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6391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化 学.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济南市2014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测试考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三、命题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三维目标的考查,从我市大部分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能力要求1接收、收集、整合、迁移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初中

2、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基础知识能够正确复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际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观察,获取有关感性认识和印象,并进行吸收、初步加工、有序存储。(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的知识网。2分析化学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2)能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化学术语、化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对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某些事项细节做出合理的解释。3化学实验与探

3、究的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二、考试内容考试涉及到的知识与技能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适当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际和现实社会中生产、生活的相关内容。能力测试不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故不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便于考查,将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认知水平描述语认识了解能够记住学习过知识的要点,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理解掌握能够领会概念

4、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综合应用能够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一)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一门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科学与技术、生产、社会、生命、生活、能源、环境、信息的相互联系。3了解“绿色化学”思想的含义和重要性。4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理解常见原子、离子的简单表示方法及其结构示意图。6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

5、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7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8能说明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几种元素的化合价。9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10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常用净水方法。11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1. 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 知道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5. 理解物理变化与

6、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初步形成“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知道利用化学反应可以获得新物质。 6.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7. 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理解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8. 初步了解晶体及结晶现象。9. 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10. 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11. 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12. 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13.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能识别单质和化合物,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14.

7、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15. 认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16. 初步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17. 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含义,从得氧、失氧角度初步认识氧化反应、了解还原反应的区别及联系。18.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三)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2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3了解氢气、

8、一氧化碳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知道氢气、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4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5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6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7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8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铜、锌等);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9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钢、铝合金、铜合金等常见的重要合金。10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11知道常见酸、碱、盐、单质、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

9、常生活中的用途。1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13认识燃烧、缓慢氧化、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14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15了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16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气、汽油、煤油等产品。17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18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

10、作用,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人类营养保健与治疗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19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来源及危害。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20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了解常用铵态氮肥的检验,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改良土壤、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四)化学实验原理和化学实验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掌握实验室一般安全事故的预

11、防和处理方法。2掌握实验基本操作规范,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进行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安全性检测(如气密性检验等)。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常见物质的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净化。6初步学会使用吸附、沉降、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掌握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在实验室中制备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了解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原理,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知道进行氢气点燃实验前,必须检验其纯度)。8初步学会稀释浓溶液,学会配制常见的酸溶液和碱溶液。9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

12、验溶液的酸碱性。10初步形成实验设计、实验改进、实验分析和实验评价能力,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五)化学定量研究与综合应用1有关元素及物质化学式的基本计算。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3有关溶液中溶解度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有关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采用物理、化学同场合卷、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总用时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1.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全卷满分为150分,化学占60分。第卷为选择题,理化总分为56分,化学占22分,化学试题为单项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理化总分为94分,化学占38分,化学试题包括

13、填空简答题、信息迁移题、实验探究题、实验推理题、综合应用题等题型。2. 组卷方式:第卷按化学、物理的学科顺序排列,第卷按物理、化学的学科顺序排列。同一学科相同题型的题目相对集中。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建美丽泉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中,与此倡导不相符的是 A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参考答案】1B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加入过量稀硫酸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蒸发、结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K2SO4(K2CO3) B. 铁粉(Fe2O3)

14、C. NaCl(Na2CO3) D. 银粉(铜粉)【参考答案】2 A 3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3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参考答案】3D 4在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现向19 g该H2O2溶液中加入1 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1.0 g B1.6 g C4.2g D8.5 g【参考答案】4A二、非选择题u 简答填空题得 分评卷人 5(x分) 按要求从氢氧化镁、铜、氧化钙、碳酸钠、氧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溶的碱: (4)一种可溶的盐: 【参考答案】5.(x分) (1)O2(2)CaO(3)Mg(OH)2 (4)Na2CO3得分评卷人6(x分)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们一日三餐的主食多为淀粉类食品,如米饭、面包等。食物中的淀粉 (C6H10O5)n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吸收利用,而是在淀粉酶和水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并溶解在血液里,提供营养和能量。试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