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5749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局发展工作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我省两会精神,贯彻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部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科技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加大推进自主创新的力度,努力促进科技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全省“三个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今天的会议,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年科技工作的新进展和新体会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省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指导下,有效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政府在科技事

2、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和防灾减灾方面提高了科技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全系统和全省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绩:r&d经费占gdp的比例有望历史性地达到%以上;专利申请量连破400、00件大关,达到386件,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0件,每10万人专利申请量达到15.9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创历史新高。数量上喜获丰收,质量上更显品质。包括了一项特等奖、一项自然科学二等奖,二项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省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基础研究实力显著提高,重大技术专项取得有

3、效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日益增强。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 *年10月份,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们作为第一批单位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坚持不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全省三个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载体。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认真整改等个阶段17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要求,真学真干,明确了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提出了9条科技创新的有效措施。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科学技术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的历史使命

4、,为我们扎实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有效推进各项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 *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加大,为应对危机,我们把帮助企业渡难关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企业一道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我们不仅通过省二批创新计划给予了大额度的研发经费支持,还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在资金链上保障它们渡难关和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努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注重发挥好政府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和环境建设的服务作用,全省企业逐

5、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年,立项建设了“先进不锈钢材料山西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组织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日用化学研究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等单位申报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培育的山西省铁道车辆用钢、山西省矿山机械cae、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山西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组建。首批确定4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达到4家。组织了“山西省技术转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晋中纺织机械制造业技术联盟创新平台”等0个服务平台项目。长治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太原科伟通科技孵化器进

6、入国家级行列。全省企业申请专利1679件,同比增长58%。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占全省职务发明申请总量73.%。 、面向重大产业技术突破组织攻关,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产生显著经济效益。 *年开始实施的“山西省科技创新计划”已立项4个,投入财政引导资金6070万元,完成的3个项目,产生经济效益5.1亿元。太阳能电池多晶硅片制造关键设备(铸锭炉)及工艺技术项目制造出了我国太阳能用高性能多晶硅生产设备,突破了该行业尖端领域的技术瓶颈。 一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面向产业的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产生了显著效益。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为实现量子信息网络开辟了可能。煤高效洁净综合利用中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得

7、到解决。潞安集团1万吨合成油项目成功出油,在国内首次实现产业化。突破了铸造挤压镁合金轮箍成形关键技术,标志着我省镁合金产品结构质的飞跃。浸渍沥青一直视为特殊材料,目前在我省浸渍沥青已经成功研制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批量生产,0m3、27m3、35m3、5m“大型矿用机械挖掘机系列产品已全部研发成功投入市场。 1.兆瓦异步风力发电机实现了风电技术国产化。 4、围绕转型发展要求,致力于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新兴产业培育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我省部门合作紧密,共同提供优质科技公共服务,合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合作机制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实现了快速平稳发展,高新技

8、术企业数量达到84家,领域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出台后,我们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制定发布了实施办法和工作指引。重新认定了三批共76家高新技术企业。据对76家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共计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已落实税收优惠4亿元,极大地推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为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难题,我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发起组建了“山西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公司”,正与浦发、中信商业银行以及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等金融机构探索科技金融的战略合作机制。通过商业银行,我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9亿元。 5、推进国

9、际国内科技合作交流,集合优势科技资源,创新环境日益开放。 立足自身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走开放创新的道路。一是广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组织了7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继续实施中日技术合作“山西省雁门关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扶贫项目”。中科院煤化所被确认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国际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西中医学院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二是利用深交会、北京科博会、中部贸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招才引智,搭建科技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向基于市场利益共享机制的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高层次跨越。山西大学和山维、太重集团和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矿机和太原理工大学结成了多维度、

10、互融式战略联盟。引进北京市0多个项目在阳泉安家落户,阳泉市正在建成依靠科技整体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山西省科技示范市”。三是按照集合优势资源的要求,将积极争取国家资源作为增强我省科技优势的重要内容。累计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等百余项。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切实依靠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科技创新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高原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及草食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本完成山西绒山羊选育,有望获得适合黄土高原养殖的绒山羊新品系个;“主要农作物优种创新工程”已提供玉米新品种3个、小麦新品种20个、棉

11、花新品种个,占我省同期育成同类作物品种的60%。目前我省小麦生产种植面积中8以上为本省自育品种,年全省小麦亩产达到94公斤,比2X年平均亩产提高20以上。省农科院谷子所历时1余年培育的旱作小麦新品种“长688”亩产达到16.公斤,创造了我省旱地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优势小杂粮科技创新工程”专项专用高粱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项目实施期间,先后育成新型细胞质饲草高粱“晋草1号”、晋草2号、晋草3号饲草高粱,以高产(亩产鲜草万公斤以上)、优质(粗蛋白300公斤)、低价的多元优势很快进入国内市场,目前晋“草”号饲草高粱在全国累计推广余万亩,产生了广泛的行业影响。“山西省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

12、范”项目开展了多生态区玉米抗旱高产技术试验,书写了旱地大面积连片亩产超千斤的崭新历史;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2个,30个新农村科技示范村中,总收入超过亿元的已有6个,有11个村总收入超过4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在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中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到目前我省共建设农村信息化基地1个,建设农业科技数据库205个,包括12个大类农作物、200余条信息。 7、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新建了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第三年超100项,资助金额3548万元。 科技文献、科技基础数据、自

13、然科技资源、大型科学仪器等四类基础条件资源共享平台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投入2696万元,支持近30种(台)大型科学仪器的购置、升级改造和协作共用。进一步重点支持建设了由山西省分析测试中心承担的大型科学仪器应用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投入1600万元,重点支持了14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中试基地建设和开发项目。 8、培育创新文化,科普工作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深入推进。 举行了*年科技活动周和重点实验室开放活动。全省展出宣传版面50多块,上千名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宣传;举办科技论坛、科技讲座和科技报告会3多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等,发放科学技术资料130多万份,赠发科技类书籍13万余册。各

14、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讲座及报告会0场次,开展现场演示实验和互动式开放实验16次,组织集体性参观活动10次,接待来访师生及群众300人次以上。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农村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应用”,从我省科技成果中优化筛选出食道癌早诊早治、糖尿病预防治疗等适宜技术,已陆续组织医疗卫生知名专家为寿阳县等9个示范基地的近万名乡村医生进行推广培训,使示范基地农民广泛受益。山西矿区土地沉陷防治、复垦与生态重建重大项目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1万余亩采煤塌陷地得到复垦,矿区植被覆盖度提高2040,土地生产力提高3050,研制开发出沉陷土地快速培肥微生物菌剂和生土熟化专用肥料,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长治成为我省

15、第一个市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此外,我们圆满承办完成了第二届煤炭博览会高峰论坛,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应急管理制度和体系,完善了政务公开机制和内容。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建设、行政效能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获得了省直单位精神文明和谐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回顾总结年的科技工作,有四个方面深刻的体会: 、要始终坚持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只有真正融入到经济工作中,才能不断产生创造力和生命力,才能真正使科技工作本身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当前,省委、省政府,经济和社会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加殷切的期望和更加迫切的期待,科技工作一定要更加主动地发挥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2、要始终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机制、新体制。我省科技创新工作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制约,不适应、不符合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加大改革开放才能突破瓶颈,实现山西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 3、要始终坚持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突破口。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竞争的主体,强化创新意识、优化创新布局、完善创新手段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促使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