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744357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进阶提分秘诀 专题01 生活与消费(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1 生活与消费一 分析考情心中有数近三年选择题考点分布情况2018年2017年2016年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信用卡、支票、汇率(1卷12题)劳动价值论(3卷12题)使用价值,替代品(1卷13题)汇率变动的影响(3卷12题)货币的职能(1卷15题)通货紧缩(2卷13题)价格与供给需求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卷14题)价格与供给需求(2卷12题)互补品替代品(1卷12题)互补品(2卷12题)劳动价值论(3卷13题)价格与供给需求(1卷12题)互补品替代品(1卷14题)价格与供给需求(2卷12题)价格与供给需求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

2、费观-(3卷13题)消费心理1从表中可以看出,近三年全国卷经济试题共36题,生活与消费单元共有15题,占比15/36,达到42%。考点主要集中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影响,货币发行规律。劳动价值论是高考冷点,去年今年连续考,可能成为常考点。本单元还涉及考点有消费心理,货币职能等。近三年主观题考点分布情况2018年2017年2016年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2卷38题)单独考,玉米价格变动的影响(3卷38题)组合考,智能停车涉及价格与供给需求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1卷38题) 组合考,马拉松热涉及消费结构升级-(2卷38题)组合考,新能源车涉及绿色消费观2 近三年全国卷经济主观

3、题共12题,涉及生活与消费单元共有4题,占比4/12,达到30%。17年2卷单独考,考点为价格变动的影响;18年1卷,16年2,3卷采取组合考形式。18年1卷考点是消费结构升级,16年考点涉及价格与供给需求关系,绿色消费观。单独考就是只涉及一个考点,组合考就是涉及几个考点。3 从近三年全国卷的考题中可以看出,生活与消费单元在高考经济试题中比重是非常大的,占比(15+4)/(36+12),即19/48,达到40%,复习中应该特别重视。4 关于计算题。全国卷中,2013年使用新版教材,出现曲线试题后,就逐渐淡化计算题了。地方试卷中偶尔出现,如14年天津卷中选择题,18年江苏卷主观题中,所以复习中不

4、应该忽视。但是从这些考试题中,可以看出难度都不大,所以可以降低计算题训练难度。二 重点考点口诀过关(一)价格变动的影响格变动的影响,考试大纲规定有两个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教材第二课讲述多变的价格,其中第二框讲价格变动的影响。1需求法则:一般说来,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某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用曲线图表示,如图1。2供给法则:商品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就会压缩生产规模;反之,则扩大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与供给量成正比。图示如图2。3 均衡价格: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均衡价格。如图3的E点。4 点移动与线移动。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引起

5、的供应或需求数量的变化,叫做点移动。如图1图2.如果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引起商品供给量或需求量的变化,叫用线移动,如图5图6。5需求弹性法则:生活必需品如食盐、大米等,他们价格变化对需求影响很小,我们称之为需求弹性小,用曲线来表示,线条陡直,记忆口诀为小必陡,图7中曲线D2;,相反,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曲线平缓,记忆口诀为高大缓,图7中曲线D1。6替代品法则:替代品同方向,简称替代同向。甲乙是替代品,甲的价格上升,甲的需求量降低,引起乙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同向。7 互补品法则:互补品反方向,简称互补反向。甲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上升,甲的需求量降低,引起乙的需求量降低,所以是反向。 特别提

6、示:商品替代关系,互补关系的分析,逻辑起点必须是价格,逻辑终点必须是需求量。否则会得出错误结论。互补替代关系口诀合起来更好记忆:反补正替。如何用曲线图来表示相关商品的关系,以前出现了很多的表示方法,争论没有统一。17年全国1卷,18年全国2卷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方法:甲的价格变化,在题目中用文字描述,相关商品乙或者丙的价格以及需求的变化用曲线图来表示。例1(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第12题)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所示。这表明甲与乙是互补品 甲与乙是替代品甲与丙是替代品 甲与丙是互补品乙与丙是替代品 乙与丙是互补品A. B. C. D. 【答案】A【解

7、析】首先背住相关商品变化口诀:替代品同方向,互补品反方向。再看材料信息,说的是甲商品的价格上升,乙丙的需求量的变化。乙商品需求量变小,与甲的价格上升是反方向的,因此是甲与乙互补品关系;丙的需求量是增加,与甲的价格上升是同方向的,所以甲和丙是替代品关系。因此选A。特别提示:六选2的组合方式是第一次出现,应该注意。例2 (2017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第12题)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答案】C例3 从市场供求看,目前我国食盐年度需求量平均为1 000万吨左右,但食盐定点企业产量就已超过4 000万吨。从运营成本看,按政府定价,食盐

8、出厂价每吨约为450-590元,而由盐业公司给出的批发价在每吨2 500元左右。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我国将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准确反映价格放开后食盐供求变化的图示是 A B C D【答案】A【解析】此题难点在于分清图的区别。图曲线陡,小必陡口诀出来了,可以判断它是生活必须品,图曲线平缓,高大缓口诀出来了,可以判断它是高档耐用品。食盐属于生活必需品,因此入选;根据材料信息,食盐供大于求,价格走低,是点移动,不是线移动,入选。故选A。 例4 (2018年江苏卷第10题)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年,我

9、国至少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A、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答案】A(二)关于汇率变化的影响汇率变化与货币币值的关系为正比。外汇汇率升高,也就是外汇兑换本币的数量更多,外币升值。本币汇率升高,就是本币兑换外币的数量更多,本币升值。同一货币,货币数字与其含金量成反比,即数字越大,单位价值量越小,含金量越低。比如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变为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人民币数字变大,人民币含金量减少,人民币贬值。币值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升进贬出。本币升值,能够换

10、取更多的外币,从国外买回更多的商品,所以本币升值有利于商品进口;本币贬值,外币升值,本国商品出口到国外,用外币表示本国商品的价格会降低,竞争力增强,所以有利于出口。背住这个口诀,其他情况类推即可。币值变化对投资影响:升投贬引。本币升值,换取外币数量更多,减少投资资金,提高利润率,所以有利于对外投资;本币贬值,外商用外汇换取的本币更多,有利于引进外资。其他情况类推。币值变化对外债影响:升还贬收。本币升值后,可以换取更多的外汇去还债;本币贬值后,收回外债,可以换取更多的本币。记住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判断汇率试题。例1(2017年全国2卷第13题)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

11、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答案】D提示:口诀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作出判断。如果仅用逻辑推导得出结论,考生心里不踏实。如果将口诀运用与逻辑推导相结合,那么考生做题后心里就踏实有底了。(三)关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分散于教材第一课第

12、二课之中,主要内容包括:1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终结。5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价值论重点理解十对关系。典型例题分析:(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第12题)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表1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缩短降低增加不变缩短降低增加增加不变增加降低不变

13、不变降低增加增加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四)关于计算题2013年使用新版教材,出现了曲线试题后,计算题逐渐被淡化,全国卷中没有再考了,地方试卷偶尔出现。在计算题的复习中,不用过多精力,适当降低难度。做好计算题,口诀是上升加法,下降减法,正比乘法,反比除法。1、上升用加法例1 2015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6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为A 减少11.8% B 增加11.8% C 减少16.2% D 增加16.2%【答案】B特别提醒:很多学生会计算为

14、14%3%5%=8.4%,结果发现没有答案可选。该种算法错在哪里呢?没有考虑基数。上涨或下降的幅度用%来表示,其含义是在原来基数上的变动幅度。因此在计算时候要把基数带进来进行计算,一般设定基数为1,表示100%。2、下降用减法例2 假设2015年某国生产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6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 12元 B 12.5元 C 18元 D 18.75元 【答案】B【解析】 单位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社会劳动生产率上升用加法。2013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后,M商品的单价为15(1+50%)=10元。 经济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支付的货币数量与货币自身的价值成反比,用除法;货币价值下降用减法。2013年在该国货币价值下降20%后,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为10(1-20%)=12.5元。正确答案选B。3、正比用乘法例3 按照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A 少141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