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43913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案]铁路行车组织设计说明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设计题目: 车站作业方案 院 系: 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21年12月19日 一、 课程设计内容1 班方案设计内容1) 列车到达方案。各方向到达列车的车次、到达时分及编组内容。2) 列车出发方案。各方向出发列车的车次、出发时分、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等。3) 装车、卸车和排空方案。本班应完成的装车数、卸车数、按方向和分车种的排空车数,以及取送调车的轮廓安排等。4) 班工作指标。中转平均停留时间、一次货物作业平均停留时间和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率等。5) 重点任务和上级指示2 阶段方案内容1) 到达列车的车次、

2、到达时分、占用股道、编组内容和解体起讫时间2) 出发列车的车次、出发时分、占用股道、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编组起讫时间3) 各货物作业地点装卸车的取送时间、取送辆数及挂运车次4) 其他有关事项二、 课程设计要求1 确定出发列车车流来源1) 出发列车车流来源w 在调车场集结w 在到达场待解w 在货场待取w 方案期间陆续到达车站及装卸完毕的车辆是否发出看该车的接续时间2) 确定出发列车编组内容w 优先编挂时机较少去向的车流w 综合考虑前后出发列车编挂的车流内容3) 车次规定8050x 始发直达列车2100x 直通列车3000x 区段列车3300x 区段列车4100x 4102x 摘挂列车4400x

3、区段小运转列车2 编制装车方案w 本班安排装车26w 装车完毕车辆中,5辆未在本班运走3 推算货车停留时间指标w 按中转车,货物作业车分别推算w 填入上班结存车数,计算本班12小时累计的到达车数、出发车数和停留车小时w 按公式1-6-3,1-6-4计算中时、停时4 编制阶段方案技术作业图表1) 组成局部格式w 列车到发栏2个方向w 编组内容栏w 到发场栏5股道w 驼峰与牵出线栏3处w 调机栏2台w 调车场栏7股道w 货场、专用线栏3处2) 技术作业图表填绘a) 本班开始时填绘 早6:00w 到达列车运行线及编组内容w 早6点站存车分地点w 调机动态解体33015次,编组33002次b) 按时间

4、顺序填绘w 列车运行线及编组内容w 到发线占用w 调车场线路存车增加车列解体与取车w 调车场线路存车减少车列编组与送车、加圈注明w 调机作业动态车列解编、取送车作业、辅助生产时间、等待时间w 货物作业地点专用线的停留车动态减少用加圈的方式注明注:技术作业图表填绘时,图例按模板,转场时间包括在接体、编组时间内 三、 阶段性进度安排1 学习教材车站作业方案相关内容3周2 了解课程设计要求与资料3周3 编制k站班方案6:0018:001周4 编制k站阶段方案6:0018:004周5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周四、 各局部设计内容考虑一班方案编制阶段1 依据列车到达和出发时刻表,编制各次出发列车的编组内容

5、和车流来源2 对照车辆到达时间和接续时间限制,先将没有代替方案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编入。对于可以有所选择的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确保完成排空车任务,优先安排中转车辆出发。3 保证完成分局调度所下达的卸车、装车任务4 注意需要卸车后装车运走的车辆的送车、取车时间节点。5 根据列车到发方案及装卸车方案计算该班应完成的中、停时指标二阶段方案编制阶段1) 确定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按照调车场车流的集结,合理编制出发列车的车流来源尽可能详细。兼顾取送车的安排,确保所需要的车辆准确无误。2) 调车机车运用方案a) 牵出线机车。牵出线机车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完成车列解体和编组工作。w 1调西牵负责解体,接替顺序要适应

6、牵出线机车编组车列的需要。w 2调东牵负责编组,摘挂列车编组所需时间较长,为保证车流接续准确,须在调机空闲时安排预编后续将要开走的车列。b) 专用线货场取送调车机车。1调西牵,2调东牵兼取送车。优先安排送去接续时间紧迫的车辆,取回急需的车辆。 3) 到发线运用方案a) 紧凑使用到发线。安排到发列车占用到发线时,要充分利用每一条线路的能力,尽量减少空费时间,但是也要考虑列检组的工作繁忙程度。b) 减少交叉干扰。编制到发线运用方案时,应当根据到发场咽喉布置情况,分析列车到发时间以及有关的编组或解体作业时间,合理安排各次列车占用到发线方案,以防止列车到发与调车作业进路的交叉干扰。五、 遇到问题及解决

7、方法1 班方案编制时,摘挂列车未满轴,造成运能浪费。改变出发列车编组内容,调整车流来源,尽可能使全部运能得到应用。2 根据班方案绘制技术作业图表时发现有些方案在具体安排上实现不了。因为编制班方案时只是简单地按车辆接续时间来选择出发列车所需的车流,但在具体编制时还会有许多附加的时间,如吃饭,站整,交接班时间等,这样一来许多车列的解体和取送车时间就会有所延后,导致不能准时进入调车场集结编组。做出调整,从其开始编组前能解体的待解车列和能取回的待取车辆中选择车流来源。3 编制班方案时到发场配备2组列检组,即到发线上最多允许2列车同时作业。但具体编制时同时间有超过2列车在到发场。当超过2列车同一时间在到

8、发场时,根据情况仅安排2列车作业,其余等待4在考虑进路交叉干扰时,刚开始只考虑了东牵车列编组与向东专取送车辆两项作业的交叉干扰,而忽略了其它不能同时的作业间的干扰。应考虑接发列车、解编列车以及取送货车三项作业中的任意两项,占用进路在空间和时间上相同的交叉干扰,具体有:东牵上车列编组与B方向列车的到发;西牵上车列解体与D方向列车的到发;东牵上车列编组与向东专取送车。5在编组或解体的过程中能否有等待时间。因为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编组特别繁忙,在疏解进路交叉时,没有多余的时间将编组时间整个进行移动,所以想知道是不是可以在编组或解体的过程中插入等待时间,向老师询问后得知在现实状况下是可能发生这种情况的。

9、最后做出了调整,仍然能够实现车流接续和作业完整。6疏解33002到达列车与30002出发、30001到达进路交叉时,需要把33001的编组时间前移,这样就导致了2调来不及将编组33001需要的本站作业车从东专取出。因为该时间段作业极其繁忙,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疏解,所以只能改由1调向东专取车,编入33103次列车。六、 货车停留时间指标推算过程1计算上班结存的中转车和作业车2分别计算出各小时内中转车和作业车的到发车数,并推算每小时内结存车数3到发车数及停留车小时分类加总。计算出本班中转车共到达649辆,共发出800辆,总停留2774车小时;本班作业车共到达32辆,共发出90辆,总停留695车小时;

10、本班方案装车26车,卸车42车。4由公式 t中 2N t中(N到中N发中) t停 N t货(U装U卸) 求得本班方案中时为3.13小时,方案停时为。七、 设计内容的质量检查及自我评价设计内容根本符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具体说明如下:1. 本班安排装车26辆,除有6辆车未安排发出外依照任务书中装车方案表要求,即货场往B方向去的3辆棚车,空车来源为30001次、30005次和41001次各1辆,往D方向去的3辆棚车,空车来源为41022次1辆在货场卸车、30001次2辆在西专卸车,其他装车完毕车辆都顺利发出。在下一班中,应优先安排以上车辆出发。因此,任务书中装车作业方案还可以进行优化,以压缩停时。

11、2. 按中转车,货物作业车分别推算出本班方案中时为,方案停时为。分析停时较大原因:出发车辆编组内容优先安排了中转车辆出发;为尽量减少取送车次数,造成货物作业车取车较晚。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得停时较大。3. 技术作业图表绘制符合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由列车到发栏2个方向、编组内容栏、到发场栏5股道、驼峰及牵出线栏3处、调车场栏7股道、货场及专用线栏3处、调机栏2台共七局部组成。栏、列尺寸照模板。底图为绿色,到解列车与车列解体为红色,编发列车与车列编组为品红,其余为蓝色。4. 接发列车、解编列车以及取送货车三项作业占用进路的交叉干扰根本疏解。但因为本班开始一段时间内作业特别繁忙,在疏解某些进路交叉干扰时

12、不得不需要列车在解体或编组过程间中断作业,进行等待。如33102次列车到达因列检组繁忙,需在到发场等待20分钟后,开始解体。5. 合理安排交接班、站整及吃饭时间。由于时间冲突,使得解体作业推迟、编组作业提前。如33001和33003提前编组,而33002推迟解体。八、 课程设计体会在反反复复、修修改改之后,车站作业方案终于编制完毕。期间,老师的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解开了一个个疑惑,与同学们的讨论也帮助我纠正了一处处错误,整个编制过程中,我受益良多。起初着手编制班方案时,对方案编制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没有全局观念。安排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和车流来源时,仅仅考虑了车流的接续时间和取送车的方便,忽略了不

13、同方案对停时和中时的影响,老师设计课答疑后,我才知道必须要压缩中时和停时,又通过不断地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分析出了其中原因,重新设计了班方案,尽早安排货物作业车出发,以压缩停时。之后阶段方案的设计又遇到了更多的问题, 比方到达与出发列车的进路交叉,机车解体编组与取送车的冲突,卸车后再装车的车辆接续时间问题,都是在老师辅导和同学讨论后,不断修改和改良,才终于得到顺利解决。虽然这次课程设计时间跨度大,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错误,走了不少弯路,但我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并且收获颇丰。方案编制的很多内容,不能仅仅等着老师来讲解,而是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不断动脑筋,自己尝

14、试、体会和总结,才能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书本上的知识点已经掌握了,但到了使用在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学到更多的有用的知识。在不断的犯错与改正中,获得锻炼和提高。通常情况下,运用单个的知识点就能够解决相应的问题,但这次课程设计,是多方面知识点的会聚,所以我又学到了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整合、协调各个要素,运用相关的不同知识点,在多个约束下,求得较优的解法。此次课程设计,也让我更加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有自己多思考,才能在思考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再经过反复的修正,不断的改良,真正实现所学知识的应用,并且使问题得到较优地解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更加注重实践,多动手,多思考,让所学的知识更加稳固,也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根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