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5656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知识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条第二款规定“中药饮片 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 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 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人们 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随着中药饮片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 ,及 部分外来中药饮片的冲击,致使出现了大量的不按规定炮制方法炮制 的中药饮片流入市场,从而导致了中药饮片的整体

2、质量有所下降。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 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 成的天麻等 ),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别 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 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 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一、药用植物学知识1 .药用植物的分类 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属黄连属种黄连2. 植物组织的类型2 . 1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由于

3、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分化, 使植物体得以生长2。2薄壁组织: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薄壁组织藏、 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在植物体内担负着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又 称营养组织2。3保护组织:表皮(毛茸(腺毛 非腺毛)、气孔(平轴式 直 轴式 不等式 不定式 环式)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的复合体)保护着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的 过度散失,病虫的侵害以及机械损伤等。2。4机械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纤维、石细胞2。5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2.6分泌组织:外部分泌组织 腺毛 蜜腺内部分泌组织: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

4、泌囊)分泌道 和乳汁管3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3.1淀粉粒三种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及半复粒淀粉3.2 菊糖: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山茱萸果皮中亦 有。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将菊糖材料浸入乙醇中制片,置镜下 观察看见球状、半球状或扇形的菊糖结晶。3。3 蛋白质 以糊粉粒状态存于细胞的任何部分,糊粉粒和淀粉 粒常在同一细胞中互相混杂.3.4 脂肪和脂肪油:它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脂。在常温 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称为脂。如柯柯豆脂;呈液体的称为油,如大豆油、 芝麻油、花生油等。存在于植物种子里,可达种子干重的 4560%; 脂肪和脂肪油加苏丹III试剂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紫草试液显

5、紫红色;加四氧化锇显黑色。4、晶体: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4 .1草酸钙结晶 :4 .1 .1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 豆科植物(甘草、苦参、葛根红芪 合欢花等)、芸香科(黄柏)中常见4 .1 .2针晶 一般存在于含粘液的细胞中 如薯蓣科、天南星科半夏白附子 兰科白及 石斛 天麻 百合科知母 麦冬 玉竹4 . 1。3簇晶蓼科(大黄、何首乌、拳参)棱角短钝;五加科(人参、竹节参、三七)棱角坚; 毛茛科(白芍、赤芍、牡丹皮)、桑科桑叶-簇晶排行4.1。4砂晶 茄科(颠茄、地骨皮)苋科(牛膝)4.1。5柱晶莺尾科(射干)4。2碳酸钙结晶 多存在于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5、维管束及其类型 维管束是一种束状结构,

6、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 形成一个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5。1外韧维管束:韧皮部位于外侧,木质部位于内侧,中间没有形 成层。如单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5。2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两侧都有韧皮部.常见于茄科、葫芦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旋花科桃金娘科等茎中维管束5.3周韧维管束:木质部位于中间,韧皮部围绕在木质部四周。如百 合科、禾本科 棕榈科、蓼科及蕨类的某些植物5。4周木维管束:韧皮 部位于中间,木质部围绕在韧皮部四周,常 见于少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状茎,如菖蒲,铃兰等。5。5辐射维管束: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成辐射状排列,并形成 一圈,总称为 辐射维管束。是单子叶植物的根

7、和双子叶植物的次生 构造特点。二 、中药鉴定学知识1 、中药的加工及贮藏1。1常用的加工方法:拣 洗切片 蒸煮烫 发汗熏硫(山药 、白芷、干燥前用硫磺熏制,防止霉烂)干燥1。2贮藏保管中发生的变质现象lo2o 1虫蛀: 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及含糖类易虫蛀。一般含 脂肪油(苦杏仁 桃仁等) 淀粉(白芷 山药)或蛋白质(蕲蛇等) 易虫蛀,而含辛辣成分的药材,一般不易虫蛀如荜茇、胡椒、 花椒等. 通常温度在1635 C、湿度在60%以上、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下 是虫害生长的有力条件。1o2o2生霉:大气中从有多量霉菌抱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温度和湿 度下,溶蚀药材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失去

8、药性。1.2.3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其固有的颜色 ,贮藏不当颜色改变,药材也可能变 质。含鞣质类药材受到氧化,聚合等作用,产生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 使原来色泽加深.1.2.4走油: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一般含脂 肪油、挥发油或糖类成分的药材,如 苦杏仁、桃仁、当归、肉桂、 麦冬、枸杞子等会产生“走油”现象.1 .2O5其它.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 而降低疗效,如绵马 贯众,不能久贮 .樟脑 冰片易挥发;芒硝 (Na2SO4 10H2O)胆矶(CuSO4 5H2O)容易风化,应密闭保存。1.3 贮藏及保管:常温 0C30C阴凉库不超过20C冷

9、库2C 10C(相对湿度45%75%)1。3.1保管制度及保管经验应有严格的日常保管制度,保持经常性检查,保证库房干燥、清 洁、通风。注意外界温湿度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室内温湿 度。药材入库前应详细检查有无虫蛀,生霉现象,要经多名经验丰富 的专业人员过四关:一看性状,二闻气味,三品尝 ,四查药材产地、 药用部位是否符合(也称“放心”程序). 凡有问题的包件都应进行 适当的处理,只有合格的包件才能入库贮藏。贮藏的方法可根据药材 的特性分类保管.容易吸湿霉变的中药特别注意通风干燥,必要时可 翻晒或烘烤;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易虫蛀的中药应贮藏 于容器中,放置通风干燥处,并经常检查。

10、 保管经验:牡丹皮与泽泻共存,牡丹皮不易变色 ,泽泻不易虫蛀;花 椒、细辛与有腥味的动物药共存,可防止动物药虫蛀.1。3。2贮藏保管方法:(a) 充分干燥,防止虫卵繁殖中药材切制成片、段、节、丝后,改变 了原药的形状,增大了表面积,极易受潮.饮片含水量在11 %以上, 温度在16C35C之间,药物中未除尽的虫卵会在此条件下化为 幼虫.故中药饮片必须充分干燥,以杀灭虫卵,此为储存的基本要求. 荆芥、薄荷、川芎、木香、羌活等芳香性药物不宜暴晒高温干燥,宜 于3 035低温干燥后入库.花类含芳香油及花蜜成分,极易 被虫蛀,应在梅雨季节之前分包压紧,烤至八成干,趁花热软时贮于 石灰缸内,忌晒,以免散瓣

11、退色。(b) 控制温、湿度,防止发霉变质。空气中存在着大量霉菌抱子,若 散落在药物表面,遇适当温湿度就会萌发成菌丝 ,产生蛋白酶,侵入 药材组织内部导致药材霉烂变质。当药物内部水分蒸至表面,温度在 20C35C时,霉菌开始繁殖。 故饮片的贮藏应低温、通风、干 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库房相对湿度在65%以下,温度在25C 以下为宜。(c) 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变色。中药材的天然色泽是质量好坏的 标志之一,色泽的变异,说明药物内在质量已发生了变化。如含有苷 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的药物,由于贮藏过久或经常翻晒 ,其 中所含有的酶在适宜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材的色泽发 生变化

12、。含有蛋白质的药物,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后也能引起中药变 色.容易变色的药材如花类、全草、叶类等应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 如苏合香、藏红花等必须保持湿润状,否则易变色。加酒、醋炮制的 饮片,如大黄、黄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闭容器内,以防酒、醋味挥 散而失效。盐制品易受潮或高温后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切 忌用金属容器存放。(d) 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某些中药饮片由于受潮或在高温下表面 溢出油状物,俗称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 含挥发油的当归、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质的麦冬、天冬、太子参、 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干燥时不宜用高温烘烤或暴晒,宜贮于阴凉干 燥处.又如种子、果实类

13、含淀粉、脂肪油较多的薏苡仁、麦芽、莱菔 子、苏子等,炮制后可待蒸气散尽趁热装入容器内贮存 ;含油较多的 药物宜凉透干燥后,置容器内盖紧,放于阴凉干燥处。2。 中药饮片性状鉴定法2.1形状 指干燥药材的形态。主要有片、丝、块、段、粒等性状, 如观察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可先浸湿使软化,展平。2。2大小 指药材的长短、粗细和厚度,测量多用毫米刻度尺 。 如泽泻片比黄芪片大,当归头片比当归片大;甘草的斜片比直片大。对细小的种子,可放在毫米方格线的纸上,每10粒为一组测量平均 值。2.3色泽 应在日光灯下或常光下观察.如用复色,以后一种色调为 主。药材的色泽不但帮助鉴别真伪,其色泽深浅,有时也反映其质

14、量 优略,如丹参色红;黄柏色黄;玄参色黑。紫草深紫色者,紫草素含量较 高。桔梗皮部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等。2.4表面特征:样品不作处理,直接观察或借助于放大镜观察。观 察表面特征时,特别是附属物,要注意其颜色、性状、纹理、分布等 特点。如片面上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银柴胡的“珍珠盘” 、粉防 己的“车轮纹、黄芪的“菊花心;段上的纵纹、纵沟;丝、块上的 毛、刺等各种附生物的形态、分布等。必要时可对光透视。2.5质地 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或粉性等。软硬 坚韧多凭手感而定,疏松 致密 黏性 粉性等全凭眼睛仔细观 察。如山药片粉性足,郁金片坚硬,通草质松软,蜜炙饮片黏性大等。

15、2。6断面 包括折断时横断面的纹理特征.如杜仲折断有橡胶丝 (盐炙后橡胶丝不明显);甘草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等.2。7气味; 一般可直接嗅闻或口尝.气味较弱者可采用折断或揉 搓的方法,也有的需要热水湿润后才能闻到。2.8水试 将药材浸泡一定量水中,观察形态变化。菟丝子的吐丝 现象2.8。1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如:丁香沉于水中为佳;进口沉香能沉 于水或半浮半沉于水中,国产沉香大多不能沉于水中.2。8。2观察颜色变化 如: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 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橙黄色,柱头呈喇叭状;熊胆粉末投入清水, 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栀子水浸液为鲜黄色;玄 参水浸液为淡黑色;秦皮水浸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2.8.3观察有无粘性 女口:海藻水浸后藻体表面粘滑;葶苈子、车 前子加水浸泡种子表面粘滑,水煮后溶液有粘性。2。8。4观察膨胀情况女口:胖大海水浸泡迅速膨大成海绵状,达 原体积 4 倍,假胖大海水浸泡膨胀较慢,仅能达原体积的2 倍;蛤蟆 油水浸可膨胀至1015倍.2.8.5观察其他特殊变化 女口:菟丝子水浸加温后便逐渐出现吐丝 现象(种皮开裂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水牛角热水浸 泡有腥臭气;蟾酥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等。2。9 火试 将药材加热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