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4882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和成效 改革审批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宁波宁波市前后进行了两轮审批制度改革。从1999年7月至2021年1月是第一轮改革。这轮改革的关键内容是“降低审批、规范程序、加强监管、改进服务”四个方面。经过审批改革,审批事项大幅削减,市级政府部门和直属单位审批、核准事项从原来的1289项减为668项,减幅达,其中审批事项从647项减为227项,减幅为;建成了以投资项目办理中心和工商综合办证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专业服务中心。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宁波市开始了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关键处理“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法,规范审批行为,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四个问题,使政府职能

2、切实转变到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经过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核准事项在第一轮改革基础上再削减40,保留的审批、核准事项降低到320左右。建成市、县、乡三级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关联度较高的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办证大厅,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她们的做法是: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管理经济社会中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宁波市把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调整部门权利和利益,剥离不属于政府职能的行政权利,影响公平和效率的行政行为,使政府工作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权于市场,发挥

3、市场机制的作用。宁波市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和集体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大宗物品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国有资产、公共资源的配置,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外,取消行政审批,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市场方法。除国家明确要求需政府定价和未形成市场竞争格局的商品、经营服务价格外,取消政府定价,由市场进行调整。还权于企业,把法律要求属于企业的自主权还给企业。宁波市对创办企业实施登记制。对工商注册登记事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要求前置审批的,一律不得前置审批;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前置审批事项,标准上实施通知承诺制管理,部分必需保留的前置审批实施并联审批。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包含生产经营决议权、产品劳务定价权

4、、物资采购权、资金支配权等13项权利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其它企业行为,取消行政审批。还权于投资者,激励民间投资和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投资主管部门对不是政府直接投资的建设项目,依据性质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激励投资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颁布的产业政策、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自主选择投资领域和投资方法,取消全部限制正当投资行为的地方要求和相关行政审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自行平衡资金和落实生产建设条件的,一律实施项目立案管理。还权于社会中介组织,发挥中介机构、自治组织的服务和自律功效。宁波市对经过规范、公正的中介机构自律能够处理的事项,如产品质量判定、房地产评定、环境评定、专业技术咨询、经纪业务、业

5、务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取消行政审批。把行业管理的通常性事务移交给行业协会等自律机构,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二、改革行政管理方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针对现行审批方法存在申报程序复杂、审批步骤繁琐、审批周期过长、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宁波市根据“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行政管理方法和制度创新,主动探索“一事一批制”、“并联审批制”、“立案监管制”等10项制度,建立了高效顺畅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一事一批制”。除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要求外,一个部门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项审批事项由一个部门负责。对两个以上部门为同一管理目标进行审批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统一

6、受理,其它部门的相关事项作为内部工作程序管理,在要求时限内提出反馈意见。实施“并联审批制”。对保留的前置审批事项,由两个以上部门为不一样管理目标进行审批的,明确直接收理部门负责受理,并抄告其它部门,其它部门帮助管理,在要求期限内同时进行审核并出具批件。第一轮审批制度改革中,将全市480多个平行审批或串联审批事项,合并成81个综合审批事项,其它审批事项改为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程序。实施“立案监管制”。就是对经过实施事后监督等其它行政管理方法能够处理的事项,当事人在要求期限内向行政管理部门立案后即可按相关要求自主实施详细行为。经过审批方法改革和制度创新,深入简化了审批工作,行政管理更为高效顺畅,部分

7、关键项目审批更为精简。第一轮审批制度改革中,房地产开发项目,从原来审批需经63个步骤、66枚印章、181天减为8个步骤、18枚印章、36天;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将部分审批改为立案,从原第2页来需盖75枚印章减为21枚,保留9个步骤,办理时限由15天减为5天;餐饮业工商注册登记,原有9个前置审批,现保留3个,并将全部前置审批改为政府部门的工作程序,办理时限由30天减为7天。三、建好服务窗口,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针对行政渎职、行政不作为和利用权力寻租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宁波市把抓好服务窗口建设作为推进政府本身改革,提升政府形象的主要载体,深入完善服务网络,构建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宁波市从19

8、99年起开始探索服务中心建设。2021年,在市级各部门和县、区建立专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市县两级综合服务中心。现在,全市已形成了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开发区、保税区、科技园和11个县、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乡镇和街道服务站的三级公共服务网络。这个服务网络,门类齐全,覆盖城镇,现有象山、余姚等地“大超市”型便民服务中心,也有户籍中心、车管中心、办税服务中心等“专卖店”型专业服务中心,还有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形式的“商场”型。这些行政服务中心负担全市二分之一以上的行政审批和相关行政服务职能。2021年成立的宁波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坚持“顺畅、便捷、透明、高效”的服务宗旨,采取“开放式结构、模块化组

9、织、法制化操作、一体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运作机制,已成为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的示范窗口。其关键做法:一是集中办公。把原来分散受理申请模式,改为服务办证大厅集中受理,对保留的经济社会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市属相关职能部门派员集中在中心设置窗口受理,实施“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好的服务。现在和市政府25个部门相关的240个行政审批、核准事项已纳入中心办证大厅集中办理。二是“三制”办理。实施窗口式服务制、代理服务制和委托办理制,采取一站式服务,即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办文方法,为申办对象提供“一条龙”服务。三是分类管理。将各窗口受理的事项按办理的难易程度,分

10、为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三类,每类采取不一样的管理措施。四是网络化办公。建立计算机局域网,并经过政府网和窗口部门的计算机联网,通畅了中心各窗口之间、中心和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实时传输。各窗口人员可充足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中心管委会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登录、查询、统计等功效,实现“中心”对各道工作步骤的监控。五是领导负责制。各部门坚持天天有一名领导在窗口带班,现场指导工作,强化综合审批,保持高效运转的工作状态。四、建立行政审批监督体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宁波市把建立有效的行政审批监督体系,作为从源头上、体制上消除腐败现象,加强廉政建设的根本方法。一是全方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在开展审批制度改革前,宁波市在和

11、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政府部门推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和政务公开两项制度。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中,在吸收推行两项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并全方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公创办事步骤,并作出明确承诺,为申办对象提供热情周到的咨询和服务指导。除包括国家保密法规明确要求不能公布的事项外,每一审批事项的设置、调整和取消,和审批条件、内容、时限、程序等全部按“依法公开、客观真实、方便群众、有利监督”的要求,采取政府公报、政府网站、公开栏、通知单、电子触摸屏、便民手册等多种形式公开,便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知情和监督。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实施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和收费标准“五公开”,避免了暗箱操作的

12、种种弊端。宁波市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中还试行了“重大政策公开咨询制”,凡出台审批方面的重大政策、改革方案和直接包括公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方法,经过媒体公布,事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二是不停完善监督体制。为确保审批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宁波市建立了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和执法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等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形成了一个比较有效的监督机制。市里出台了宁波市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制度,明确要求了市政府部门、部门责任人、行政审批行为人的审批责任,行政审批的监督投诉,违规审批、违纪审批、违法审批等过失行为的追究和处罚,从制度上规范审批行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定时察访服务窗口,了解中心运行情况,听取群众意

13、见,对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要求。实施窗口服务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审批行为进行视察监督。市纪委、监察局成立96178廉政投诉中心,成为政务监督的“直通车”。96178投诉中心结合监督和受理投诉情况,配合服务中心相继推出了“一口清”、“一纸清”、“办证反馈”、“一事一评”及审批制度改革专题效能监察等一系列改善方法,深入规范完善操作制度,消除了过去部分部门存在“卡、拿、要、等”现象,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消除矛盾的减压阀、投资环境的维护者、党风廉政的监督岗”。x版权全部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宁波市最近在总结完善两轮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应减则减”的标准,要求再次削减审批事项,深入提速办结时限;根据“能放则放”的标准,深入扩大区级经济管理权限,把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再创区域经济新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