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45351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YGT-3标段 编号:006 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目 录1.适用范围22.作业准备22.1内业技术准备22.2外业技术准备23.技术要求34施工工艺与工艺流程35.施工要求45.1施工准备45.2主要施工方法46、劳动力组织67设备机具配置68.质量控制及检验78.1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78.2强夯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78.3检验与竣工验收88.4质量管理措施99.安全及环保9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站前三标段强夯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

2、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应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建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场地征地应完成,场地应平整。生活、生产房屋应修建完成,生活、办公设施应配齐,并能够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1) 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2) 测量放点;(3) 设备检测;(4) 平整场地,并测量垫层标高,同时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5) 夯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6)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7) 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

3、,测量锤顶高程;(8) 重复步骤(7),按设计规定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夯击;(9) 重复步骤(6)-(8),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0) 在达到规定时间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11) 标出第二遍夯点位置;(12) 重复步骤(6)-(8),完成第二遍全部夯点的施工;(13) 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进行满夯;(14) 在满足间隔时间后,用推土机进行平整,并测量标高;(15)在到规定间隔时间后, 现场进行压实度检测等试验;(16)提交竣工资料。4施工工艺与工艺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施工准备测量垫层铺设夯点布设夯机就位试夯强夯施工下道工序检验签证检验签证是是否否

4、强夯施工工艺框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1)场地必须坚实平整,能满足大型车辆行走的要求。(2)填料要求:采用粒径不大于80厘米的弱风化块碎石或粒径不大于120cm的强风化块碎石,石料的含泥量应小于15%,同时石料不得含有腐植土和植物根系,填料厚度1.31.7m,采用推土机推平。(3)填筑后场地平整要求:按10m10m方格网测量其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小于10cm。(4)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必须完善,降雨后应保证无积水。(5)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5.2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设备根据设计单击夯击能和场地条件,决定采用设备(1)夯锤:对于3000KN.M采用1号锤(重30吨,底

5、面直径:0.6,底面积1平方米。锤底静压力: 300kpa。)对于5000KN.M采用2号锤(重50吨,底面直径:0.6m,底面积 1平方米。锤底静压力:500kpa。)(2)夯机:采用50吨KH180(型号)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杆接长:对于5000KNM(和3000KN-M满夯): 22米; 提升高度: 对于5000KNM: 10米;对于3000KN-M:10米。施工过程中,夯机不挂架,以自动脱钩装置直接提升夯锤进行强夯施工,为防止臂杆在脱钩时后仰以及锤钩回弹撞击臂杆,必须在臂杆的锤钩敲击处,设置防护装置,以保护臂杆不受损害。2)、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量层面标高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

6、夯第一遍夯完验收后场地整平第二遍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第二遍夯完验收后场地整平1000KN-M满夯后整平 测量夯后标高地基检测强夯施工质量验收。3)、夯击施工路线与锤击方法开夯前应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夯机进出场顺序,并根据夯机性能和提高施工效率,夯机行走路线为两排夯点的中心线,夯机每就位一次以夯击两点为宜。锤击方法采取退着夯的施工顺序。对于整个场地遵循从低向高,从山体向谷地的施工顺序。(1)强夯法设计采用夯击能30005000KN.m,夯击遍数34遍,最后再以低能量满夯2遍。当路堤基底浅层采用强夯置换片石时,片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2)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

7、夯沉量关系权限确定,且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较大时不大于100mm;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捶困难。(3)击能点的位置、间距可根据试夯确定的夯击遍数确定。强夯范围应超出路基两侧坡脚外宽度为处理深度的1/22/3,且不小于3.0m。(4)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确定。(5)强夯施工前,必须检查强夯对施工场坪周围的建筑物工程是否有影响,如存在不良影响,必须采取隔震、防震措施,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6)当强夯施工附近存在桥涵等构筑物、复

8、合地基加固桩、岩溶注浆工程时,应先进行强夯施工后,方可进行相关构筑物及其他地基加固措施的施工。6、劳动力组织6.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配置下:暂定作业人数14人,其人力资源组成情况如下表:施工管理人员:4人 吊车司机:2人起重指挥人员:2人 施工工人:2人后 勤 人 员:4人特殊工种工人均持证上岗,施工工人均从事过此类工程的施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7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表序号机械名称型 号单位数量1履带式起重机日立50T台1201号夯锤50T台1302号夯锤30T台14经纬仪J2台25水准仪SD3台16电焊机台1

9、7履带式吊车 日立KH180型50T台184分钢丝绳根据需要M10009其它8.质量控制及检验8.1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夯点测放准确,放线误差不超过5cm,用白灰或小木桩定出夯点位置,不得遗漏。(2)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特殊情况。(施工记录见附表)(3)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4)夯锺中心偏移应控制在15厘米以内,施工中如发生偏锤应重新对点。(5)夯击过程中如出现歪锤,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坑底垫平后才能继续施工。(6)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的积水。(7)每遍点夯和满夯施工结束时,按20m20m方格网测量推平地面的高程。(8)夯点定位放线时,夯点中心线位移不得大于10cm

10、。(9)夯坑整平后场地标高测量按1010米方格网测层面标高,标高偏差应在10cm 。(10)施工中各施工参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11)施工中应对各施工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12)若发现因坑底倾斜造成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后重夯。(13)夯击出现异常情况或发现不良地质现象时,应暂停施工,待与设计监理单位协商后处理。8.2强夯过程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由于地基本身的不均匀和施工过程中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本地区降水量集中,因而在工程中遇到一些反常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弹簧土的处理产生的原因:由于地基表层土体的含水量高。由于夯击能过大,地基发生塑性剪切变形破坏。(3

11、)点夯后,遍与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够,孔隙水压力未消散。采取的措施:排水。在夯间打设竖向排水通道,加快土体的排水固结。翻晒,暂停夯击。(4)采取换土法,即将局部弹簧土挖除,利用混山石填筑的措施。B:由于垫层厚度过薄,第一遍夯坑过深,引起使第二遍点夯时产生土捣。采取的措施:(1)增加垫层厚度。(2)调整施工工艺。(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4)加强排水。C:有些夯点在达到规定的夯击次数后,最后两击仍达不到贯入度的要求,或在夯击过程中夯坑周围隆起量过大,夯点出现剪切、重塑变形破坏。采取的措施:将达不到要求的夯点,在平面图上标明,过一段时间以后推平,重新补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在坑内放置混山石或块石。(

12、3)改用底面积大的锤,调整锤击能量和夯击次数。D:夯锤无法按规定击数夯击,造成拔锤困难。采取的措施:(1)加强场内排水和降水。(2)调整夯锤底面积,采用锤底面积大,接地比压力小的夯锤。(3)调整强夯施工参数。8.3检验与竣工验收1)、原地基强夯检测项目强夯施工完毕后,应对强夯区沉降量和强夯区压实度及时予以检测。2)、检测方法、要求和频率根据设计要求,场地平均沉降量须达到50cm,采用水准仪法检测,夯前和夯后平均沉降量须大于50cm,按10m10m方格网面布设测点。夯后01m压实度指标达到93以上,采用灌水法检测,检测频率每2000m2测6处。平均沉降量和压实度检测表附后。3)、按设计要求和有关

13、规范规定进行施工自检,及时将自检结果报告监理单位验收。不合格者,查出原因后采取补夯或重夯等措施。4)、验收合格签字后,将竣工资料整理成册交甲方备案存档。8.4质量管理措施(1)严格按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组织施工。(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3)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分明。(4)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5)认真收集整理质量保证资料,作到及时准确齐全9.安全及环保1)、施工文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进行施工。2)、施工配合:施工期间服务并服从于业主现场管理代表、监理、设计师的监督、指挥,确保工程每一分区及

14、步骤必须经业主和监理验收签字认可后进入下一步工序,同时配合好所有进入现场施工的专业队伍,共同将本工程优质高速完成,达到业主满意要求。3)、安全工作要求:(1)工人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工地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工作活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及各项操作要求,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各类事故发生.(2)现场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工种、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检查、监督、安全工作.4)安全工作细则:(1)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安全日记.(2)机电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上岗证.(3)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加强班前修养,禁止“带病”作业.(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5)在地基施工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