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小实验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4845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压强小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气压强小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气压强小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气压强小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气压强小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压强小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压强小实验(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压强小实验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张勤昌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 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 细长颈玻璃瓶1个 水实验步骤:1. 将瓶子里加满水。2. 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3. 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 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4. 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 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如图1所

2、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 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 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 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 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 流动。、瓶吞鸡蛋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实验步骤:1 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2. 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

3、瓶中的水。3. 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 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如图2(1)所示)4. 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 (如图2 (2)(6)所示)5换用一个大一点的鸡蛋做一做,观察一下鸡蛋哪一端在下面时实验容易成功。实验现象:鸡蛋被瓶口吸住后,然后慢慢的挤入瓶中,落到瓶底。现象解释:玻璃瓶中加入热水后,过一段时间,瓶子的温度会升高。把热水从瓶中倒出 后,瓶子里的水蒸气会把瓶子里的空气排除去;鸡蛋放在瓶口上后,鸡蛋表面会与瓶口边缘 紧密的接触在一起,阻

4、挡了瓶子内外气体的交换;当瓶子冷却后,瓶子里的水蒸气凝结成了 水,瓶内的气压会降低,鸡蛋就会被瓶外的大气压力压进瓶子里。友情提示:1. 可以用毛巾垫着倒玻璃杯中的热水,以免让热水烫伤。2. 选用个头较小的鸡蛋实验时,鸡蛋进入瓶中用时较少,鸡蛋损伤也小。3. 剥鸡蛋硬壳皮时,要小心一些,不要使鸡蛋清破裂或脱落下来。三、压住筷子的报纸实验器材:卫生筷1双报纸1张实验步骤:1. 把卫生筷放置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使筷子粗端在桌面上,细端约三分之一的长度露 在桌外。(如图3 (a)所示)图 3b)2. 把报纸折叠成两层后平铺在桌面上,用手压报纸,把报纸与桌面间的空气尽量压出, 使报纸与筷子接触处的缝隙越小

5、越好,最后报纸展平并压实在桌面上。3. 用手掌或其它较硬的杆状物迅速击打卫生筷露在桌面的部分,卫生筷就会被折断。 (如图3 (b)所示)现象解释:报纸被压实在桌面上时,报纸上面整个面都与空气接触,而报纸下面只有一 部分与空气接触。当击打筷子时,筷子对报纸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会使筷子处的报纸突 然向上移动,报纸向上移动的越快,进入报纸下面的空气速度就会越大,而这时报纸上面的 空气几乎是不动的,这样报纸下面的气体压强就会比报纸上面的气体压强小,再加上报纸的 面积又比较大,所以报纸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很大的气体压力,这个压力会把筷子在桌面上的 部分牢牢的压在桌面上,当有外力击打筷子露在桌面外的部分时,

6、筷子就会断裂。友情提示:1.击打筷子时一定要快。注意不要让筷子上的毛刺扎伤手。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刘庆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 随高度变化的规律。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2. 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原理,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通过了

7、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教学重难点学生在前一章已学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由于气 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的压强也容易被人们忽视。大气压强更为抽象,虽然我 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却很难感受大气的存在,因此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 体验到大气压的存在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很难感受到,学生对 大气压的认识不深甚至不正确,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加深或纠正学生的认识。用 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 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以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和规范表达的能力。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教

8、学的难点,但不是重点。教学中,可 以采用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好本节知识, 有利于加深对已学的固体、液体压强知识的理解,还能加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难点:大气压的测量。三、教学策略本课的基本教学思想是一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大气压 确实存在;知道大气压以及大气压对生活的影响。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现象 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基本教学思路是一由 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后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通过对

9、实验的观察及幻灯片的展示, 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学生对大气压知识的了解。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只空杯、吸盘两个、饮料瓶、水、大小试管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新课教学(30分钟)老师演示:取一个饮料瓶,向里 面倒一些热水,稍后把热水全部 倒出去,迅速把瓶盖拧紧。让学 生观察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是谁把饮料 瓶压瘪的呢?演示:取两只试管,一只较细, 一只稍粗,较细的试管刚好能够 放进稍粗的试管里,并能在里面 自由移动。如图1,在稍粗的大 试管内装满水,把较细小试管慢 慢插入大试管中。手扶小试管, 将大试管倒置,放开手。你将看 到

10、什么现象?图1指出上述发生的不可思议的现 象,都与大气压强有关。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液体压强 是怎样产生的?思考: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 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大气是否受重力?大气是否具 有流动性?大气对浸入其中的 物体是否也有压强?观察并回答,瓶子变瘪 了,同时会听到“喀拉 喀拉”的声音。把瓶子压瘪的只能是 空气。观察并回答,大试管里 的水会从两试管间的 缝隙流出,同时看到小 试管不仅没有掉下来, 反而在大试管中上升。原理揭秘:装置倒置 后,大试管中的水由于 重力的作用,会流下 来,小试管上方的空间 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 大气压,小试管就在大 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

11、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 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 升。学生回答:液体受重力 作用且有流动性,因而 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 压强。大气与液体一 样,也受重力作用且有 流动性,因而对浸入其 中的物体有压强。抓住学生好 奇的心理特 点,用直观 的教学方 法,让学生 对生活中与 大气压有关 的现象产生 浓厚的兴 趣。指出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具 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 强,简称大气压。与液体压强一 样,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 强。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小实验:1. “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 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 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 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 手,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 想为什么?

12、2. “覆杯实验”:将玻璃杯装 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 向各个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 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 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 是什么原因?多媒体课件展一马德堡半球 实验。让学生感受大气压之大, 简单分析其中的道理:向外抽气 的目的是使球内部气体压强减 小,球外面的大气压把两个半球 紧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让球 内部进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 把半球分开。这有力证明了大气 压的存在。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演示: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 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离 开水面,下同),观察杯中水是 否充满?接着换用量筒和细长 玻璃管,重复上述过程。学生讨

13、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 象?是什么原因使水能随着容 器上升?如果容器足够长,水能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 现象,并回答问题。有意识地设 计实验,让 学生亲自参 与,进一步 拉近物理与 学生的距 离。经过讨论之后,使学生 认识到:水能随着容器 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大 气压大于管中的水压。 当管内水压等于外界 大气压时,管内水面就 不再上升充满整个管 子了。通过测量大气压 能托起液柱的最大咼托里拆利实 验的巧妙之 处在于利用 大气压托起 液体,通过 测量大气压 能托起液柱 的最大咼 度,间接地 测量大气压 的大小。为课堂小结(5分钟)否升高到任意高度?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测量大 气压的思路:可以利用液体压强

14、 间接测量大气压。但是由于水的 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长,所 以,人们就选择了密度大的液体 水银,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 利实验。投影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让学 生思考:开始时,水银为什么会 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如 何计算大气压的值?引导学生讨论: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 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 提、下压是否有关?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 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 下落回水银槽?学生阅读:气压计并了解其作 用。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液 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 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了解高压锅的道理。利用视频展示活

15、塞式抽水机的 工作过程和原理。度,可以间接地测量大 气压的大小。刚开始水银柱产生的 压强大于大气压,所以 水银会下降。当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 压时,水银会停止下 降。所以大气压就等于 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 强。学生讨论得出:因为P = ,液体压强与 水银柱的咼度有关,而 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 管的粗细、倾斜与否、 上提、下压无关。破洞后的玻璃管与水 银槽成了连通器,管内 的水银将向下落回水 银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 收获?在实验探究中又存在哪 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 题?学生可以个别回答,或 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基 础上进行学习小结。课外估测大气压实验两例了降低学生 认识的难 度,有必要 增加几个过 渡性的实 验。促进知识的 巩固掌握。提升学生的 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