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44451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净距隧道定义与分类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小净距隧道的理解偏差,导致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 工措施以及造价的偏差。因此,什么是小净距隧道、不同围岩、不同净距的小净 距隧道如何分类,不同类型的小净距如何处理,是目前工程师们想知道也是工程 建设必须明确的关键问题。对小净距隧道的认识,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施工力学的角度上去定义与认识。 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对分离式隧道水平净距在布线上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一般要求净距不小于表 1 限值。规范认为“小净距隧道是指隧道中间岩柱厚度小 于表 1 建议值的特殊隧道布置形式”。有的学者研究认为:小净距隧道中间岩柱的合理厚度是能保证小净距隧道施 工过程中岩柱的塑性区不

2、重叠,该中岩柱的厚度即为小净距隧道的合理净距。并 认为V级围岩的合理净距应大于0.75B,W级围岩的合理净距应大于0.50B,III 级围岩的合理净距应大于 0.30B。广义上可认为隧道净距小于表 1 限值时均为小净距隧道,但从相邻隧道的空间关系上看,小净距隧道又可分为错台、交叉 重叠及平行三种基本型式。面对目前突破表 1 净距限值的公路隧道工程越来越多,仅仅依靠这样一个标 准来认定小净距隧道,而不考虑隧道的空间关系、不同小净距隧道的净距大小、 施工方法以及爆破振动等因素的影响,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对小净距隧道如 何定义与分类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初步研究表明,隧道净距在 1.5B 以上

3、时,小净距隧道一般可采取施工控制 措施,而不需特殊加固设汁;而隧道净距在 1.5B 以下时,应根据不同的围岩和 净距,对小净距隧道分类处理。因此,小净距隧道设计首先应确定合理的净距, 其次是不同类别的小净距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通过计算发现(图 1 为中岩柱塑性区随净距的变化图),随着两隧道净距的减 小,中夹岩墙的塑性区范围明显增加,当净距较小时岩墙出现贯通的塑性区。当 隧道净距为 2m、3m 时,岩墙塑性区完全贯通;当两隧道净距增加至 12m 时, 岩墙塑性区与单洞开挖时接近。同时,塑性区的大小与隧道的埋深以及围岩的类 别有关。一般来讲,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塑性区加大;随着围岩类别降低,塑

4、性区增加。理论计算同时表明(图 2 为中岩柱竖向应力随隧道净距的变化图),随着两隧道净距的减小,岩墙中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均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净距的减小, 岩墙中的竖向应力急剧增加,应力分布向岩墙中部集中,表现为中部大,两边小; 随着净距的增加,应力大小明显减小而趋于单洞的情况,岩墙上应力分布趋于平 缓,表现为中部小,两边大。中夹岩墙的竖向应力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但是竖向应力集中系数却逐渐减小而趋于某一固定值。笔者认为,双洞中岩柱厚度小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时,可认为是广义上的小 净距隧道。小净距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净距、围岩级别等因素,采取分类设计和施 工措施。只有在双洞隧道中岩柱厚度较小,在后行洞施工时会危及到中岩柱稳定 情况下,才对中岩柱和隧道衬砌结构采取加强和加固措施。这样的中岩柱确定的 双洞小净距隧道认为是力学行为上需要处理的小净距隧道。分竈孔也立取:百呵益小净题II111VI1邮1 r;i1 一V-2.531-4.( I 严亠X(J ()fj 那R1;I胡t 沖超杵恤團汁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