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7460506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0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赶圩归来啊哩哩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2、在活动中感受 八八 、; 八 八 节奏,体验音的强与弱。3、学跳简单的彝族舞蹈,感受彝族风情。教学重点:1、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2、 在活动中感受 、八 $节奏,体验听辨不同力度声音,从而感受声音的 强弱。教学难点:在演唱中咬字准确清晰,唱准十六分音符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西南地区民族风格的歌曲。4/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曲调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 旋律流畅明快、活泼,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农家姑娘在赶集 归来的路上,嬉戏欢笑、愉快歌唱的欢乐场面。歌曲以、;匚

2、耳节奏贯穿全曲,衬词“啊哩哩”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民族风格特点,而且使歌曲的情绪表达更为热烈。教学准备:1、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九册第二课赶 圩归来啊哩哩。2、钢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彝族头饰、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准备活动:学生站好两排,男生一排女生一排。教师带领学生们随着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律动。在活动中,教师渗透彝族舞蹈的基本感觉。师: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们原地走一走。五指并拢摆摆手,全身放松点点头,上身挺直要昂首。双手向下摇摇手,全身力量往下沉,我们要向两侧走。师生共同随音乐律动、听辨、感受(活动中感受、W节奏,体验音的强与弱)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

3、,请你把看到的数字用拍手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注意看我的手。(教师用手势做出 1、2、3、4,学生依次排出 X XX XXX XXXX )师:刚才大家看得很仔细,现在请你听仔细。请你把听到的鼓声用你的小鼓模仿出来。师依次敲击不同的节奏生:用小凳子模仿教师敲击的节奏,在模仿的过程中感受力度的变化。二、感受彝族风情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生:回答问题。师:你知道彝族吗?生:回答问题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彝家山寨,去感受那里的彝家风情。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居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个省。彝 家山寨山清水秀、环绕在大

4、自然的怀抱中,彝族人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常常以酒当茶招 待客人。“无酒不成敬,无酒不成礼”这就是热情的彝族人。彝族服饰十分精美,都是都心 灵手巧的彝族姑娘们亲手制成,花包头也是姑娘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喜庆、赶集、 外出时,大家都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月琴也是彝家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他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彝族传统节日很多,最 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要数火把节了,火是彝族人追求光明的象征,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人们点上火把,在夜晚,火把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尽情歌舞。以祈求 来年的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这就是多姿多彩的彝寨。三、

5、感受体验中解决歌曲重难点师:现在就让我们成为彝族的漂亮姑娘,彝族的帅气小伙,一起唱唱彝族的歌,跳跳彝族的舞蹈,敲敲彝族的鼓,我们对歌比赛正式开始。请大家看大屏幕。2种颜色的节奏谱,前种颜色我来敲,后一种颜色的图谱大家敲。(教师出示节奏谱,1、师生合作2、生生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表现的真好,那你知道“啊哩哩”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问题师:在彝族语言里,“啊哩哩”是称词,表示很高兴。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 生活也提高了,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彝乡变了他们的生活富裕了,彝家人更加高兴,更加幸 福了。四、学唱歌曲1、学生听歌曲范唱2、学生听教师弹琴,心里默唱3、学生唱歌谱4、教师范唱5、学生填词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男女声对唱五、表现与创造师:最后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火把节! 生:唱、跳、奏自由组合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体验火把节的 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