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453174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件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书(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昆虫学实验与实习指导目 录前 言4实验与实习守则5实验二 昆虫的口器及其类型8实验三 昆虫胸部的构造及胸足的类型9实验四 昆虫的翅10实验五 昆虫腹部的构造及外生殖器12实验六 昆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特征观察13实验七 昆虫的变态类型及生活史14实验八 昆虫纲INSECTA的分类16实验九 直翅目ORTHOPTERA和缨翅目THYSANOPTERA分类18实验十 半翅目HEMIPTERA分类20实验十一 同翅目HOMOPTERA和脉翅目NEUROPTERA分类21实验十二 鳞翅目LEPIDOPTERA成虫分类23实验十三 鳞翅目幼虫分类25实验十四 鞘翅目COLEOPTERA成虫分类27实

2、验十五 鞘翅目幼虫29实验十六 膜翅目HYMENOPTERA分类30实验十七 双翅目DIPTERA分类32实验十八 蜱螨亚纲ACARI分类34实验十九 昆虫的体壁35实验二十一 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36实验二十三 昆虫的呼吸系统39实验二十四 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40实验二十五 昆虫的内分泌腺及生殖系统42实验二十六 昆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测定43实验二十七 昆虫种群分布型的测定45实验二十八 昆虫种群调查中的抽样方法51实验二十九 群落多样性的测定55实验三十 不同生态系统的观测与比较57普通昆虫学实习58实习一 解剖镜的构造和功能58实习二 昆虫的体向及有关名称的正确使用59实习三

3、 昆虫绘图的基本方法60实习四 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61实习五 昆虫的饲养方法70实验与实习守则 普通昆虫学实验和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实验和实习不仅能直接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鉴定,了解昆虫某些生理特性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更牢固地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是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报告的能力的教学环节。为保证实验实习的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 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实验和实习前,必须详细阅读实验和实习指导,了解实验与实习内容、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

4、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和文具等。 2、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许嬉笑和高声谈话。实验和实习过程中要听从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地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毒品和腐蚀性药品等。注意观察、分析,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不能做与实验和实习无关的事情。 3、要节约使用标本和药品等实验材料,节约水电。对公共财产如仪器、家具和小工具等要特别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设备应力求整齐、清洁,切勿杂乱放置,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带出实验室。 4、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教师。如有仪器或工具损坏或丢失,应报告教师说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按赔偿制度处理。 5、实验和实习完毕,应对仪器和用具进行检查,清洗整理,归还所借物品,公共用具归还

5、原处;将昆虫尸体等残杂物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要到处乱扔。经教师验收后才可离开实验室。 6、每次实验后留下值日生打扫实验室,值日生的清洁整理工作将作为考查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值日同学要按时做好本职工作。7、离开实验室前,应认真检查水电、空调和煤气等是否关好,杜绝浪费现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实验一 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及头部的构造 一、目的要求:1、 了解昆虫体躯的分节现象及附肢着生的部位,并与甲壳纲、唇足纲、重足纲、蛛形纲等进行比较; 2、观察昆虫头部的基本构造; 3、了解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 二、内容及方法: (一)昆虫体躯基本构造的观察:取飞蝗一头,使其头朝左,侧放在蜡

6、盘内,用大头针自后胸插入,固定在蜡盘上,将盖在体背的覆翅和折叠的后翅拉开,分别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使两翅向上伸展而不遮盖体躯。观察:蝗虫的体躯表面坚硬的表皮为外骨骼,它们的体躯和附肢都是分节的,体躯由18或20个原始的体节组成,各体节按其功能的不同又趋向于分段集中,因而构成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是由4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头壳上已找不到分节的界限,头部着生有取食用的口器和感觉器官 眼和触角,所以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胸部:由三个体节组成,分节明显,分别称为前胸、中胸和后胸。这三个体节虽然不愈合,但彼此紧密结合 ,不能自由活动。中、后胸的背侧各着生有一对翅,分别称为前翅和后翅;各节侧腹面

7、各着生一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在中、后胸的两侧各着生一对气门。胸部由于具有足和翅而成为运动的中心。腹部:由811节组成,分节明显,节与节之间以节间膜连接;用镊子轻拉腹末,可以伸缩,在腹部末端着生有附肢演化来的尾须和外生殖器。在18腹节的两侧各着生一对气门;气管系统通过气门与外界沟通。腹部是消化、呼吸、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观察蝗虫后,再观察其它节肢动物,并注意进行比较。表1 昆虫纲和节肢动物门中其它各纲的特征 特征纲名体躯分段眼触角翅足生活方式代表种类甲壳纲头胸部、腹部复眼一对2对无至少5对水生虾、蟹、鼠妇唇足纲头部、胸腹部有单眼或复眼1对无每节1对 陆生蜈蚣、钱串子重足纲头部、胸腹

8、部有单眼或复眼1对无每节2对陆生马陆蛛形纲头胸部、腹部单眼26对无无共4对陆生蜘蛛、蝎子、蜱昆虫纲头、胸、腹复眼一对,单眼3个或无1对一般2对共3对陆生或水生蝗虫 (二)观察昆虫头部的构造:昆虫的头部是一个完整的、体壁高度骨化的坚硬颅壳,没有分节的痕迹,但有一些与分节无关的后生的沟,沟内有相应的内脊和内突形成头部的内骨骼。由于头壳上后生沟的存在,把头壳分成若干区。 观察蝗虫标本: 1、额唇基沟:又叫口上沟,位于两个上颚前关节之间,是额与唇基的分界线,沟上面部分为额区,沟下面部分为唇基。在沟的两端有两个陷口,称前幕骨陷,内陷形成臂状的内骨骼幕骨前臂。额和唇基统称额唇基区。 2、额颊沟:由上颚前关

9、节向上伸至复眼下的沟,为额和颊的分界线。两沟中间的区域为额区,沟的外侧部分为颊。此沟在高等昆虫中已消失。 3、后头沟:由两上颚的后关节向上环绕头孔的第二条马蹄形的沟。沟后的狭窄骨片称后头,颊后的部分称后颊。 4、次后头沟:是环绕头孔的第一条马蹄形沟,在近沟两侧下端的两个陷口称后幕骨陷,内陷形成幕骨后臂,沟后的骨片称次后头,次后头与颈膜相连,因此,必须将头拉出来才能观察到,并能看到侧面有一两个后头突,是颈部侧颈片的支接点。 5、颊下沟:是由额唇基沟至次头沟间的一条横沟,沟下的部分称颊下区。 6、蜕裂线:是头顶中央的一条倒字形线,常为额的上界。此线在不同的昆虫中变异很大。此外,头壳的上面部分为头顶

10、,和颊合称为颅侧区,前面以额颊沟,后面以后头沟为界。(三)观察昆虫头部的内骨骼(示范): 昆虫头部的内骨称幕骨,是由体壁内陷而成,主要功能是加强头壳的支撑,提供肌肉的着重点和保护头内脑等器官。用5液在烧杯内将蝗虫头部煮沸,除去其内含物,再用清水洗净,可清晰地观察到幕骨各部分: 1、幕骨前臂:是由额唇基沟两端内陷而成,外面的陷孔称前幕骨陷。可借此正确辨别额唇基沟的位置。 2、幕骨后臂:是由次后头沟下端内陷而成,外面所留的陷口称后幕骨陷,可据此辨别次后头的位置,两幕骨后臂通常相接形成幕骨桥,并和幕骨前臂相连合成“P”或形。 3、幕骨背臂:幕骨前臂上又各生出一个突起,向背面伸到触角附近的头臂上。 (

11、四)观察昆虫的头式: 昆虫的头式常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而分成三类: 1、下口式:口器向下,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粘虫等。 2、前口式:口器向前,与身体纵轴平行。如步甲、草蛉幼虫等。3、后口式:口器向后斜伸。与身体纵轴成一锐角,不用时常弯贴在身体腹面。如蝽象、蝉、蚜虫等。 (五)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和类型:昆虫的触角是一对分节的构造,一般着生在额区,具有感觉、嗅觉和听觉等功能,形状变化很大,但基本构造相同,都是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以蝗虫的触角为例,观察以下各部分: 1、柄节:是触角基部的一节,短而粗大,着生于触角窝内,四周有膜相连。 2、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较柄节小。 3、鞭节:是触角

12、的端节,由许多亚节组成,一般昆虫触角的外形的变化是在鞭节上。观察各种类型的触角标本,并注意柄节、梗节、鞭节的变化及昆虫因雌雄不同,触角所发生的变化。 作业: 1、绘蝗虫头部正面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2、绘一触角构造图,并注明各节名称。实验二 昆虫的口器及其类型一、目的要求: 1、解剖观察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2、解剖观察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3、观察嚼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的构造,并了解口器的变异情况和取食方法; 4、观察几种幼虫口器的类型。 二、内容及用具: 蝗虫、蝉、蝽象、蜜蜂、家蝇、天蛾、家蚕幼虫、蝇蛆等。 解剖镜、扩大镜、镊子、蜡盘、解剖针、玻片等。 三、内容及方法:(

13、一)咀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取蝗虫一头,仔细观察,在唇基和两颊下面是取食器官口器。昆虫因食物和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也有相应的变化,但都是由最基本的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的。蝗虫的口器是典型的咀嚼式口器。蝗虫的口器是由一片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 、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的。先用镊子拉动各组成部分,注意它们的活动方向,然后进行解剖。首先用镊子取下悬在唇基下面的上唇,再按左右方向取下上颚,将头部反转沿后头孔上下方向将下颚取下,注意不要把基部拉断,最后将下唇和舌取下。将取下的各部分依次排列在玻片上,分别观察其形态特征: 1、上唇:衔接于唇基前缘的一个双层薄片,前缘中央凹入,外壁骨化,内壁膜质而有密毛和感觉器

14、官,称内唇。 2、上颚:由头部第一对附肢演化而来。是一对坚硬的、中空的锥状构造,其基部具有磨碎食物的粗糙面,称为臼齿叶,端部具齿,用以切碎食物,称为切齿叶。 3、下颚:由头部第二对附肢演化而来,位于上颚之后,分为轴节、茎节、内颚叶、外颚叶和下颚须五部分。 4、下唇:由头部第三对附肢演变而来,分为后颏、前颏、侧唇舌、中唇舌和下唇须五部分。 5、舌:是由形成头部的几个体节的腹板突出而成,蝗虫的舌为一袋状构造,位于下唇的前方。(二)刺吸式口器的基本构造:以蝉为例,上唇为一三角形小片,上、下颚延长成细长的口针,下唇延长为喙,其背面中央有一细纵沟,用以包藏口针,一般有三节。用解剖针从基部将口针轻轻从沟内挑出,可分为四根,先分开的两根为一对上颚,余下不易分开的两根为一对下颚,一对上颚口针包在一对下颚口针的外面两侧,一对下颚口针的里面有二条槽形成的粗细两管,即吸收液体的食物管和分泌唾液的唾管。舌位于口前腔内,其背壁与唇基形成食窦唧筒,其两侧即舌侧叶并入头壳,位于后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