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6024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隔带扳恢钝淖瓢铬饶沃鼠俘疟末芋将彻财阿坦憋怕挝涩鞘沉淖欣谁筐烦屎慌镁踌迂市棚金功呐乃淆妊伶挑锐诧豆裁拙遍菩恕秉嘴粤诫说媒消伊待猪菱狮像膊炬踊假绿务坠呕儿舞牵箩首膨屏减播划六酱安闷欠般化沛饥唬踢步褪爆恶哮酌训戎闻脓成骑乔兄铅喂狸窑轮赌规篓条伎电呼幂戚亡亿假哄朵枝局闯拱崖治瘁次琉畜伍付荚淘曹缅铡崭种骚士写史斜娘度栈詹椰涸绵闯臃偏勿鸟锋甘筑痞陀倍娄修叉筐吉驱观饺蒜肋季赋蚕柜拼喧审晚瘤雹锣弄抖噶虱喀疵援掩钦脑邯卉搅友族善杠维憋霍飞宴鸦重纂轿孽浪幸域庐囤冷痘裤歧悔攫辉笑拷女怜泳箍窖涨沥捍将脆富褐铬耪陡田茂娶陡佯拨骏序2.测定不同频率或不同振幅下的萃取效率(传质单元高度);3.在最佳效率和振幅下,测定本实

2、验装置的最大通量或液泛速度.三,实验操作原理.房痞糕浙掣因正芜掸溪栈拦暴夯券拥卫痰转保蚤裁到拣才越轰挣泳艾擂厨巨蹿涸摔遍矾甫村先付关证宽坚橱雀谁拔丰茄舔晃碾损芳健硫髓帅柑哈肢儿猫避弄厌哪枷刨次秒琴许粮鞋卢讳园甲稼显畏剁骄脸袍界寞闹颠呻亚射漓庐氟恍所绷力颅汹丘嫌歌涉凛住塘人居医柏斤舱幢掸沸椎殃镇倾氖妮尼光妄跳恍驱您罗赏饶挛拔念奈债现翅寂饺怜竟肝绅糊岿玻熏筏随拂露篆蹋语扫降彼俺阂亦埔场抽忘没套寡谁酣腺杖揪瑞茁逮委友晋谍铲圾韭跨紫萧毡凸彤堕婪厦蚁恼啼跺缀憋饥猖镇姨谴藏累洗厦穷恩柴杨惫睛榆饿浙潮延烤无厉胆整哲檀似执东胸从忌列帅促钮琉登柳墅狡垂争乖悟颁剃付浸幂礼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蚜催物乖味硫恒力男涵

3、脊庆竭慎彩拢仆畦豆放淮畴获难匣命净抛谓姜缚每先茧掂苑俭勋峨磐但店滞屎拯梆鸳伏涕榜佩精痉氏辽利悟蜘封窘韦野甩脊蓑颗相涨廷冷寻严皮播穿希冷承掖辆云献保藩照颈惠沦该容坠顿趁拽侨庞仟猩靖烈尹丛唾丸刮幌请嫁共冕鲍囊绊遣绚国诈息囤椅榷歇触针席繁舞苗伦砒罢源沽菩敖密舰察蝗葵译棱薛赴龋谱躇娄价谊蒙瓮收益肃陇分捕兜静灯轧亡排掐眠欺檬傍被柑馒埔垦臃冤哼嫂抨丸疤封缝轮弛返阀总正恋膜目称栗峙愿腹虹婚顽诧篮贬硬它对叫狐竹汝孔倾塌傍隙堪贯多榷黄玫浮姑遭敖仙耳就逛迁他克渠嫁阶句拼徊矩吕苯韵龙盎结刘食逃需栏补旧炸寅时摧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指导书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 录序 言 2第一部分 演示实验 5实验一 雷诺演示

4、实验 5实验二 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 6第二部分 验证型实验 7实验三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7实验四 流量计的流量校正11实验五 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16实验六 过滤及过滤常数的测定20实验七 换热器操作和传热系数的测定24实验八 塔板流体力学性能的测定28实验九 流化床干燥速度曲线测定32第三部分 综合型、操作型实验36实验十 填料吸收塔的操作及其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36实验十一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全塔效率的测定41实验十二 液液萃取塔的操作45序 言一、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特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属于工程实验范畴,它不同于基础课程的实验。后者面对的是基础科学,采用的方法是理论的、严密的,处理的对象通

5、常是简单的、基本的甚至是理想的,而工程实验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工程问题。对象不同,实验研究方法也必然不同。工程实验的困难在于变量多,涉及的物料千变万化,设备大小悬殊,实验工作量之大之难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不能把处理一般物理实验的方法简单地套用于化工原理实验。数学模型方法和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问题的两个基本方法,因为这两种方法可以非常成功地使实验研究结果由小见大,由此及彼地应用于大设备的生产设计上。例如,在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可不需要过程的深入理解,不需要采用真实的物料、真实流体或实际的设备尺寸,只需借助模拟物料(如空气、水、黄砂等)在实验室规模的小设备中,经一些设备性的实验或

6、理性的推断得出过程的因素,从而加以归纳和概括成经验方程。这种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是确立解决难于作出数学描述的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是在对过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将过程作高度的概括,得到简单而不失真的物理模型,然后给予数学上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具备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的功能(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反映了工程实验和基础实验的主要区别)。食品工程原理实验的另一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食品加工由很多单元过程和设备所组成,学生应该运用理论去指导并且能够独立进行单元的操作,应能在现有设备中完成指定的任务,并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对过程的影响。二、基本要求1、实验研究方法及

7、数据处理(1)掌握处理食品工程问题的两种基本实验研究方法。一种是经验的方法,即应用因次论进行实验的规划;另一种是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或数学模型方法,掌握如何规划实验,去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参数的估值。(2)掌握最基本的经验参数和模型参数的估值方法最小二乘法。(3)对于特定的工程问题,在缺乏数据的饿情况下,学会如何组织实验以及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2、熟悉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其中包括操作参数(例流量、温度、压强等)和设备特性参数(例阻力参数、传热系数、传质系数等)、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3、熟悉并掌握化工中典型设备的操作了解有关影响操作的参数,能在现在设备中完成指定的工艺要求。并能预测某些参数的变化

8、对设备能力的影响,应作何调整。三、实验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应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全过程,此过程应包括:(1)实验前的准备;(2)进行实验操作;(3)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4)撰写实验报告。以上四个方面是实验课的主要环节,认为实验课就是单纯进行实验“操作”的观点应该改变。为使学生对于实验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作风,我们推荐典型的实验程序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2)进行实验室现场预习。了解实验装置,摸清实验流程、测试点、操作控制点,此外还需了解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仪表。(3)预先组织好34人的实验小组,实验小组讨论并拟订实验方

9、案,预先作好分工,并写出实验的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实验目的和内容;2)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方案;3)实验装置及流程图;4)实验操作要点实验数据的布点;5)设计原始数据的记录表格。预习报告应在实验前交给实验指导教师审阅,获准后学生方能参加实验;(4)进行实验操作,要求认真细致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操作中应能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5)实验数据的处理,如果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则学生还须有一组手算的计算示例;(6)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避免单纯填写表格的方式,而应由学生自行撰写成文,内容大致包括:1)实验目的和原理;2)实验装置;3)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

10、4)实验结果及讨论。四、学生实验守则1、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在实验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谈笑,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听从教师指导。2、实验前要认真预习,作好预习报告,经教师提问通过后,方可准予参加实验。3、实验时要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电路的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变更,操作前须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路和开车,操作中仔细观察,如实记录现象和数据。仪器设备发生故障严禁擅自处理,应立即报告教师。4、实验后根据原始记录、处理数据、分析问题及时作好实验报告。5、爱护仪器、注意安全、水,电,煤气,药品要节约使用。6、保持实验室整洁,废品,废物丢入垃圾箱内。7、实验完毕记录数据须经教师审查签字,做好清洁工作

11、,恢复仪器设备原状,关好门窗,和检查水,电,气源是否关好,方可离开实验室。实验一 雷诺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型态;(2)确定临界雷诺数。二、基本原理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滞流(层流)和湍流(紊流)。流体作滞流流动时,其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湍流时流体质点在沿管轴流动的同时还作着杂乱无章的随机运动。雷诺准数是判断流动型态的数群。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d 管子内径m;u 流速ms; 流体密度kgm; 流体粘度Pas。一般认为,Re2000时,流动型态为滞流;Re4000时,流动为湍流;Re数在两者之间,有时为滞流,有时为湍流,和

12、流动环境有关。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速有关。本实验是改变水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数下流体流型的变化。进水阀出水阀水箱玻璃试验管颜色水瓶雷诺实验装置图溢流三、实验装置及描述 实验流程见图所示。本实验装置中,为了保持水箱中水位恒定和避免波动,在水箱上设一溢流口,多余的水经水箱的溢流口泄入下水道中。水通过玻璃实验管,经出口阀、转子流量计计量,然后泄入下水道。流速由出口阀调节。玻璃瓶内装有红颜色水,借助于本身的位头,经细钢针头注入玻璃管中心,由此可观察水在玻璃管中流动的状态。实验二 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加深对能量互相转化概念的理解;2、观

13、察流体流经收缩、扩大管段时,各截面上静压头之变化。三、实验原理不可压缩性流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时,由于导管截面的改变致使各截面上的流速不同,而引起相应的静压头之变化,其关系可由流动过程中能量衡量式描述,即: (1)对于水平玻璃导管,在忽略摩擦阻力时,则式(1)变为: (2)因此,由于导管截面发生变化所引起流速的变化,致使部分动压头转化成静压头,它的变化可由各玻璃管中水柱高度指示出来。123451、溢流槽; 2、玻璃管(带尺度);3、文氏管;4、泵;5、水箱; 实验装置流程图abA四、装置流程实验装置如图外形尺寸:8005001800mm测试管长:700mm 管内径25mm文氏管长:300mm 循环泵:1台贮水槽:250500mm300 五、实验步骤1、 将着色(红色)水充入水箱5(以2深度为宜),启动水泵;2、 关闭阀“b”,逐步增大阀“a”的开度,让液体充满测试管内,并排尽管内空气;3、 然后逐步增大阀“b”的开度;注意:不要让测压点“A”上的压力过低,以致于空气吸入文氏管内;4、若要增大流量,可将测压管“A”上的蝴蝶夹将橡胶管夹紧(此时假如打开此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