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64218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发区实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方案-“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校组织开展行为习惯规范月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纪律习惯、勤俭节约习惯。为规范班级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9月2日-9月31日在全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了使这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增强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二、活动目标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

2、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3、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通过“安全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三、主要内容(一)小学生礼仪常规1、参加升国旗仪式,仪表端庄,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2、学生的日常着装要整洁大方,少先队员要佩带红领巾,保持红领巾洁净。3、坚持用普通话交谈。4、待人

4、有礼貌,言谈举止要文明,注意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5、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行队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说“老师再见”;课上,发言先举手;课余,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允许好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学道别。6、家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回家与家长打招呼。7、对待客人或外宾,主动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8、对待老、幼、妇、残或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9、递送或接受物品起立并用双手。10、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或听众致礼,发言

5、结束道谢,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二)学习行为常规1、必须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要请假。到校后自觉进入学习状态,秩序井然。2、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文具盒、书本放在桌子左上角。3、上课铃响后,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端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进入教室时,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等老师走到讲台前时,全体同学齐问“老师好!”,等老师回答“同学们好,请坐”后才可坐下。4、老师开始讲课时,迟到的学生从后门进入教室,站在后面,经老师允许后,方可入座。老师询问迟到原因时,应如实说明情况。5、上课必须坐端正,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随意讲话,不离座位,不看与本课无关的书报。保持

6、课堂安静。预习、自学、询问质疑、相互讨论时,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起立。向老师发问时要先举右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问。答问声音要使同学和老师都听得到,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简洁明了,清晰洪亮。答完后得到老师允许,才可坐下。6、下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呼“起立”,全体学生呼“老师再见” ,老师还礼后,学生方可走出教室。7、注意学习卫生,“三个一”要做到。即眼睛离书一尺,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坐姿端正。8、上体育课时,要严肃认真,注意安全。口袋内不要装刀子或其它有碍活动的物品,不穿不适合体育活动的服装。9、按时独立完成各种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自习要保持安静,

7、专心致志地学习,不随意离开座位、讲话,不高声喧哗和离开教室;自觉遵守考场规则,不作弊。10、认真做课间操,进退场做到快、静、齐,做操时队列整齐,动作准确、规范。11、上电脑课、科学课等非在本班教室上下课时应排队并有秩序行进、上下楼梯,不说话、跑步、乱扔垃圾等。(三)日常生活行为常规1、上午走读学生7:30到校,下午2:00到校。坐班车学生随班车走。2、值日生上、下午提前到校,认真打扫好环境卫生,坚持每天二扫二查(室外早上、中午打扫,教室课间操,下午预备检查),保持环境卫生。3、上下楼梯及楼道一律靠右侧行走,不跑、跳、抢道或并排行走,并要主动给师长、来宾和小同学让路。4、在校内,不准追逐打闹、大

8、声喧哗、吹口哨,非操场不踢球、打球,不准在楼道或门口扎堆聊天。5、不准坐栏杆、爬越栏杆、门窗、花坛,严禁踩在窗台上擦二、三层教室窗玻璃,严禁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严禁在桌凳上走动。6、严禁乱关电闸,触摸电源插头,严禁带火种进校园,不燃放烟花、鞭炮。各种集会要准时集合,安静听讲。7、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在教室或校园内乱扔纸屑、果皮和食品纸等。保持厕所卫生。8、爱护校舍或各种公物,不得在黑板、墙壁、门窗、课桌椅、宣传栏处涂抹或乱写乱刻,不许用脚踢门。9、节约水电。做操、离校前要关灯、关门窗。10、关心热爱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不得损害班集体荣誉,不做有损学校

9、荣誉的一切事情。(四)卫生规范1、卫生打扫及保持:全校室内外卫生坚持每天三扫二查,早上7:30、下午预备前5分钟要打扫完,值日教师、学生要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室内外。教室、办公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2、黑板槽内不准积灰尘,黑板擦放于黑板槽内,讲台上无灰尘、无乱摆放的物品、粉笔、地板干净。3、卫生区有草坪、花池的及时将废纸、塑料袋,杂草等垃圾清理干净。4、桌椅摆放整齐,横竖都要成直线,桌面上书籍、文具要摆放整齐,抽屉要整理好。5、门窗玻璃要洁净无尘、无印痕、无粘贴物,窗台上洁净无灰尘,不放任何物品。6、墙壁要干净,无灰尘,无蜘蛛网,无脚印、球印、水印等印痕。7、劳动工具要摆

10、放在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垃圾篓要及时清理,拖把及时清洗,不能放在走廊上。(五)路队规范1、坚决禁止学生家长到校门口接送学生。凡需接送学生的家长均应在指定地点接送,禁止家长用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在校门口附近接送学生。2、放学路队只要有两人必须成行,步伐整齐,精神饱满,队伍保持安静,无打闹、说话现象,中午放学,所有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下午放学,除辅导、校队训练的同学外,其余同学必须跟本班路队出校。3、路队要求:出教室后自觉排队,不拥挤、不推搡、不奔跑、不吵闹;下楼梯自觉靠右,高年级同学主动让低年级同学;4、出教学楼后按各自回家方向在东西甬路行走,不奔跑,不两面穿道;

11、各班学生从出门就应立即排好队。不准在走廊、楼梯跑。 5、任何学生不能在校门口流动小摊上买小食品;(六)安全意识1、学生必须人人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2、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3、课间不做危险游戏,运动时注意保护,不使用不安全器械。4、不在走道,楼梯间等行走通道上做游戏,不准滑行楼梯扶手。5、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6、不准爬树、扒车、攀爬栏杆,篮球架,更不准攀爬旗杆和塑像。7、上学放学不准骑自行车互相追逐、撒手骑车。8、不准私自邀约到池塘、河堰玩水。冬天不准滑冰。9、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10、不购买“三无”商

12、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11、不玩火、不玩插座、鞭炮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12、遭遇危险,机智应付,设法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七)节俭习惯1、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2、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3、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爱护校园内一草一木;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萁等教室用具;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9、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一问题。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工作重点路队及课间班级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

13、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不良表现,查找原因,拟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活动方案,开学第一天,各班要组织一次专题班会,要发挥班级黑板报、积极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要使全体学生明确活动的意义、内容及要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第二阶段:(9月9日9月13日)为教育学习,对照检查,开展评议阶段。这一阶段各班级要利用班会,或思品课组织学生全面学习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意见,要组织学生对照各项制度和要求,结合班主任的讲解和分析,查找自习的不足和问题,广泛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对照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开展评议活动,评议要求(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要努力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教育

14、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阶段:(9月16日9月30日)为开展教育活动,整改提高阶段。1、开展教育活动力求做到:让学生从身边事、日常事、小事做起,革除陋习。要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实践活动,彰显实践育人的功能和作用。2、抓好整改提高工作。要开展个人文明、卫生行为习惯,个人仪容仪表大检查活动。加强对行为习惯较差生的教育,抓好学生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规范的培养,从“学会做人”上下功夫。班级要组织一次“讲文明、改陋习,争当阳光少年”或“文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或演讲赛。第四阶段:为树立典型,表彰提高,总结经验阶段。各班级要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广教育活动中的有效方法,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