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442702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保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保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保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保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保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教育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资源与环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体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国的资源国情是本课重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本课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我国资源国情资料,思考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危害。 学生:查阅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地球一一她是孕育世上所有生命的母亲;她是保护这些生命得以成长的本源;她蕴藏着一切现代文明;她象征着我们最本质的财富。地

2、球一一她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希望,是我们世代延续的生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结:要善待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二、教育活动 活动一:“世界地球日”的来历 板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知道“世界地球日”的来历吗?你了解现在地球的处境吗?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

3、创造美好家园;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板书: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板书: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

4、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板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5、 小结: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

6、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地球上的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人类是离不开水的; 2、从实例中感受到水的珍贵,自觉保护水资源,自觉地节约用水; 3、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仪)这是什么?当你面对地球仪,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颜色是什么?地图上的蓝色代表什么? 2、是呀,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都被水所覆盖。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也

7、是美的使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美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什么?(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水资源”) 3、看到这些景象有何感受? 4、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给我们带来的?水。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的绚丽多姿,给我们带来欢乐和享受。那你知道在大自然中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板书:地球上的水)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学生讨论(板书) 2、如果把地球上的水分类,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 3、地球上水的分布是多么的广泛,地球是一个大水球,有那么多的水,这些水是否都能利用呢?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你们知道咸水和淡水各占地球上水总量的多少吗?在你们收集的资料中能找到答案吗? 2

8、、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各部分占总水量的比率。 3、来看一段录像(“珍贵的水资源”) 4、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体验一下淡水资源的珍贵。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有何感受? 6、再看一些缺水地区的图片,感受水的珍贵。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就这一点点可以利用的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 2、汇报一下你所了解的我们周围的水污染情况(学生汇报展示照片) 3、我们再来看一组录像,看看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播放“水污染的录像”) 4、看后你有什么想法?我们能为治理水污染做些

9、什么? 五、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1、我们生活的环境好像还不缺水,所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浪费水的现象 2、生活中洗手打肥皂的时候,有些人不关水龙头,让自来水白白的流走了,我们来统计一下洗一次手流走多少水,洗一次手大约20秒,我们用雪碧瓶来收集 。 3、做体验活动。 4、说一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节约用水及节水标志(谁知道节水标志的意义的) 5、请各小组汇报课前调查的家庭、学校、社会上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6、我们应该怎样做?做为地球的小公民,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请你写出节水方案 7、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看哪个小组能根据浪费水的现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案来。 六、小结 1、要是有一天,地球上的

10、水被耗尽,那将会怎样? (没有生命) 2、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课件出示文字。 垃 圾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

11、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这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 180000千克 180吨 月 5400000千克 5400吨 年 65700000千克 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

12、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说一说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