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4432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推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治疗子宫畸形不孕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有些女性朋友总是不怀孕,经查是由于子宫畸形造成的。那么,子宫畸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子宫畸形为什么会导致不孕呢?下面我们请保定不孕不育专家来具体讲讲。首先,什么是子宫畸形子宫畸形,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而形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下面给大家详解一下子宫畸形的原因是什么?子宫畸形为何会导致女性不孕?子宫畸形的治疗方法等等。第一,子宫畸形的7个原因子宫畸形的原因1、单角子宫:为两侧副中肾管中有一侧发育完全,另一侧发育不完全或未穿通。可为残角子宫

2、,即只有子宫腔而没有子宫口。子宫畸形的原因2、双子宫:多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未会合所致。子宫畸形的原因3、双角子宫:是由于副中肾管的尾端已大部融合,纵隔已退化,形成单宫颈、单阴道,子宫底部会合不全,子宫外形呈双角形,故称双角子宫或鞍状子宫。子宫畸形的原因4、子宫发育不良:又叫幼稚子宫。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短时间内即停止发育所致。子宫颈相对较长,子宫颈外口小,子宫较正常为小。常有不孕、月经过少或月经不调等。子宫畸形的原因5、纵隔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已全部会合,但纵隔未退化。子宫外形正常,官腔被隔成两部分。假如纵隔未全退化,则形成不全纵隔子宫。如纵隔延伸至阴道,则可同时形

3、成阴道纵隔。子宫畸形的原因6、先天性无子宫: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中段未发育,因而未能会合成为子宫。病人常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故第二性征不受影响。子宫畸形的原因7、始基子宫:又叫痕迹子宫。这是由于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而成。这种子宫很小,仅13厘米长,由于没有内膜,故无月经,多合并无阴道。第二,子宫畸形导致女性不孕原因保定不孕不育专家讲,子宫畸形是否影响女性怀孕,需视畸形的种类和程度而定。这种子宫性不孕的病人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但也有一些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和月经不调,如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痛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还有一些表现为生殖器和乳房发育不良,如性幼稚型、乳房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

4、、卵巢功能低下、不排卵等。有一些患者即使能受孕,也因宫腔不能随之扩大,易发生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盘位置异常或死胎等。如何治疗子宫畸形1)子宫畸形修复手术的最常见和效果最好的适应证,是对称型双角子宫。凡反复流产的这类病人均宜及早施术。把两个分开的子宫角,从一侧宫角至对侧宫角作一横切口,对半切开肌壁,将左右两侧切口面对缝一起。术后分娩活婴者可达6085%。残角子宫内有积血引起临床症状时,可切除残角。子宫畸形经手术治疗后妊娠者,应注意避免流产,并应严密观察,以防止子宫自发破裂。分娩时根据胎位及产程进展等情况,选择分娩方式。由于子宫体切口疤痕大小数倍于原剖宫产切口,因而要大大放宽剖宫产指征。应注意

5、防止产后流血和产褥感染。阴道分娩时要警惕胎盘滞留。2)自宫腔镜问世以后,子宫纵隔即在腹腔镜监护下,通过宫腔镜予以切除。术时将腹腔镜光源弄暗,使助手能观察到从宫底透出的宫腔镜光源,以指导手术进行。术者先通过宫腔镜观察宫腔及纵隔外形,然后从纵隔的最低点中线开始锐性分离,直至见到子宫输卵管锥形部。切缘一定要维持中线水平,不能靠后以免穿孔。当纵隔分离完毕时,于宫颈内口即可见到匀称的宫腔全貌。为了解纵隔切开宽度是否足够,可在术中关闭腹腔镜光源,注意宫腔镜的光从一侧宫角到另一侧宫角中间是否有中断现象。术后用两个周期的雌、孕激素治疗。停药后行子宫造影,估价手术结果和宫腔形态。此种方法较腹式子宫整形手术简单,术后病率低,无宫腔粘连,不需置入宫内节育器。激素治疗两周期后即可怀孕,妊娠结局好,且剖宫产率低,是目前治疗子宫纵隔的首选方法。后又有人提出用CO2作膨宫介质,视野比液体介质大,清晰度比液体好,并在术中于宫颈旁(侧穹窿进针)注射垂体素(20单位垂体后叶素加入50ml盐水中,每侧注射68ml)减少出血,扩大了宫腔镜手术范围。但子宫小者不适宜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