递进。浙美版教材很注重知识点

12、由浅到深的递进式教学,有诸多相应的课程。如:例1:第1册大鱼和小鱼与第2册热带鱼乐园。课同样画的是鱼,但不同的是第1册知识重点是大和小的鱼;而第2册除了大和小的鱼之外又多了色彩丰富的鱼。因此2课之间是存在着由简朴到复杂,由浅到深的递进关系的。如(图8)热带鱼乐园学生作业,如(图9)大鱼和小鱼学生作业。例:第册美丽的孔雀与第11册适合纹样。2课之间虽然从课题名字上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但是内容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美丽的孔雀一课教学目的是根据孔雀羽毛特性设计花纹图案,感受图案的装饰美感;而适合纹样的一种隐性教学目的是把花纹图案用适合纹样的形式体现到画面中并感受其装饰美感。从2课的教学目的里很容易看出美

13、丽的孔雀是让学生初识纹样,适合纹样是让学生进一步运用纹样。因此2课之间也存在着知识面的递进关系。如(图1)美丽的孔雀学生作业,如(图1)适合纹样学生作业。在我们的平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去关注课程知识面的递进关系并进行系统教学,而有的教师既没发现知识面的递进关系更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例如:例3:诸多教师在上第1册大鱼和小鱼的时候重点抓的较好,能让学生画出大和小的鱼;但是到了上第2册热带鱼乐园重点也抓的较好,学生把鱼画的色彩绚丽,可是大和小的关系教师却没有复习和巩固。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教师在美术课堂里,上了这课却忽视了那课,教学毫无系统性,学生的知识就得不到递增,她们绘画水平和认知水平

14、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教学缺少递进性和系统性是导致中低段学生与高段学生的绘画水平存在逆向差别的重要因素之一。3.缺少写生练习使学生的美术体现力和观测能力停滞不前。尽管新课标和配套教材都在强调、渗入培养观测能力的重要性。而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却缺少写生教学和观测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中低段和高段的学生基本功其实是同样的,中低段学生是一张白纸她们敢画,因此画的很自由,画面效果也较好。而高段学生随着个性的成长已经慢慢觉得自己的画要画的完美,但是由于她们缺少观测能力导致这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体现,因此诸多时候同样画人物高段学生体现能力还不如中底段的学生。如(图2)中低段学生喜欢把人的头发画成三根毛或四根毛,把人

15、的身体画成圆圈或者三角形,而高段学生同样也有诸多人这样画,不会去观测分析人物特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缺少写生练习是普遍现象,因素有诸多,重要有如下几点:(1)、在课堂教学中,一遇到让学生去写生,诸多教师总是把写生想的很复杂,总是觉得写生就应当到室外去,并不会去注意教室里的每样东西其实都是我们可以运用的写生对象。(2)、教师会觉得写生有诸多麻烦,例如:找道具麻烦、找场地麻烦、管理学生麻烦等。()、在写生课中教师的基本功是致命的,因此诸多已经不在画画的美术教师不乐意教学生进行写生练习,由于她们已经不懂得怎么教学生如何去观测、体现物体了。三、变化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别的教学方略。找到了高段学生美术作

16、业浮现逆向差别的病因,本人从教学中去找药方,通过平常的教学的研究,发现如下几点方略是解决高段学生美术作业逆向差别的良好途径。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爱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发明、游戏的光辉来照亮小朋友学习,那么对小朋友来说是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入胜的事情。”不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是克制学习爱好的一种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发明一种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积极积极探求知识的爱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深刻体会到这种教学艺术的真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