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50332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充市高2013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C(A项“着落”应为zhu,B项脐橙应为q,D项劲旅应为jng)2B(A项得垄望蜀应为得陇望蜀,C项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D项闲情逸志应为闲情逸致)3B(A项春意阑珊形容春天即将过去,与句中初春矛盾,可改为春意盎然。C项暴发应为爆发。D项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4D(A项上万人次与来观光旅游不搭配,应把上万人次改为上万人。B项句式杂糅,原因是、是由于是所致杂糅C项成分残缺,应在通过后加上“建立”一类的动词)二、(9分,每小题3分)5D(张冠李戴,多聚体结构是

2、真氧产碱杆菌对所获得的碳的储存形式)6C(A项这只是一种潜力,尚在实验探索阶段。B项原文的表述是“几乎不需要改造”。D项在一些生物工程系统中是这样,并非所有生物工程系统中都是这样)7B(A项必将取代石油,成为人类燃料的主要来源,说法太绝对,文中无据。C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这方面信息。D项这只是一种实验室成果,离商业化生产还远,“生活方式的革命”更是过度推断)三、(6分,每小题3分)8A(陟:提拔)9C(都是主谓之间的助词。A项代词,他的,代词,自己。B项介词,因为介词,用、拿。D项介词,对于介词,在)第二部分(123分)四、(30分)10.(3分)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

3、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11.(3分)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每断对3处得1分,断对8处得3分。12.(10分)(1)(4分)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数:多次,见:被,患:祸患。落实一处1分,全句大意基本正确1分,共4分。(2)(3分)孺允修补玉岩公的居室,趁机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葺:修补,因:趁机。落实一处1分,全句大意基本正确1分,共3分。(3)(3分)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

4、才是真实的。觉:醒,妄:虚妄。落实一处1分,全句大意基本正确1分,共3分。13.(8分)(1)(4分)“水影”句正面描写园内景色之美,(1分)园内小池清澈见底,池边大树枝繁叶茂,树影倒映池中婆娑荡漾,水静影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1分)“山光”句巧妙变换角度,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突出园中景物之美,(1分)本为园中之人透过短墙欣赏“山光”,诗人却说“山光”窥视园中美景,不但写活了“山光”,增添了情趣,更侧面突出了园中景物之美。(1分)(2)(4分)幽竹、寒花、新月,(2分)幽竹劲节,寒花孤傲,新月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通过这些意象刻画了一个孤清高洁,胸怀澄明的人物形象。(2分)14.(6

5、分,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1)任重而道远(2)野芳发而幽香(3)眄庭柯以怡颜(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5)怒涛卷霜雪(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如怨如慕五、(23分)15.(4分)BDA项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的说法不准确,唐代已经有人对陶渊明有好评了。C项“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原文无据,从原文看,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的原因不是“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而是“回归自我”去“过自己的生活”。E项“欲扬先抑”错,文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16.(6分)含义(1分):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从大的方面看是有道理的,但从具体局部看还有许多不准确、不合理的地方。

6、(1分)理由(3分):二者相同的地方是对三国群雄的看法和回归自我的追求。(1分)不同的地方有:时代不同,几乎是两代人;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本真、自然,有点故意和表演;(1分)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真正彻底放达,过于依赖,过于在乎他人视线。(1分)作用(2分):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有人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的看法,(1分)总领本段(1分)。17.(5分)魏晋名士没有得到安静,也就没有找回自我去处,或者当众而死,或者重返仕途。(2分)屈原、司马迁得到过被迫的安静,身处安静,但心仍惦念朝廷。(1分)安静使陶渊明彻底回归自我,身心解放,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高峰。(2分)18.(8分)可批评民众的短视帮助造就

7、平庸;也可评价文人,赞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评那些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终致平庸乃至留下笑柄的人。言之成理即可。六、(10分)19.(4分)答案示例:(1)(2分)我的眼睛过滤过多少书页,我的脑海里就积累多少知识。(2)(2分)我的双手捧出多少真诚,我的身边就萦绕多少友情。20.(6分)答案示例:母亲用最好的教育方式言传身教(2分),告诉莫言什么是宽容和理解(2分),为莫言的成功作了胸怀上的准备(2分) 七、(60分)21.(60分)作文参见高考阅卷标准文言文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修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的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做御史,

8、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玉岩公)被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就在园中建了五间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说过的杏花书屋命名,书匾写好挂在门楣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

9、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的地方,可以说醒来时所看到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子,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应试考中时,正是长安杏花盛开的时候,因此人们都把杏园之宴当做大事。现在考进士,也正当杏花盛开的时候,读书人考中进士,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先兆。这是世俗对荣誉和名声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玉岩公因为说话触怒了天子,被贬到岭南十多年,历尽艰险,玉岩公心性刚毅,不为富贵所动;把通过考科举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的。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在哪里。孺允兄弟虽然不得志,但人们希望他们大有作为。玉岩公的孙辈们都才华出众,可以凭这知道是受了诗书传家的影响。诗经说:“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我在周氏家族这里看到诗经中所说的情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