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40856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871统计基础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计学基础项目1基础学问第I讲统计的基本问题统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国力学派:又称记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首先运用了“统计学”这个名词。(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2.政治算术学派:起源于17世纪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著的政治算术,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3.数理统计学派:产生于19世纪比利时,主要代表人物凯特勒,他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形成了数理统计学。统计的含义?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种含义,1.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2.统计资料:即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

2、成果,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和变更过程的数字资料,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也是国家制定政策、支配和实行科学管理的数字资料。3.统计学:是探讨统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方法论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阅历和相关理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4.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统计学来源于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阅历的理论概括,又用理论和方法指导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不断提高。随着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统计学不断地充溢和提高,二者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由于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联系紧密,所以习惯上把这三者统称为统计。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历经三百多年的发展,现

3、在己经成为一门横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第2讲统计学的探讨对象和探讨方法1.统计学的探讨对象是统计探讨所要相识的客体。探讨对象为大量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2.就性质来说,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方法论学科。3.统计学探讨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和具体性。4.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5.统计学的探讨方法:大量视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动态数列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相关分析等。(其中大量视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贯穿统计探讨的全过程,是统计探讨的基本方法

4、。6.大量视察法:是对所探讨的经济现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或足够量的单位进行调查探讨,以相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更的规律性的一种统计探讨方法。7.统计分组法:将总体各单位依据某种标记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这种统计探讨方法就是统计分组法。8.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指标,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来反映总体一般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讲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就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的某一现象的全部数据的集合。2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个别单位,它是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也是各项调查项目的干脆担当者。3 .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4 .同质

5、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必需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5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总体单位必需是大量的。6 .差异性:是指同一总体中的总体单位除了保持同质性外,在其他许多方面必需存在差异。7 .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8 .有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9 .无限总体:是指统计总体中总体瓣数量是无限的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数不胜数的。10 .品质标记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数量标记表现是用数值来表示的。IL标记的分类:(1)标记依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记和数量标记。(2)标记依据在不同的总体单位之间是否有变更,可分为不变标记和可变标记。12 .变量的分类:(1)变量按其变动

6、规律可分为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定性变量:变量的变更呈现确定的规律性,在确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预知的变量称为定性变量,也称确定性变量。随机变量:变量的变动没有确定的规律,人们不能预知其变动结果。(2)变量按其数值特征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连续变量:数值特征呈现连续状态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数值特征呈现离散状态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13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完整的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所属时间、指标所属空间范畴和环境条件等四个要素)14 .统计指标的类型:(1)统计指标按其反映对象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7、。(2)统计指标按其计算形式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15 .统计指标和标记的区分和联系:区分:(1)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而标记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统计指标都必需可量,而标记未必都可量,例如品质标记就不行量。联系:(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记值进行干脆汇总或间接计算分析而来的。(2)统计指标和数量标记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项目2统计调查第I讲统计调查概述1 .统计调查:是依据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收集被探讨对象的各个标记值的过程。2 .统计调查的要求:精确性、刚好性、完整性、系统性。3 .统计调查的种类:(1)统计调查按组

8、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特地调查(2)统计调查按探讨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杳(3)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非连续调查(4)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分为干脆调查、凭证调查、采访调查、问卷调查。(5)此外,也有人依据调查工作时间的周期长短,交统计调查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是批调查周期在一年以内的调查,间隔超过一年的为一次性调查。)4 .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5 .统计报表: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自下而上逐级定期供应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方式方法。6 .普查是特地组织的不

9、连续性全面调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属于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7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视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的一种非全面调查。8 .抽样调查的特点:(1)既是非全面调查,又要达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相识。(2)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3)抽样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精确性、灵敏性等特点。9 .抽样调查的作有:(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2)可以用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3)可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和限制。(4)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10 .重点调查:是特地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对所要调查

10、的全部单位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11 .典型调查:有意识的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借以相识事物发展的规律。12 .典型调查的选典方法:(1)解剖麻雀法(2)划类选典法(3)抓两头法13 .典选调查的特点:(1)深化细致的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状况(2)调查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出来的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它更多地取决于调查者主观推断和决策。第2讲统计调查的方案设计1.一个完整的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和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支配第3讲统计

11、调查的方法1 .统计调查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视察法、询问调查法、试验法、报告法、网上调查法等。2 .视察法:又称干脆视察法,是由调查人员到现场亲自对调查对象进行视察、计量、登记,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3 .询问调查法:又称干脆调查法,是调查人员以询问为手段,从调查对象的回答中获得信息资料的一种方法,(它是市场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4 .试验法:是指通过某种实践活动的验证法去收集有关资料的调查方法。5 .报告法:是由调查单位依据各种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依据统一的表格及填报要求,刚好向有关单位供应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6 .网上调查法:是一种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介的调查方式。(是最流行的)第4讲

12、调查问卷的设计1 .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统计调查的重要工具,是一种以书面形式记载和反映被调查对象的反映和看法,从而获得所需资料和信息的表式。2 .问卷设计:是依据调研目标和所需资料内容,依据确定的格式将调查问题有序排列,形成调查表的活动过程。3 .问卷的基本结构:前言、主体、编码、结束语等。4 .问卷设计的程序:(1)确定调研目的、来源和局限阶段(2)分析样本特征,确定问卷类型阶段(3)确定数据收集方法阶段(4)确定问题回答形式阶段(5)确定问题的措辞阶段(6)确定问卷的流程和编排阶段(7)确定问卷和编排阶段(8)获得各方面的认可阶段(9)预先测试和修订阶段(IO)准备最终的问卷阶段(

13、三)具体实施阶段5 .问卷设计要留意的问题:(1)文字要表达精确。(2)问卷要避开运用引导性的语句。(3)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开对填卷人生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合作(4)问卷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5)问题设计排列要科学(6)运用统一的参考架构(7)有利于数据的处理。项目3统计整理第I讲统计整理概述1 .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运用之条理化、系统化,氢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统计工作的这一过程。2 .统计整理的内容:(1)依据探讨任务的要求,选择应整理的指标,并依据分析的须要确定具体的分组。(2)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3)通

14、过统计表描述汇总的结果。3 .统计整理的步骤:(1)设计整理方案(2)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3)进行科学的分组(4)统计汇总(5)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第2讲统计分组1 .统计分组:是依据探讨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将统计总体依据确定的标记划分为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2 .从统计分组的性质来看,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总体而言是“分”,而对于总体单位而言是“合”。3.统计分组的作用:(1)可以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2)可以探讨总体内部结构(3)可以提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4 .统计分组的类型:(1)依据分组标记的多少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接受简洁分组,也可以接受复合

15、分组。(简洁分组:是对总体按一个标记进行分组;只反映现象在某一特征方面的差异状况。复合分组:是指对总体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记进行层叠分组。)(2)依据分组标记的性质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标记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记分组。(品质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记作为分组标记进行分组;数量分组:也称变量分组,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记作为分组标记进行分组。)5 .数量分组中常的几个概念:(1)全距:也叫极差,是变量数列中全部变量变动的最大范围,常用R表示(全距(R)=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2)组限:是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界限,是组与组之间的分界点。(3)闭口组和开口组(4)组距(5)组

16、中值(组中值二(上限+下限)/2=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第3讲支配数列1 .支配数列:是统计整理结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统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2 .支配数列的种类:品质支配数列、变量支配数列。3 .品质支配数列:按品质标记分组形成的支配数列。4 .变量支配数列:按数量标记分组形成的根本数列。5 .支配数列的编制(方法):第一步,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其次步,确定全距第三步,确定组距和组数第四步,确定组限第五步,编制变量支配数列第4讲统计表和统计图1 .统计表:是指用纵横交叉的线条所绘制的用以表现统计资料的表格(它是表现统计资料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2 .统计表的构成:(1)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值四个组成部分构成。(2)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