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746049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 1 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材第 95 页例 11、例 12)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探索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积极合作的意识。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难点: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近些年,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国家政策好,农民伯伯的生活一天比一 天好起来了。大家看,这是张爷爷家刚刚添置的彩电和冰箱。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 教材第 95 页例

2、11 图)师:我们知道彩电 1000 元,冰箱 2000 元。那么请你帮张爷爷算算买这两样电器一共花 了多少钱,解决这一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学生自由回答)师:解决这个问题要把 1000 和 2000 加起来,而这里的 1000 和 2000 都是整千数,今天 我们就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板书课题: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 95 页例 11。(课件出示教材第 95 页例 11)(1)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呢?(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几种可能性如下:1000 是 1 个千,2000 是 2 个千,1 个千加 2 个千就是 3 个千,也就是 3000。(板书:1

3、个千2 个千3 个千)因为 123,所以 100020003000。(板书:100020003000)(2)师:有的同学用数的组成规律的方法,还有的同学由 123 想出了 10002000 3000。这两种方法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喜欢那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3)师:谁能算算冰箱比电视贵多少钱?(同桌交流列出算式,并说说算法)引导学生明确: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为 20001000,与加法计算类似,2 个千减 1 个 千还剩 1 个千,所以 200010001000。2.教学教材第 95 页例 12。(课件出示教材第 95 页例 12)(1)师:如何计算 805

4、0?(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8 个十加 5 个十等于 13 个十,是 130。(板书:8 个十5 个十13 个十)先算 8513,再在 13 后面补一个 0,就是 130。(板书:8050130)(2)师:13050 又该怎么算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算法)13 个十减去 5 个十是 8 个十,8 个十是 80。(板书:13 个十5 个十8 个十) 由 1358,再在 8 后面补一个 0,就是 80。(板书:1305080)(3)那么 900600 呢?1500600 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交流算法,互相订正) 3.归纳总结。师:对整百、整千数怎样进行加减计算?师生共同小结:整

5、百、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它们看成几个百、几个千来加 或减。(板书)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 9596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订正)第 1 题:600 9000 120 1700200 6000 70 800第 2 题:(1)7008001500(袋)(2)15001000500(袋)(3)(提问不唯一)麦子和稻谷一共有多少袋?150010002500(袋)四、课堂小结你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了吗?板书设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00020003000(元)1 个千2 个千3 个千80501308 个十5 个十13 个十130508013 个十5 个十8 个十整百

6、、整千数的加减计算,最常用的是把它们看成几个百、几个千来加或减。教学反思1.创设情境,活跃气氛。现代教学论认为,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充分提 供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 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买电器”引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引导参与,探究算法。在计算 10002000 时,让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 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 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

7、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 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比较分析中实现算法的优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 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3.我的补充:_ _ _ _ 备课资料参考相关知识阅读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计算整百、整千数进 (退 )位加减 法时,可以把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转化成 20 以内的加减法。第 2 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第 96 页例 1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

8、算意识。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三、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掌握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能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大家去过超市吗?我们都知道超市中有很多的商品,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商品。 (课件出示三种商品:玻璃水杯、童话书、篮球)师:能不能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它们的价格?(1)猜测玻璃水杯的价格。学生第一次猜测价格。(乱猜)教师透露一点:接近 10 元。学生第二次猜测:11 元、12 元、8 元、9 元、13 元师:大家猜得都很有道理,这些数都接近 10。这个玻璃水杯的价格是 12 元,我们说它大约是 10 元。(

9、2)猜测童话书的价格:大约 20 元,价格 18 元。(3)猜测篮球的价格:大约 40 元,价格 42 元。师:刚才我们猜测商品价格的过程就叫估计,它可以更简捷、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板 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 96 页例 13。(课件出示教材第 96 页例 13 主题图)(1)师: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知道了电话机和电吹风的价格,问 500 元够不够买这两件商品。(2)师:妈妈带的钱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尝试解决)师:358218 的结果是多少?怎么算呢?可是我们没有学过这样的三位数加法。(学生 汇报交流,教师边补充边板书)电话机 358

10、元超过了 300 元,电吹风 218 元超过了 200 元,300200500(元),带 500 元不够。500 元钱买电话机后,剩下的钱不到 200 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假设电话机是 300 元,500300200(元),也不够买电吹风。(3)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方法。(组织学生同桌间相互交 流,教师巡视)(4)师:想一想,带 700 元够吗?(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把 358 和 218 往大了估,估成 400 和 300,往大了估也没有超过 700,说明带的 钱够了。2.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小结: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最合适的方法

11、去解决问 题,运用估算可使问题简单化。三、巩固反馈1完成教材第 98 页练习十九第 5 题。(学生先读表内的数据,说说获得的数学信息,再 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思路)答案:(1)5 月 1 日参观的人数接近 7000 人;5 月 2 日参观的人数接近 7000 人;5 月 3 日参观的人数接近 4000 人。(2)700040003000(人)2完成教材第 98 页练习十九第 6 题。(学生先读题,然后独立思考,指名学生说一说自 己是怎样思考的)答案:9009009002700(名)27003000 能坐下。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电话机 358 元超

12、过了 300 元,电吹风 218 元超过了 200 元,300200500(元),带 500 元不够。500 元钱买电话机后,剩下的钱不到 200 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假设电话机是 300 元,500300200(元),也不够买电吹风。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运用估算可 使问题简单化。教学反思1本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已有这方面的计算经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 试并交流。而利用近似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要结合实际考虑,体会 数学的应用价值。2我的补充:_ _ _ _ 备课资料参考相关知识阅读估算问题解决“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把准确数估成整千、整百或整十的近似数,也可以把准确数估成几千几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根据多估或少估数据与实际数据比较进行判断, 从而解决问题。第 3 课时练习课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运用练习。(教材第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