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50596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问题研究【摘要】:p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都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及其他区位优势。外商直接投资对打破资金瓶颈、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引资定位直接关系到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结合西部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p :外商直接投资;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但西部利用FDI的比重比较低,每

2、年只占全国的3-4。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同东中部比较,无论是利用FDI的数量、规模还是质量,西部地区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因而,就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拥有的发展条件及限制因素进行分析p ,研究合理的引资定位,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于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差距、促进经济平衡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一)利用外资总体规模小,增长缓慢目前,我国实际吸收FDI已超过5600亿美元,而西部12省区市实际利用FDI合计才不过160亿美元,只占全国的2.8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本是我国

3、利用FDI的高速增长期,然而西部利用FDI合同额自1993年达到创纪录的100亿美元后,就一直处于下降状态,直至萎缩到不足30亿美元,持续5年负增长。(二)外资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外商在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是高耗能的原材料加工和农牧产品初加工等一些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能开发型的加工项目,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项目较少,基础和农业方面利用外资的比例很小,能电力、交通、通讯等潜在优势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更是少见。(三)外商投资的形式单一从模式选择方面看,在我国,外资企业有3类: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西部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外合作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而外商在沿海投资选择最多的

4、且投资效益和管理模式都较好的,则是外商独资企业。西部地区外商投资的外商独资企业形式的数量明显要少于国内其他地区。二、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性因素及发展条件(一)限制性因素1、市场容量狭小、市场成长不足。西部地域辽阔,但人口总量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狭小。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加之西部地区人口相对分散,城市化水平低。西部地域辽阔,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22。由人均收入所形成的有效需求较之东部地区也要少得多,这就给外商开辟市场带来困难。西部地区多为

5、山脉、沙漠、戈壁,地理条件形成的自然障碍影响了市场的连续性,市场条块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市场规模效益,而且,西部地区的人们受教育程度低,市场观念薄弱,满足于自给自足,消费习惯较为保守传统。以上诸多因素限制了西部市场的成长,有些地方甚至还处于偶然的、非常规的、零散的集市贸易状态,严重制约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空间。2、基础设施落后。西部许多地方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成本高,信息流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远离世界经济中心。除了成渝地区以及关中地区以外,由于戈壁、沙漠、高山、峡谷的分割,发展经济的条件远远差于东部地区,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难度也远远大于东部地区。这些条件使得投资于西

6、部地区的企业相对投资于区位较好的东中部地区的竞争对手处于劣势。虽然西部漫长的边境线与10多个国家接壤,连接15个贸易口岸,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开放的第2条黄金带。过高的物流成本已经成为外商投资西部的最大障碍,制约着西部加工企业的发展。随着外资向我国西部梯度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突破物流瓶颈,缩减贸易成本已成为西部省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当务之急。3、人力资形成不足。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数量型过剩与质量型短缺并存,庞大的人口基数并没有形成高质量的劳动力资,人力资本相当匮乏。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总体说来,比1990年有大幅度提高。表现为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年

7、龄人口上升。以四川为例,2021年文盲半文盲人口比1990年下降一半,从14.77下降到7.84,下降幅度高达53.1;而受过高等以上教育的劳动年龄人口由1990年的1.33上升到3.43,其中本科以上由0.53上升到1.10。但是,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西部地区202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7.03年,比1990年有较大提高,已达到初中水平,这说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已见成果,但是尚低于7.63年的全国平均水平;除陕西外西部地区各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发展条件1、自然资优势。同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能、

8、矿产、土地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目前在全国已探明的156种矿产资中,西部就有138种,一些稀有金属储量雄居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在45种主要矿产资中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61.9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66.1,目前西部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一江两河”等矿产资集中区。此外,西部地区地形复杂,生物多样性表现充分。如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有高等植物15000种,占我国种子植物的一半以上。其中,可供工业、农业、林业、医药利用的达3000多种。西部这些丰富的资使西部地区拥有了其他地区所

9、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已成为发展西部特色经济的重要基础。西部地区可以依托资优势,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形成特色产业群。2、地缘优势。西部虽然没有东部地区的沿海优势,但西部边境线长,与中亚诸国毗邻,有相同的文化习惯,在资结构和经济技术结合方面存在互补性,便于发展市场需求的结合点,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减少市场进入障碍。西部地区应通过提供场地、劳动力、市场、服务、中介等手段,借助亚欧大陆桥这条便捷通道及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优势,与外商进行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尽快建立向西开放的出口基地和加工基地,开拓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国际市场。3、政策优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减免税赋、优惠信贷和投资倾斜等优惠政策。202

10、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制定的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2021-2021年期间,所得税由30降到15;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给予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在地方税收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开荒从事农业生产的,可免征农业税5年。近年来,西北5省相继宣布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外商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如自治区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有关规定中指出,对设在开发区内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可按15的税率征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

11、企业所得税。与此同时,国家还实施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这些优惠政策和投资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变西部地区的资优势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我国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定位(一)政策定位西部开发面临着不同于东部开发时的外部环境,不能简单复制东部开发的利用外资政策。西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中的政策应主要定位于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上。首先,通过地方立法使投资环境建设法制化、稳定化、长期化。加强市场法制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坚决杜绝各种“三乱”现象,切实维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市场化制度。其次,政府应以短期的财政收入为代价

12、,实施大幅度优惠的地方财税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普遍实行低税收和高优惠,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建立免税区。扩大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对外直接融资的范围和权限,并对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和投资补贴,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再次,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加大人力资开发。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尤其是在西部中小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培育大批技术型人才。西部各省市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制度设计引导人才流向,制定引进人才的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西部人力资本存量。(二)区域定位西部各地区应引导外资投向本地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进

13、而培植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这些增长极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成的经济活动中心。它能够通过扩散效应与梯度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增长极应具有如下条件: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条件;消费水平与人均收入在本地区处于较高水平;有较好的金融及其他相关服务的基础。如重庆、兰州、西宁、银川、等均具备成为区域增长极的潜力。即西部地区应借鉴东部设立特区的成功经验,实施特区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外商投资到中心区域,而后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动态发展。(三)产业定位西部地区在吸引外上直接投资的产业应定位于能结合当地比较优势,发挥联系效应的产业。具体应重点关注

14、如下产业:1、优势资开发产业。西部地区的自然资特别是能矿资十分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要敢于利用外资进行开发,可以考虑采用合作勘探、补偿贸易、投资入股、产权租赁等多种方式吸引外资,特别是FDI参与这些产业的发展。2、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西部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了一些以新型材料、特殊材料等高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并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所以,西部地区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吸引外资的投入,带动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3、旅游业。游业既是朝阳产业又是产业关联度较强的产业,西部地区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者参与西部旅游设施的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参考文献】:p :1、李建春,孙忠艳,杨秀苔.外商直接投资与西部经济增长J.武汉金融,2021(2).2、张鹰.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p 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3、宫雪,李大伟,何菊香,徐山鹰,汪寿阳.未来三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形势分析p 与预测R.我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我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2021.4、缑先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对策分析p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4).5、崔欣欣,王致萍.西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析p 及优化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21(4).(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