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4782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0厚板模板支架计算书*酒店工程;工程建设地点:kkk;属于kkk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0天。本工程由hjkg投资建设,lhjl设计,;jnk地质勘察,hjl监理,组织施工;由kkk担任项目经理,kk担任技术负责人。一、综合说明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15.9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设计范围包括:楼板,长宽6m4m,厚0.25m。(一)模板支架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

2、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省地方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以下简称规程。3、建设部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本工程相关图纸,设计文件。5、国家、省有关模板支撑架设计、施工的其它规范、规程和文件。二、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15.9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5m,立杆纵距la取0.6m,横距lb取0.8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1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60mm,高80mm,布

3、设间距0.2m。(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本支撑架使用 483.2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严禁打孔;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按荷载规范和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规程,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扣件/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

4、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182/6=5.40104mm3;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1 =0.3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241 =6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11 =0.27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1 =1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1=2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1.35=(0.3+6+0.275)1.35=8.876kN/m; q1 =(x4+x5)1.4=

5、(1+2)1.4 =4.2kN/m;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1max = 0.08g1lc2+0.1q1lc2 = 0.088.8760.22+0.14.20.22=0.045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2max= -0.1g1lc2-0.117q1lc2= -0.18.8760.22-0.1174.20.22= -0.055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Mmax=0.055kNm;(2)底模抗弯强度验算取Max(M1max,M2max)进行底模

6、抗弯验算,即 =0.055106 /(5.40104)=1.022N/mm2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1.022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 fm =15N/mm2,满足要求。(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Q=0.6g1lc+0.617q1lc=0.68.8760.2+0.6174.20.2=1.583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31583.43/(2100018)=0.132N/mm2;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 =0.132N/mm2小于 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4N/mm2满足要求。(4)底模挠度验算模板弹性模量E=6000 N/mm2;模板惯性矩 I

7、=1000183/12=4.86105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0.041mm;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 =0.041mm小于挠度设计值v =Min(200/150,10)mm ,满足要求。(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0.2=0.06kN/m;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240.2=1.2kN/m;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10.2=0.055kN/m;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0.2=0.2

8、kN/m;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0.2=0.4kN/m;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2 =(x1+x2+x3)1.35=(0.06+1.2+0.055)1.35=1.775kN/m;q2 =(x4+x5)1.4=(0.2+0.4)1.4=0.84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 -0.1g2la2-0.117q2la2= -0.11.7750.62-0.1170.840.62=-0.099kNm;(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方木截面抵抗矩 W=bh2/6=60802/6=6.

9、4104 mm3; =0.1106/(6.4104)=1.551N/mm2;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 =1.551N/mm2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m =13N/mm2 ,满足要求。(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2la+0.617q2la=0.61.7750.6+0.6170.840.6=0.95kN;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 =0.297N/mm2;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 =0.297N/mm2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v=1.3N/mm2满足要求。(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方木弹性模量 E=9000 N/mm2;方木惯性矩 I=60803/12=2.5

10、6106 mm4;根据JGJ130200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0.521(x1+x2+x3)la4/(100EI)+0.192(x4+x5)la4/(100EI)=0.045 mm;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 =0.045mm 小于 挠度设计值v =Min(600/150,10)mm ,满足要求。(三)板底横向水平钢管的强度与刚度验算根据JGJ1302001,板底水平钢管按三跨连续梁验算,承受本身自重及上部方木小楞传来的双重荷载,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材料自重:0.035kN/m;方木所传集中荷载:取(二)

11、中方木内力计算的中间支座反力值,即p=1.1g2la+1.2q2la=1.11.7750.6+1.20.840.6=1.776kN;按叠加原理简化计算,钢管的内力和挠度为上述两荷载分别作用之和。(2)强度与刚度验算横向水平钢管计算简图、内力图、变形图如下: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中间支座的最大支座力 Rmax = 7.807 kN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 0.536106/4.73103=113.236 N/mm2;钢管的最大挠度 max = 0.961 mm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 N/m

12、m2;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13.236 N/mm2 小于 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 fm=205 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961小于最大允许挠度 v=min(800/150,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验算板底横向水平钢管的最大支座反力,即为扣件受到的最大滑移力,扣件连接方式采用双扣件,扣件抗滑力按下式验算 NRc N=7.807kN;双扣件抗滑移力N=7.807kN小于 Rc=12kN ,满足要求。(五)立杆稳定性验算 立杆计算简图1、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稳定性计算(1)立杆荷载。根据规程,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式计算: N = 1.35

13、NGK + 1.4NQK 其中NGK为模板及支架自重,显然,最底部立杆所受的轴压力最大。将其分成模板(通过顶部扣件)传来的荷载和下部钢管自重两部分,分别计算后相加而得。模板所传荷载就是顶部扣件的滑移力(或可调托座传力),根据3.1.4节,此值为F1=7.807kN。除此之外,根据规程条文说明4.2.1条,支架自重按模板支架高度乘以0.15kN/m取值。故支架自重部分荷载可取为F2=0.1515.9=2.385kN;立杆受压荷载总设计值为:Nut=F1+F21.35=7.807+2.3851.35=11.027kN;其中1.35为下部钢管、扣件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F1因为已经是设计值,不再乘分项系数。(2)立杆稳定性验算。按下式验算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按规程附录C采用; A -立杆的截面面积,取4.5102mm2; KH -高度调整系数,建筑物层高超过4m时,按规程5.3.4采用;计算长度l0按下式计算的结果取大值:l0=h+2a=1.5+20.1=1.7m;l0=kh=1.1671.2931.5=2.263m;式中:h-支架立杆的步距,取1.5m; a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取0.1m; -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