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45349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虚拟现实技术要点小结1.Virtual Reality :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等感 觉世界;让用户可以从自己的视点出发,利用自然的技能和某些设备对这一生成的虚拟世界 客体进行浏览和交互考察。2. 虚拟现实系统具有四个重要特征: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多感知性。3. 虚拟现实系统包含:虚拟世界(包含三维模型或环境定义的数据库);虚拟现实软件 (提供实时观察和参与虚拟世界的能力);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4. 虚拟现实系统类型:桌面虚拟现实系统,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混合虚拟现实系统。5. 虚拟现实的硬件:跟踪系统;知觉系统;音频系统;图像

2、生成与显示系统。6. 位置跟踪技术:a.磁跟踪技术:用磁场进行位置和方位跟踪,优点是不受视线阻挡的 限制,适用于手的跟踪。b.光学跟踪技术c.机械跟踪技术d.声学跟踪技术e.惯性位置跟踪 技术。7. VR 系统中人的因素:眼睛(信息量最大),耳朵,身体感觉,平衡和运动眩晕。 眼睛视觉暂留:视网膜的电化学现象造成的视觉的反应时间。眼睛一临界熔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gnency, CFF)效果会产生把离散图像序列 组合成连续视觉的能力,CFF最低20Hz,并取决于图像尺寸与亮度。眼睛一立体视觉8. MultiGen 软件:3DMax, VRML, OpenGL 等。9基于几

3、何的传统计算机图形学建模方法:a.真实感图形的实时绘制;b.多层次细节模 型( LOD); c. 碰撞检测。10. LOD (Level of Detai 1,多层次细节模型)技术:a.在图形绘制时,通常将连续曲面离散为一系列的多边形或三角形,三角面片 是图形系统中通用的绘图元语。b.三角形数目越多,场景中几何模型的描述和绘制质量越 高,但同时绘制速度越慢。基本思想:a.对场景中的不同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细节描述方法;b. 在绘制时,如果一个物体离视点比较远,或物体比较小,用较粗的LOD模型绘制;c.反之, 如果一个物体离视点比较近,或物体比较大,则必须用较精细的LOD模型绘制;d

4、.运动的 物体,对运动速度快或者运动中的物体,采用较粗的LOD,对静止的物体,采用较细的LOD。11. 碰撞检测技术:在虚拟环境中,由于用户的交互和物体的运动,物体间经常可能发 生碰撞,此时为了保持环境的真实性,需要及时检测这些碰撞,并计算相应的碰撞反应,更 新绘制结果,否则,物体间会出现穿透现象,破获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用回的沉浸感。12虚拟现实的应用:a.数字工程b.专项应用:建筑环境;电力管理;矿产资源;水资 源与水环境;大气与海洋;交通模拟与管理;战场模拟;古地理环境重建; E-Life。13. 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宽带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影 像,空间信息技术,

5、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科学计算及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14. 地形三维显示中的数据类型:矢量型和栅格型两大类。矢量型数据主要包括:等高线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主要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纹理图像数据。15. DEM数据获取:a.野外实地直接测量得到;b.利用摄影测量方法获取;c.从地形图 中采集。其他获取DEM的方法:用航天遥感立体像对获取DEM; INSAR (干涉合成孔径 雷达)获取DEM;激光扫描测高仪等。三种获取DEM数据方法的区别:野外实地直接测量适用于大比例尺、精度要求高、采集面积范围较小,优点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 DEM 数据,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 仅适用于小范围面积内

6、作业。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获取数据较快、周期短,但是数据源获取 的成本较高、采集作业要求具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摄影测量专业技术人员。 采 用从地形图上获取DEM所需的数据源容易获取,对采集作业所需的仪器设备和作业人员的 要求也不太高,采集速度也比较快,易于进行大批量作业,但是它的精度最低。16. DEM 的获取与建立:规则格网,不规则三角形,混合数据模型。(详细的自己了解)17. 地形三维显示的基本过程:a.数据准备;b.DEM递归细分;c.透视投影变换;d.光照 模型;e.消隐和裁剪;f.图形绘制和存贮;g.三维图形的后处理;h.基于三维地形图的分析。18. DEM的递归分析原理:首先

7、对DEM每一格网进行细分,第i次细分后得到4i个子 格网,每子格网的节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有上一级网格结点经双线性内插得到。递归终止的 标准是每个子格网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投影面积在 4 个像素之内。递归细分的次数可由程序控 制,然后对于每个子格网用两条对角线分为四个三角形,格网中线点的坐标由四周网格结点 内插得到。(- X) cos B ( Y.sin 0MSMS-X ) sin a sin 0 - (Y - Y ) sin a cos 0 + (Z - Z ) aScMS八MSX) cosa sin0 ( Y-Y) cOsa cos0+ ( ZZ)-sinaSMSMSX ) sin a sin

8、0 - (Y - Y ) sin a cos 0 + (Z - Z ) cos a .SMSMS19. 投影变换数学模型:如下图,DEM中任一点M在地面坐标系OTXTYTZT, a中 的坐标为(Xm,Ym, Zm),它在投影平面P上的像点为m,则m点在投影坐标系Oxy中-(XMM-(X ”,的坐标(xm,ym)由下式计算求出:其中:(XT,YT,ZT)是视点S在地面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 是投影平面与地面坐标系的平面间的夹角;e是地面坐标系的xt轴与投影坐标系的x轴之间的夹角。xcx0 一xm+x0y0九yyc1-ymL 0面相似变换,最后变换为屏幕坐标(xc,yc ):之后,考虑到屏幕坐

9、标系的特点和值 域,还必须将像点m的坐标(xm,ym)进行平不难看出,上述坐标变换的数学模型具 有以下特点:1)该数学模型在理论上是严密的;2)改变视点 S 的位置,就可以在屏 幕上绘制出在不同方位观察地面的立体透 视图;3)若视点位置不变,只改变参数e,这意味着代表地形表面的DEM数据场绕视点和投影平面 P 旋转不同的角度,也同样可以在屏幕上生成不同视角条件下的立体透视图。20. 消隐常见算法: 1)画家算法(优先度法); 2)Zbuffer (深度缓冲器)算法; 3) 光线跟踪法。21. 光照模型:根据光学物理的有关定律计算画面上劲舞表面个点投影到观察着眼中亮度和色彩组成的公式。一个好的光

10、照模型应满足: 1)能产生较好的立体视觉效果; 2)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或严密性; 3)较小的计算量,以保证较快的绘制速度。22光照模型要考虑的影响:a.光源的位置;b.光源的强度;c.视点的位置;d.地面的漫反射特性;e.地面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特性。23. 分形(Fractal )概念:部分与整体以某种形式相似的形称为分形。分形集的 五个特征: 1)精细的结构,具有任意小 尺度下的细节; 2)分形集因 不太 规则而不能用 传统的几何语 言来描述; 3)某种自相 似性,可能是 近似的自相似 或统计上的自 相似; 4)其分形维数常大于 其拓扑维数; 5)在多数情况下 可递归定义。 分形维数是描

11、 述分形最主要的参量 ,简称分维。它反映 了复杂形体占有空间的有 效性,是复杂 形体不规则性的度量。常用的分 形维数有: Hausdorff 维数;盒维数; 填充维数;相 似维数。24. 纹 理映射是 真实感图 像制作的 一个重要 部分,运 用它可以 方便的制 作出极具 真实感的图形 而不必花过多时间来考虑物体的 表面细节。纹理映射算法 的基本思路:选择或 找到该目标地区的地形纹理图 ,依据各种图 像间的映射关 系,从而将纹理图像 按规定的要求贴在三维地形图表 面,使所产生的三 维地形图既有 立体感更有真实感。25. 基 于地形要素 矢量数据的 三维地形图 的绘制方法 : 1)纹 理映射法;

12、2)直接 绘制法。纹理映射法流 程绘制矢里要素平面圏-直接绘制法流程:按地物和颜色 屈性选择符号绘制模拟换度立体图26. 纹理库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系列栅格图像的获取和管理,主要包括:a.纹理的分类;b. 纹理图像的存放和检索方法;c.纹理图像的压缩;d.纹理图像的处理和相应软件包。纹理库的优点:可以保证地形三维可视化软件系统的广泛适用性和较好的逼真效果, 纹理库用以存储和管理各种地貌纹理图像。纹理图像的获取途径: 1)从专业摄影图片中获取; 2)实地摄影获取纹理图像; 3) 从航天、航空遥感图像中获取纹理; 4)直接以该地区的地形图或者它专题图经扫描得到的 数字图像作为纹理图像; 5)将该地区的

13、矢量数据与地貌纹理图像复合,生成纹理图像。纹理映射算法中的反混淆处理措施:a.保证纹理图像的较高分辨率;b.纹理图像的预 处理; c. 重采样。27. 遥感影像的优点:强现势性和纹理真实性。28. 制作三维地形实景图的基本思路:在获取区域内的地形数据的基础上,在数字化航摄图像上按一定的点位分布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明显特征点,量测其象坐标的精度值以及在 地面的精确位置,据此按航摄像片的成像原理和有关公式确定纹理图像与相应地面之间的关 系,解出变换参数;同时利用生成三维地形图的透视变换原理,确定纹理图像与地形立体图 之间的映射关系;接着,DEM数据递归细分之后的每一地面点可依透视变换参数确定其在 遥

14、感图像中的位置,经重采样后获得其影像灰度,最后经透视变换、消隐、灰度转换等处理, 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生成一副以真实影像纹理构成的三维地形实景图。29. 建立数字遥感影像和景物空间的映射关系需要选取遥感图像中具有明显特征的点作 为待求的目标点来确定而这之间的关系,常用来在数字影像上目标点高精度的计算方法:重 心法, Forstner 定位算子,椭圆中心法,模板匹配法,求直线交点法。30. 航摄像片和相应地面间映射关系确定的方法:1)直接线性变换法; 2)空间后方交 会法。直接线性变换(DLTDirect Linear Tranformation):是一种直接描述遥感图象与地面相作用。具体

15、公式为:其中(x, y)为遥 感图像上任一点的象坐标,(X, Y, Z)为该点的地面坐标;L1, L2, L11为11个变换参数。应坐标之间透视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它包含 11个参数,含有对影像坐标的线性误差改正的其中:S=L1X+L:m32S=LsX+L6Y+LtZ+u-勺龙十-sY+IyiZ十丄后方交会法:是通过定义遥感图像成像时传感器的内、外部姿态参数来描述这种中心投 影关系的,计算公式为:(宀互其中(x。,y0, -f )、(ai、bi、ci, i=1, 2,F:3。a2、a3、b3三个是独立的方向余弦)、(Xs,_F;Ys, Zs)为9个姿态参数。=片-/耳髦兔(X 扎)吗螢专J 2战殆$ =旳佑-扎)地(厂05(-右两种方法区别:与DLT相比,空间后方交会的变换参数几何意义比较明显,所需的控 制点数略少。但在实际迭代解算中,空间后方交会对初始值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因此地形三 维影像图绘制中在内方位元素未知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可采用DLT算法来求解变换参 数。31. 灰度重采样(resampling)意即在原重采样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采样。也就是说,当 欲确定不位于矩阵(采样)点上或图象坐标值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