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55792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乡站站房综合楼基坑围护桩、冠梁、锚索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XX项目部二一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21.1 编制依据21.2 编制原则21.3 适用范围3第二章 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32.2 工程地质情况3第三章 施工部署33.1 主要施工顺序43.2 施工安排4第四章 施工方案5围护桩施工方案5冠梁施工方案11锚索施工方案14 第五章 施工安全17安全保证体系185.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195.3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19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196.1 质量目标196.2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19第七章 施工行车安全保证措

2、施20第一章 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4、建筑吧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1、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

3、03/J276-2003)1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所制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2、针对城市施工的特点,科学安排,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精心施工,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3、以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设备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4、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和先进工艺,控制地面沉陷,确保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不受损坏,维持正常使用功能。5、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

4、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细化施工工艺,指导施工。1.3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西乡车站站房综合楼基坑围护结构工程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站房综合楼,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高层461.768m。站房建筑面积为3496,站房上部结构2层,局部设地下一层,两侧为办公、设备用房和出站厅,中间部分为候车厅;基坑开挖处总长度约为30m(平行铁轨方向),宽度约为35m(垂直铁轨方向)m,深度约为7m。考虑邻近既有线施工且工作面有限,围护桩拟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施工,延地道靠近铁路侧设置围护桩16根,型号为8001600。 工程地质情况根据野外调查及钻孔揭示,场地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冲

5、击膨胀土,下伏元古界片岩,从上至下依次描述如下:素填土(Q4 ml):分布于场地表层,为修建既有线时埋填沟谷所致,层厚7-20m不等,色杂,填土成分杂乱,主要有膨胀土、砾石、碎石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局部含块石、炉渣、砖瓦碎块。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20kPa。膨胀土(Q4 al):分布于素填土下,层厚0.4-1.5m,灰褐色,土质不均,黏性较差,含较多砾石,硬塑。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90kPa。片岩(Pt2):分布于场地下部,埋深8-20m不等,浅灰绿色,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为石英、绿泥石、云母及黏土矿物,岩质较硬,片理发育,片里面多秀黄色。强风化片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

6、ik=14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1400kPa。弱风化片岩: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14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2200kPa。第三章 施工部署3.1 主要施工顺序围护桩施工冠梁槽开挖冠梁施工土方开挖锚索施工支座安装及预应力锁定 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3.2 施工安排施工组织机构(见下页)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经理技术科安质科机电科物资科办公室计划科财务科安全巡查组机修作业组模板支架作业组混凝土作业组钢筋作业组土石方作业组防水作业组ff项目组织机构图施工人员配置 主要人员名称数量(人)主要从事工作测量员2围护桩定位、深度及垂直度测定、沉降观测电工1照明等电路布置混凝土工4混凝

7、土浇筑焊工2钢筋、耳环及其各种焊接工作木工4冠梁模板支护钢筋工5桩身、冠梁钢筋制作加工机修工1机械维修防护员(安全)2孔桩施工安全防护机具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电焊机2kw台3钢筋切断机台1钢筋弯曲机台1捣固器插入式台2空压机台3风镐台3第四章 施工方案4.1围护桩施工方案 4.1.1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应具备以下工程资料。主要包括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必要的地下水位资料;建筑场地地下管线(管道)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孔桩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以及桩基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施工前要制定周详的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

8、工顺序;指定施工工序检查程序;制定不良天气(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安全措施非常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应做到以下措施保障:孔内设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施工人员进入孔内必须戴安全帽;使用吊笼、电葫芦等应有安全可靠的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配有通风设备;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造成安全影响;要注意安全用电,井下照明应采用36V以下安全灯。 成桩顺序根据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要求,当桩的净距小于两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间隔跳挖。人工挖孔灌注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本工程人工挖孔灌

9、注桩采用跳挖法“跳3挖1”施工,护壁采用10cm厚C30钢筋砼,钢筋用级钢,型号为8。挖孔桩施工顺序如下图示,即分3期开挖。 分三班制连续作业,每孔每班3人,井下1人,井上2人(1人开电动卷扬机,1人指挥及出渣),轮流下井。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人工挖孔灌注桩主要机械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电动提土机架台3砼搅拌机LZ350台1插入式振动器HZ-50台3空气压缩机9m3/min台1风镐03-11台3风动凿岩机YT-28台3 钢筋切断机640mm台1电焊机21kw台1对焊机22KW台1潜水泵吸型(40m扬程)台3手推人力车辆6钢模套4流程 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架设支架和卷扬机、安装潜水泵、照明设

10、备等边挖土边抽水每下挖1.0米左右土层,进行孔桩周围的碴土清理、检验孔口直径和垂直度绑扎护壁钢筋支撑护壁模板浇筑砼拆模后继续下挖、支模浇灌护壁砼,达到强度后拆模循环至设计孔底标高对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进行全面验收排除孔底积水吊装钢筋笼放入串筒、浇灌桩身砼至设计位置继续浇灌砼至高出桩顶设计标高200mm以上。4.1.6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定桩位开挖桩孔土方支设护壁模板灌注护壁砼拆 除 模 板局部护壁拆除检查护壁钢筋笼吊装、定位钢筋笼报验砼 灌 注质 量 验 收钢筋笼制作首 节 开 挖施工锁口和护壁下一循环到达设计深度4.定位及锁口开挖前,应自桩心向四周引出桩心护桩,用牢固的木桩标定,围

11、护桩定位后,开始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由专人负责),支护牢固,并检查护壁厚度、位置正确、质量符合要求后方能浇捣护壁。第一节护壁轴线偏差不大于2厘米,高出现场地面25厘米,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15cm。当第一节护壁拆模后应及时将中心轴线引到护壁上,作为控制桩心轴线的标准依据,并把标高引到护壁内,用以控制桩底的标高。井圈高出地面防止地表水在施工过程中进入井内。4. 开挖方式及注意事项1、栏杆 2、限位器 3、提升井架 4、电动卷扬机 5、提升吊桶 6、锁口圈人工挖孔灌注桩示意图人工挖孔灌注桩分节开挖,分节支护。对于土层开挖采用人工持铁锹、尖镐开

12、挖;强风化、中风化采用风搞破碎后装桶运出。施工示意图见下图。注意事项:挖孔桩开挖前须先探明是否有地下管线,如果有须作好管线标记,并加强保护。挖孔作业采用人工逐层开挖,由人工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允许误差为30mm。挖土一般情况下每层挖深1.0m左右,及时用钢模现浇砼护壁。每天进尺为一节,当天挖的孔桩当天浇筑护壁砼。桩护壁上节竖向筋伸入下节护壁内,伸入长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长度。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开挖通过淤泥质土层时,缩短开挖进尺,加强通风,且对洞内进行有害气体监测,保证人员施工安全。护壁采用C30现浇砼,厚度0.1m,护壁的结构形式设为内八字搭接,

13、搭接长度不小于0.05m。护壁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由四块组成,模板间用插销连接。护壁结构如下图所示。围护桩护壁孔桩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经监理工程师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检验,检验合格后,迅速采用C35砼封底。 装钢筋笼加工:钢筋笼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控制。主筋及箍筋点焊连接,钢筋接头错开。钢筋搭接采用双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笼吊放:因邻近既有线施工且工作面有限,吊车无法进入场地,钢筋笼分2-3米每段人工下入孔内,桩口采用角钢支撑,确保支撑牢固,焊接下一段完成后,再下入孔内,以此类推直至钢筋笼全部下入孔内。 根据场地条件,桩身砼采用商品砼,使用商品砼前,必须制定

14、好进料计划,确保第一次连续浇筑成桩的要求。砼浇筑前,要再次将孔底沉渣和积水清理干净,清孔后若超过4小时未进行砼浇筑,则应重新清理检查。桩身浇筑应注意以下几点: 砼由孔口设置的串筒下料至孔底,串筒底端出料口距砼浇筑面不超过1m,防止产生砼离析现象。 砼浇筑点固定在孔桩一侧,斜向分层浇筑,浇筑点的砼必须保持高出浮浆表面,然后四周赶推,防止浇筑时砼从过稀的浮浆中通过而离析。 采取分层震捣,震捣的层厚不超过0.5m。振捣以垂直插入为主,操作做到快插慢拔,并使插点均匀排列,防止漏振;振捣上层砼时,振棒应插入下层510cm。以保证砼上下层的总体结合。 桩身砼要确保连续浇筑,依次成桩。如遇特殊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等,其间歇时间应小于砼初凝时间。 当桩内渗水量18公升/分的孔桩,桩身砼浇筑采用水下砼浇注,水下砼浇注采用导管输入砼,导管每节长13米,直径为250mm,两导管间用胶圈螺栓连接固定,为保证水下砼质量,漏斗内砼初存量应满足第一次浇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