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463343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施工方案】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方案9155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 电气施工技术方案-1(一) 施工程序-1(二) 施工方法-11. 控制柜安装-12. 配管及管内穿线-1(三) 电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21. 支架制安-22. 电气配管穿线-23.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安装-34. 电缆敷设-35. 盘柜安装-56. 电气接地系统-5二、 设备加电方案-6(一) 准备阶段-6(二) 加电阶段-6三、 设备空负荷调试方案-7(一) 准备阶段-7(二) 调试阶段-7(三) 空负荷运转阶段-7一、 电气施工技术方案(一)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底座、支架制安桥架敷设、配管设置电缆排管控制柜安装配线系统调试(二) 施工方法:1. 控制柜安装:(1) 控制柜底

2、座按标准图册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90D367施工,采用10槽钢制作。(2) 按控制柜底固定孔尺寸,在底座上开孔,并用镀锌螺栓固定。(3) 柜底座与型钢连接紧密,固定牢固,接地可靠,调整垂直度和水平度达到规范要求。(4) 柜内的电缆和导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固定牢靠,电缆芯线和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5) 柜内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的余量。2. 配管及管内穿线:(1) 线路暗配时,管路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内的管路与建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管路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

3、大于管外径的10%。(2)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3) 当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当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当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两个弯曲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且位置应便于穿线。(4)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5) 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6) 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

4、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伸缩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7) 在管内穿线应在土建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8) 导线在管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9) 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MW.(三) 电气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1. 支架制安(1) 支架应采用角钢或槽钢制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型、“L型等;支架的加工制作按选好的型号,测量好的尺寸下料制作,下料严禁气焊切割,加工尺寸最大误差5mm;型钢支架的煨弯使用台虎钳用郎头打制,也可使用油压煨弯器用模具顶制

5、;支架上钻孔应用台钻或手电钻钻孔,不得用气焊割孔,孔径不得大于固定螺栓直径2mm。(2) 桥架的拐弯处以及与箱(盘)连接处必须加支架.支架安装必须牢固,;固定支架的螺栓不应少于两条.一个吊架应用两根吊杆固定牢固,螺扣外露2扣,吊架应用双螺母夹紧;支架及支架焊接处刷防腐油漆应均匀、无漏,不污染建筑物和附近的设备。2. 电气配管穿线(1) 保护钢管采用冷弯,使用液压弯管器,小口径的钢管也可使用手工操作的弯管器.(2) 所配钢管不应有折边和裂缝,管内无铁屑及毛刺,管子切断使用切割机或手工锯,切断口应锉平,管口应刮光。(3) 管子的弯曲处,不得有明显的折皱和凹、裂现象,弯扁度不得超过管径的10。(4)

6、 明配管全部采用丝扣连接方式,并做好跨接线,严禁管口对焊;钢管进入接线盒用所紧螺母固定并将接地线做可靠电气连接;整排配管时,管间的距离应相等,排列应整齐.(5) 钢管在敷设完毕后应对配管情况进行检查,在确认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之后,穿入钢丝或镀锌铁丝代线,为穿线做好准备。穿线前,每个管口应套上护口,以防穿线时拉伤电缆或导线绝缘护层。(6) 应按规范要求的敷设长度及转弯个数加设分线箱(盒),明配管在进入控制箱(盒)及分线箱(盒)处应加设锁母,并将接地线连接牢固;钢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刷漆,要求刷漆均匀无遗漏;管线与设备连接时,应通过金属软管进行过渡。(7) 穿于管内导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护层在内)不

7、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的40%。(8) 动力配电箱安装,外壳用开孔器开孔,进入配电箱的管必须套丝且用锁母固定在箱子上。3.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的安装(1)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在敷设安装前应核对其型号、规格、数量。 (2) 并检查其附件是否齐全。以上检查结果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各条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应按施工图设计的型号、规格、走向、标高、敷设方式进行敷设。本项目施工图中规定其敷设方式一般为沿墙、柱、梁、顶棚等架空明敷.(3)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各固定支撑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各固定支撑点间的距离应根据各条电缆桥架及金属线槽的型号和规格以及内敷电缆的多少确定间距,一般情况下,应将

8、其控制在1500-3000MM之间.(4)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的固定支架形式应根据其敷设方式而确定.对设计上已选定固定支架形式的按设计要求定货,设计上没有选定的固定支架形式在施工现场用角钢、槽钢、扁钢、圆钢等进行现场制作.制作方法及要求同普通支架,形式及尺寸视敷设方式及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型号、规格等因素而确定。(5)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与工艺管道共架时,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应布置在管架的一侧。(6)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与各种管道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净距离不小于500MM。(7)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过伸缩和沉降缝时,应将其断开,断开距离以10MM为宜。(8)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水平安装时,其直接相

9、连接处不宜置于跨度的1/2处或支撑点上。(9)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不得作为行人通道使用。(10) 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应进行可靠的接地,保证所有的连接点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在各连接处需加接跨接线.4. 电缆敷设:(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放线支架制安电缆绝缘检查电缆敷设电缆绝缘检查电缆头制作接线检查。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现象。(2) 敷设电缆前,首先检查电缆型号、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绝缘测定。测量绝缘时,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控制电缆可用500V摇表测量,电阻不应小于0.5M;应按

10、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使用每盘电缆,编制电缆敷设表,排好电缆先后顺序、减少电缆接头。(3) 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电缆敷设前应先编制电缆敷设表,安排好电缆敷设先后顺序以免交叉。(4) 敷设电缆盘应置于放线架上,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长度和强度应与电缆盘的重量和宽度相适应。电缆敷设时,必须注意绑扎点受力状况,不得损伤电缆的绝缘层和芯线截面.(5)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有备用长度;在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应加保护管。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6) 电缆在转弯处应用电缆扎带固定;敷设时,不允许发生交叉情况;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7) 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采用干包方式。剥削长度应根据每根电缆接线处距离而定。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和弯曲现象.(8) 电缆的两端、转弯处应挂电缆标志牌。电缆标志牌的内容包括:电缆线路编号、电缆规格型号、起点、终端。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