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456381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语文各单元知识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汇总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一、词语盘点。观潮 潮水 潮湿 称呼 称赞 食盐 粗盐 笼罩 灯笼 眼罩 启蒙 宽阔薄雾 沸腾 奔腾 贯穿 依旧 陈旧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船桨 支架缝隙 照耀 树梢 静寂 颤动 霎时 反差 花卉 涨潮 榕树 植株 镇静梨黄 白茫茫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紫 金灿灿 笑盈盈 蒙蒙细雨二、近义词。犹如如同 奇观奇迹 屹立耸立 霎时顿时 鼎沸沸腾 奔腾奔驰壮丽壮美 奇特奇异 堪称号称 呈现展现 热闹喧闹 时常经常仿佛似乎 颤动跳动 逼近接近 颤动抖动 展示展现 留恋依恋预料预测 陆续继续

2、 威武威严 模糊迷糊 沉静寂静 镇静镇定笼罩覆盖 恢复复原 映衬衬托 神秘神奇 笑盈盈笑眯眯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不可计数不计其数三、反义词。沸腾沉寂 多样单一 呈现消失 静寂嘈杂 兴奋忧愁 美丽丑陋天堂地狱 模糊清晰 凶猛温柔 平静动荡 熟悉陌生 炎热寒冷置疑确切 逼近远离 茂盛稀疏 灿烂晦暗 天堂地狱 爱好厌恶下去上来 镇静慌张 凶狠和善 模糊清楚人声鼎沸雅雀无声 人迹罕至人来人往 应接不暇应付自如四、多音字。涨 zhn (涨潮) 笼ln (鸟笼) 号ho (号叫) 佛 f (佛像) 缝fn (缝补)zhn(头昏脑涨) ln (笼罩) ho (号称) f (仿佛) fn(门缝)秘 b (秘鲁)

3、 模m (模式)(模范) 称 chn (称心) 干 n (干净) m (秘密) m (模样)(模板) chn(杆称) n(树干)mn (蒙骗) b (薄弱) 数 sh (数学) 禁 jn (禁止)蒙 mn (启蒙) 薄 bo (薄纸) sh(不可计数) jn(不禁)mn(蒙古) b (薄荷)五、成语。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人声鼎沸漫天卷地 见多识广 左顾右盼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山崩地裂 前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

4、暇 涓涓细流 滔滔江水 郁郁葱葱 恍恍惚惚六、数量词。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 一幅画卷 一个热点 一株榕树 一段彩霞一支乐曲 一层薄雾 一声鸟鸣 一幅画卷 一堵水墙 一支桨一段石子路 一帘飞瀑 一片绿叶 一匹马 一头狮子 一条小狗七、造句。好像天边的云朵好像棉花一样洁白。 明媚的阳光好像妈妈一样温柔。犹如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瓦蓝瓦蓝的天空犹如用水洗过一样明净。八、课文理解。1.观潮: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本文记叙的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

5、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峡谷:本文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大”这一特点的描写,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为人们展示了大峡谷的壮丽与神奇,从而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课文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是神奇、壮观、美丽的雅鲁藏布江跃然纸上,令人神往。3.鸟的天堂: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的(庞大、茂盛)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6、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的话,指天马河上的那棵大榕树,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而题目和最后一句话中不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在作者心里,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4.火烧云:著名女作家(萧红)为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副对联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第二副对联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三副对联是叠字联,也是回文联。第四副对联

7、是杭州西湖九溪十八涧联。5语文园地 一、我的发现: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二、日积月累:上联下联有(对偶关系),如:单个字相对,雾-天,锁-连;两个字相对,绿水-青山,皱面-白头;叠词对应,处处-时时。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课外对联: 白云观中观云白 流水河里河水流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青山打坐静如云 流水欢歌闲似梦 翠翠红红 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 年年暮暮朝朝好( )读书

8、不好( )读书 好( )读书 不好( )读书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清心明目 心明目清 明目清心 目清心明不可一日无此君 可一日无此君也 一日无此君也可 日无此君也可不九、好词佳句。花园似的校园,点缀得五彩斑斓,更显得生气盎然。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在翠绿欲滴的树儿和娇羞欲语的花儿的装饰下,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机,形成了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在校道旁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袭来了一股花卉的幽香,送来了一阵青草的新鲜,更带来了学习的气息,沁人心脾,令人陶然欲醉!漫步在这“成长的家园”里,在“风”中接受阳光般的沐浴,在细雨中接受他的洗礼,这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在

9、校园里,不仅充满了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而且错落有致的教学楼更是平添了一份美景。看!这儿又是一处美丽的风景。那火红的枫树,它总是以饱满的精神,似火的热情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你瞧,它身上的霜像玉一样洁,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真是美不胜收。第二单元一、词语盘点。莫笑 莫非 腊酒 腊梅 浑浊 怀疑 疑虑 老虎 占领 占据 铺张 均匀匀称 重叠 折叠 茎叶 空隙 叶柄 触角 痕迹 逐渐 休想 住宅 隐蔽隐藏 丢弃 放弃 抛弃 毫米 丝毫 相遇 遇见 礼遇 选择 住址 洞穴柔弱 搜索 挖掘 掘土 搜索 搜集 倾斜 倾听 平坦 扒土 扒墙 宽敞蛟龙 慎重 宁静 静谧 豪放 无聊 偶然 崭新

10、漂移 轻易 资料 证据鼓舞 考证 起源 召开 假说二、成语。一筹莫展 变化莫测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半信半疑 生龙活虎 虎口余生铺天盖地 一触即发 伤痕累累 遮天蔽日 前功尽弃 明察秋毫 不择手段掘地三尺 倾盆大雨 抛砖引玉 毫不可惜 随遇而安 引人注意 坐卧不安消磨时光 不可思议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弯弯曲曲 三、多音字。重chng(重叠) 空kng(空隙) 铺p(铺路) 曲q(弯曲)zhng(重要) kng(空间) p(店铺) q(曲子)兴xng(高兴) 禁jn(情不自禁) 弹tn(弹琴)xng(兴奋) jn(禁止) dn(子弹)四、近义词。舒服舒适牢固坚固空隙间隙均匀平均出名有

11、名隐蔽遮蔽慎重谨慎挖掘发掘简单简明搜索搜查静谧宁静偶然偶尔豪放豪爽收拾整理坐卧不安如坐针毡随遇而安入乡随俗五、反义词。弯曲笔直 牢固薄弱均匀不等 仔细粗心 舒服难受 慎重轻率粗糙光滑 柔弱刚强干燥湿润 简朴奢华 偶然必然 崭新陈旧宽敞窄小 隐蔽暴露随意慎重热闹安静 不可思议可想而知六、积累(花名歌谣)。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课外编创:三月杏花满枝头,四月樱花上粉妆,五月丁香开得旺,六月牡丹争芬芳。1、胸有成竹:也说“成竹在

12、胸”,是说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该成语讲的是北宋画家文于可的故事)2、造句:胸有成竹这次考试,她经过了充分地复习,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我在写作之前,都会认真仔细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做到胸有成竹。七、词语形式积累。ABB:兴冲冲毛茸茸笑嘻嘻 火辣辣 金灿灿 笑盈盈 红彤彤 黑乎乎红艳艳AABB:恍恍惚惚 郁郁苍苍 勤勤恳恳 隐隐约约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口口声声ABCC:可怜巴巴 生气勃勃 得意扬扬 空空如也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大名鼎鼎ABAC:如怨如诉 活灵活现 活龙活现 绘声绘色 忽明忽暗 若隐若现 无忧无虑AABC: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跃跃欲试 滔滔江水 空空如也 娓娓动听 恋恋不舍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枣红 米黄 天蓝 银白 鹅黄 藕荷色 苹果绿 八、课文理解。1、题西林壁作者是宋朝的苏轼。本诗前两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后两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从(横、侧、远、近、高、低)六个地点和角度各不相同,题目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