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61628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3、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4、小学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科学的自然观。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并准确地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教师准备:煮熟的鸡蛋一个;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三个。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师指地球仪)问:这是什么?生:地球仪。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

2、大家你们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生4: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生猜测。师: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教材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大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21页和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读后用一段最简洁的话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写到资料纸上。学生阅读,概括信息。师生交流信息。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大屏幕出

3、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观察。在交流过程中板书:地壳地幔地核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生:鸡蛋。师:我们切开鸡蛋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教师剖开鸡蛋,指导学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处。三、指导学生探究师:这些信息是科学家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请看大屏幕。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师:从这几幅图中你了解了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地球的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生2:我知道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是活动

4、的。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其实,他们还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讲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里面装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学生讨论准备如何做,得出方法:摇,钻等。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师:刚才的游戏我们进行得很成功。我们都当了一次小科学家,因为科学家们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揭开地球内部的结构秘密的。四、制作地球构造模型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兴趣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吗?小组讨

5、论制作的方法和顺序,师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1)先捏成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内核。(2)再捏一个直径约1.7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外核。(3)然后捏一个直径约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地幔。(4)用一层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壳。(5)最后小组合作进行组装。小组活动。合作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制作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桌面整理干净)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师生共同评价。五、拓展引伸。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还有许多迷团,许多信息科学家也是一种预测。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进行整理,并

6、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好吗?下课!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二)教学目的:1、通过讨论交流考察成果,认识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2、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们认识到蔷薇花丛中的动植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含义。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在讨论中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会分析蔷薇花丛中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蔷薇花丛与动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丛,并做好记录。请几个小组汇报一下。二、探究过程1、交流考察记录。请1_个学生汇报展示

7、考察记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他们的考察情况进行简要的评价,总结评价学生的考察活动。2、讨论蔷薇花丛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蔷薇花的生长需要什么,它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蔷薇花的邻里们生长需要什么,它们的食物和营养来自哪里?谁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使它们成为植物需要的肥料?采用提问的方式,全班研讨交流。谁能用图画的方式表示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如:肥料蔷薇蔷薇蚜虫蚜虫瓢虫能把这些动植物间的食物能量关系连在一起吗?学生在记录本上表示各种食物能量交换关系。蚜虫鸟蔷薇微生物肥料3、了解动植物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问:除了食物关系,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蔷薇花丛是蚜虫、瓢虫等动物遮阳避雨的场所

8、;蝴蝶为蔷薇传粉;瓢虫为蔷薇花丛除害虫;蚜虫等动物的粪便是蔷薇等植物的肥料。如果蔷薇花生长不好,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蔷薇花旁边的小草等植物长得太繁茂,会发生什么现象?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知道草地、森林、沼泽、农田、城市和矿区等区域都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生态系统。4、小结。三、板书设计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三)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3、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过程与方法1、推测阳

9、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三、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子的特点四、课时安排_课时五、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

10、到了哪些知识?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也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3)看书上第26页,根据我们上节课的研究,推测一下大树的影子在一天中发生的变化情况,并让学生说说理由。2、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2)学生认真阅读科学书上的说明,明白观察的目的和观察记录的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但每个人都要记录小组的观测结果3、整理我们的记录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教师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柱状图:纵轴表示影长,横轴表示时间3)每个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柱状图4)分析柱状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我们还有什么发现?5)关于祖国西部地区,影子最短时不是_时的说明4、日影观测仪1)古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七、板书设计2.2阳光下的影子铅笔影子的变化观察时间太阳位置和方向影长影子变化柱状图: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