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4071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工程绿色施工方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电桦川(中伏)风电场升压站电所安装及调试工程绿色施工方案佳木斯华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O年九月目 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与环境条件3绿色施工概念4绿色施工过程管理5资源节约5.1节材5.2节水5.3节能5.4节地6环境保护6.1扬尘控制6.2噪音与振动控制6.3有害气体排放控制6.4光污染控制6.5水污染控制6.6土壤保护6.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6.8非危险固体废弃物控制6.9放射源控制6.10成品保护7职业健康与安全7.1场地布置及临设建设7.2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7.3职业健康7.4卫生防疫1、编制依据1.1 绿色施工导则 建设部2007.9.10颁发;1.2 GB/T 190

2、01-2008 idt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3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1.4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1.5 公司各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和企业标准;1.6 项目二级管理程序文件;2工程概况与环境条件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中伏镇北工程名称:国电桦川(中伏)风电场升压站工程建设单位:国电和风桦川分公司监理单位:达华集团北京中达联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院 3绿色施工概念3.1 定义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

3、ion),指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3.2 绿色施工原则3.2.1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3.2.2 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强调一个生态化的过程管理:始终能以节能减排、预防污染、

4、持续改善环境为控制重点。3.3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4、绿色施工过程管理在规划、设计阶段,我们就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如总平面布置规划、生产生活临建等。在桦川风电场工程建设初期,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就对绿色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策划,目前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后,主要做好以下具体过程管理:4.1绿色施工策划、方案的有效性管理。(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5、4.2现场施工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工作小组、监督检查小组、安保部)4.3材料采购的管理和监督。(经营部物资、技经专业组)4.4工程验收的管理和监督。(专业工区、质量部、业主监理)4.5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工作小组、人力资源)4.6大力开展绿色施工的宣传工作,通过板报、会议、条幅标语等形式,在项目全员范围内宣传绿色施工有关要求、绿色环保理念等,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综合办)4.7开展用水、用电等能耗指标统计分析。(由工程部调度负责)4.8 建立目标考核、奖惩制度。绿色施工工作小组、监督检查小组成员执行日常监督和目标考核,按月公布考核结果,并研究持续改进对策,将考评活动与日常施工

6、生产管理紧密结合。5 资源节约5.1节材5.1.1节材措施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2、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3、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4、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5、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6、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7、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8、节材管理专项措施:在

7、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工区制定节材精益化管理专项措施。5.1.2 结构材料1、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准确计算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控制。2、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3、采取数字化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4、不断提高现场“工厂化”施工水平。提倡场外加工,厂内组合施工模式。5.1.3 围护材料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及耐久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2、门窗采用密封性、保温隔热性能、隔音性能良好的型材和玻璃等材料。3、屋面材料、外墙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

8、保温隔热性能。4、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5、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6、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7、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5.1.4装饰装修材料1、贴面类

9、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2、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3、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4、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5、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6、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5.1.5 周转材料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4、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5

10、、优化脚手架搭设方案,采用整体提升、分段悬挑等方案。6、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7、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5.2 节水5.2.1提高用水效率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如提高搅拌站清洁度,减少冲洗水用量等。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4、现场机具、设备

11、、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7、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8、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5.2.2非

12、传统水源利用1、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2、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4、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5、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5.2.3用水安全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

13、3 节能5.3.1 节能措施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5.3.2 机械设备与机具1、

14、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5.3.3 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

15、其外墙窗设遮阳设施。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5.3.4 施工用电及照明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尽可能地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和合理减少输电损失。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路灯分片集中停送。3、合理安排大用电量作业时间,压缩尖峰负荷。4、改善功率因数,使之符合当地电力部门要求,必要时加装电力电容器。5.4 节地5.4.1 临时用地指标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