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大观园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743997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大观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红楼梦大观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红楼梦大观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红楼梦大观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红楼梦大观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大观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大观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2013-12-20 14:34:26 点击:452我要点评之所以会写大观园完全是处于对红楼梦的喜欢,虽然在过去旅游时曾游览过一些我国的古典园林,但都是走马观花,没有认真留意过,因而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没什么印象了。只有红楼梦,因为是从小熟读的,所以对书中的大观园印象深刻,且书中景点描绘之细致,园林布景之精巧,丝毫不亚于游览真实的古典园林。当我再次翻开红楼梦细细玩味时,不禁惊叹于雪芹的“造园理念与审美情趣。大观园不同于其他中国古典园林,它没有特定的实体,而是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既然是想象中的园林,就不会受到空间、地理条件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作者的喜好来构建。然而

2、,大观园的设计又丝毫不显得脱离实际,只要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雪芹在许多细节问题上的安排都是十分合理的。当然,大观园一定有它的参照原型,但绝不是仅仅参照一家。雪芹是生活在清干隆年间的人物,在他所处的年代里,中国古典园林的开展已经相当成熟,皇家园林于私家园林的构建艺术已到达顶峰。清干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繁荣时代,政治稳定,经济开展,国力强盛。乾隆在位六十年,搞了五十多年的园林建立。在其大力倡导下,王公贵族们竞相模仿,一时间,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造园高潮,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规模大、质量高的私家园林,同时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技巧大量传入北方,这对于大观园的创造的影响是极大的。但大观园不同

3、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在城市或是平原地区建造大型园林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完美继承和重大创新。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第十七回大主山支脉从蘅芜院中间穿插而过,再加上园外各种奇花异草,形成了蘅芜院独特的风格。此外,大观园东边的凸碧山庄建在有一座大山上。此山庄特为赏月而建,以取得“山高越小的效果。第七十六回,贾母就曾带众人至凸碧山庄赏月。同时它又与山下凹晶馆“近水楼台的月景形成比照。二水水既有

4、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是一个最活泼的因素,因而在大自然的景观构成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有山必有水,“筑山和“理水不仅构成造园的专门技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如果说大观园中的山起的主要是分隔景点的作用,那么水那么是起了连接各景点的作用。园中的重要景点几乎都是用水连接。同时,水又成了构成这些景点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其中,除了中央水景外,由水景作为主要构成局部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的还有这样一些景点:1藕香榭藕香榭是书中惜春的住所,完全被水包围,很有特色。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第三十八回贾母曾在藕香榭中宴请众

5、人,当时正值秋天,山坡下桂花香随着水飘过来,河水碧清敞亮,用凤姐的话说“看看水,眼也清亮。古时候很多戏台都是临水而建,藕香榭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第四十回中,贾母吩咐十来个唱戏的女孩子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排练,自己那么带着众亲眷和姥姥在不远处的缀锦阁吃酒,当时唱的应为昆曲,笛声悠扬,曲声“借着水音更好听。2沁芳溪为了克制“宽阔水面联系景区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除中央水池外,作者还设计了一条沁芳溪。这是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处水景,它是一条可行船的水道,且贯穿了大半个园林。溪上改建了一座沁芳亭桥,风景怡然。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

6、,两边飞楼插空,雕 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那么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原从那闸沁芳闸起,流至那洞口萝港北面入水口,从东北山坳里花溆所在地引到那村庄里稻香村,又开一条岔道引到西南上,总共流到这里葬花处,仍旧合在一起,从那墙下出去。第十七回活水越沁芳闸后,经中央水池又流回省亲别墅前,入洞口,出花溆,过花圃区流到稻香村处,然后分为二支,经园前部,在葬花处集合后流出墙外,先后穿越五个景区。纵有山相隔,水却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中央水池和沁芳溪的双重联系,游人可乘船沿沁芳溪穿行各景区,看着两岸风光的不断变换。至中央水池后,又豁然开朗,园风光尽

7、收眼底。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位地貌根底,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自然风景的根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便是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大观园很好的利用了山、水、植物的构建,使之虽为人工却融于天然。一山红楼梦对于大观园的第一个场景描写便是山。贾政刚至园门前,只见贾珍带着许多执事人来,一旁侍立贾政道:“你且把园门都关上,我们先瞧了外面再进去。贾珍听说,命人将门关了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正门五间,那门栏窗 ,皆是细雕新鲜把戏,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把戏左右一望,皆

8、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华美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那么有何趣。众人道:“极是非胸有邱壑,焉想与此。 第十七回此处的山障主要起的是园和园外的分割作用,没有此山,进入园中,天上区与中央水池四周之景,均可一览无余,毫无余味。起到分割作用的山还有稻香村外的“青山斜阻。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

9、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是大观园中的一个十分特殊的景点,依照的是普通农庄的风格,因而与其他的景点分割迥异,虽然按宝玉的说法,此山是“无脉之山,水是“无脉之水,不得“天然,但假设无这“无脉之山,就不能把稻香村与其他景点分开,使之于整个大观园的布局协调。同样,葬花处后的大山也起着与大门分割的作用。3凹晶溪观凹晶溪馆与凸碧山庄相对,都以月景为主题。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在凹晶馆赏月联句,对其有具体描写: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可

10、见,凹晶馆的景观设计比拟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其最大的妙处便在于近水赏月。黛、湘二人的联句中有以下的描写: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其中,“秋湍泻石髓,风叶聚云根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两句最为绝妙,形象生动地对水与月作了描绘。4其他景点大观园中有水景构成的景区很多,其他较有特色的有:紫菱洲、滴翠亭、芦雪厅、蓼汀花溆、暖香坞、荇叶渚、蜂腰桥等。下列图为滴翠亭大观园中既然多水景,就一定要解决好码头与桥高的问题。雪芹对这几方面都考虑得很周到,仅书中提到的码

11、头就有以下几处:A。怡红院,潇湘馆-沁芳亭前元妃上船的码头。B。探春院-荇叶渚。C。稻香村,惜春院-柳叶渚。D。迎春院-芭蕉坞。E。蘅芜院-云步码头。可见,在沁芳溪主流靠近园主要庭院处,都可找到上下船的码头。至于桥梁,大观园中除沁芳闸和沁芳闸桥外,另有:沁芳桥、翠烟桥、蜂腰桥、蜂腰板桥、朱栏折带板桥和藕香榭外竹桥。蜂腰桥和蜂腰板桥是石拱桥,下可行船。竹桥是用于连接河岸与藕香榭的,用于通行,不可行船。板桥是木制桥,只有在两岸较高时,可以行船。书中在桥旁边设有云步码头,可见桥身较高,是可以行船的。从码头和桥梁的规划可以看到,雪芹对于大观园的水路设计是十分周全合理的。三植物园林欣赏树木和花卉不但在园

12、林整体布局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按其形、色、香而进展“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园林造景中尽量显示其象征寓意。而且,植物可以随着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对景物作出最正确的衬托。大观园中利用植物来构景的例子很多,几乎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特色植物。一进院门,便可见一堵翠障,其后的“曲径通幽处,“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到了潇湘馆,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又得一小门,出去那么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

13、尺许,灌入墙,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十七回而后的稻香村,竹篱茅舍,又是另一番风味。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第十七回稻香村东面是芦雪厅,原来这芦雪庵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槿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都是芦苇掩覆,一条去径逶迤穿芦度苇过去,便是藕香榭的竹桥了第四十九回过芦雪厅后是秋爽斋。顾名思义,秋爽斋就是以秋景见长,斋中的梧桐和芭蕉都很有名。主人探春的号“蕉下客便是由芭

14、蕉树而来。再往后走,有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其中芍药圃是湘云卧药的所在。过了蓼汀花溆,再穿过柳荫下的折带朱栏板桥,便可通蘅芜院了。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绕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假设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第十七回蘅芜院的奇花异草到了秋天又是另一番风味了。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得意。第四十回至衡芜院,大观园西半局部的景点已全都游览了。过了大观楼等省亲的正殿,为东半局部的景区。首先是沁芳闸、沁芳闸桥一带,此处桃花甚好,就是宝黛同读

15、西厢和黛玉葬花的所在。在往东是栊翠庵,冬天梅花盛开,甚是好看。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的就是宝玉前往栊翠庵向妙玉“乞梅的故事。大观园中花木至栊翠庵处已觉清冷,而到了凸碧山庄与凹晶溪馆便更为衰败。第七十六回,妙玉在联句中写道:“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这一代只是杂树林,然风景大别与其他景区。在往南走,那么到了园中又一大景区怡红院。院中点缀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假设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第十七回园花木再次由黯淡转为鲜艳,与西边的潇湘馆形成照应。此外,大观园里几处水景栽植荷花,即便到秋天荷花苦败,也能得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妙境。整个大观园中,花木有明有暗、有盛有败,能够因时因景而变换,不显单调。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树、花木这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