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46343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促进我县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新博湖提供坚实支撑,制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如下:一、 工作任务继续开展产地土壤污染监测,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农业普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符合标准的水溶肥料示范推广,支持低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完善农田残留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力争我县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积施农家肥,棉花、玉米等主

2、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55%。二、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等,是目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保护现有农业资源、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我们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强化改革创新、激励约束和政府监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一) 广泛宣传教育,营造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社会氛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和原因的宣传,增强全县农牧民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

3、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者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慎用激素,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高生产者、经营者的农业标准化意识和生产水平。(二) 继续开展产地土壤污染监测为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坚持科学布点,坚持例行监测、长期监测与协同监测相结合,切实提升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底,全面建立我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档案,对全县农

4、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进行分级和动态管理,实现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建立动态预警体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开展综合防治,推进污染产地分类治理。(三)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农业普查积极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部门职责配合并负责开展职责范围内普查对象调查摸底、数据填报、审核把关和上报等。摸清我县各类农业污染源基本情况,了解污染源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掌握全县污染源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5、加快高效缓释肥料、水溶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运用。1、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普及。在“春耕”、“三夏”、“三秋”重要农时季节和“虫口夺粮”的关键时期,大力宣传推广“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民田间学校等培训项目,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召开会议、现场讲解等方式,加强对全县农民的培训,普及科学用肥、用药知识,提升化肥减量增效和病虫害防治水平,确保化肥、农药减量技术落到实处。县植保站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及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2、加强农业投入品安全监

6、管。一是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加快追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追溯装备条件,逐步推广农资产品追溯管理。二是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大力推广支持低消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三是全面落实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加大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检查和质量抽查,规范投入品进销货台账。四是深化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治理突出问题和防范风险隐患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3、深入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一是建立完善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品种使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实施有机肥部

7、分替代化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二是采取降污平衡施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和无害化处理的饼肥为主做基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营养诊断,防止因施肥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控制和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降低肥料成本。四是提倡合理耕作,洁净操作等无害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有效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五是开展符合标准的水溶肥料示范推广。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技术,加强水肥同步管理,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次数、施肥时期和每次施肥量,合理确定基追肥比例、不同生育期灌溉施肥次数、时间、施用量等,提高肥料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减

8、少化肥施用量。六是发展绿肥生产。以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推广绿肥种植。推广“迟播、早花、适产型”苜蓿等品种,加强绿肥全程轻简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制订绿肥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规范。4、扎实开展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一是推进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以高效低毒低残留低剂量农药替代高毒低效高剂量农药,农药使用总量减少2%。二是强化病虫监测预警。三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四是强化关键环节科学用药。大力推广种子包衣、种子药剂处理,减少大田防治次数。五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快速发展,以服务组织全程承包

9、服务方式防治。力争每年增加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适融合,把统防统治的组织方式与绿色防控的适宜技术措施集成融合为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六是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以绿色防控产品替代化学防治药剂,亩农药使用量减少。因地制宜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根据不同作物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措施的组装配套应用模式。建设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区。在农产品生产基地、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基地、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面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帮助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效益、创

10、建品牌,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带动农民科学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七是推进施药器械更新换代,以高效现代施药机械替代低效落后施药器械,提高效率、效能、效果和效益。大力推广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激励服务组织、种田大户、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淘汰落后的施药机械。八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示范推广,以精准优施药技术替代传统落后的施药技术。主要是推广普及农药喷雾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力推广多元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等农药喷雾助剂,避免施药后下雨重复施药,减少施药次数,大幅提升农药有效利用率。积极推广应用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吲哚乙酸等组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作物抗旱、抗病虫、抗冻害能力,减少

11、农药使用量。建立农药喷雾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示范区,以点带面,发挥样板示范作用,快速扩大应用面积,力争建立推广应用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农药使用者采用中量、低量、超低量喷雾技术,实现节药节水,减少农药雾滴流失浪费和污染。(五)推进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推广地膜清洁生产技术模式。一是推广使用0.010以上可回收地膜。根据残膜监测来看,我县土壤中残膜量逐年增加,造成地膜污染。推动落实农用地膜新国标,大力推广使用0.010以上厚地膜,该地膜能保持较好的韧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达到95%以上。加强宣传培训,宣传实施残膜回收的重要

12、意义和应用效果,组织农民、合作社、企业开展残膜回收,交企业集中处理再造,提供资源利用率。二是长期监测地膜残留情况。根据自治区农业厅统一部署,在我县设置5个地膜残留状况长期监测点,监测我县农用地膜残留情况,为探索包装废弃物和残膜回收处理长效机制提供数据保障。三是探索回收利用机制。探索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加工企业回收等多种方式的回收利用机制,形成政策可落地、机制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样板;探索建立“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由地膜生产企业统一供膜、统一铺膜、统一回收,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推动地膜生产企业回收废旧地膜。四是探索农田

13、残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补助制度。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财政资金,对农田残膜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实施补助,补贴给农民、合作社、回收企业,农民凭回收票据购买农资实施一定的减免。(六)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还田可以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实现耕地用养结合,减少秸秆焚烧,提高秸秆利用水平,保护全县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健康发展。一是农业部门积极与财政等部门沟通,争取对秸秆机械化还田进行政策补助,来鼓励引导农民大力实施棉花、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使秸秆还田率达到55%以上。按照“谁还田、补给谁”的原则,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到按标准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实际种植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

14、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领导小组,把秸秆还田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签订还田责任书,乡镇督导各村秸秆还田任务完成情况。强化检查考核,确保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农业部门制定秸秆还田标准,由第三方组织验收后进行补助。二是农业部门负责秸秆还田后的肥水运筹、病虫草害、田间管理和对土壤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配合农机部门制定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三是做好宣传发动。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农牧技术服务”等平台,广泛宣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好处、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生态意识

15、、利用意识。及时起草、发放相关宣传资料,提高农民对有关政策的知晓率。通过召开秸秆还田工作动员会、机具推广会、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加强对农机具购置户、棉花和玉米等主要作物种植大户、农机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还田工作成效。四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原料化等产业化利用方式,培育壮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三、加强部门间分工协作,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是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部门的分工和协作,必须科学施策,多管齐下。一是农业部门要联合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切实加强化肥、农药、地膜、滴灌带等农资的生产、销售与使用

16、的管理与监督。环保部门要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县政府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在项目立项、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二是坚持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依法监管为基本遵循。既要明确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又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支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实现资源有偿使用、环境保护有责、生态功能改善激励、产品优质优价。加大政府支持和执法监管力度,形成保护有奖、违法必究的明确导向。三是健全农业生态补贴制度。支持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发展,完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及高效植保、施肥机械的推广补贴机制。建立与利用量相挂钩的财政补贴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局 2018年3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