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7438192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滥竽充数》对预案进行二次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预案实行二次设计案例背景滥竽充数是s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这个课一共有二则寓言,滥竽充数是其中的一则寓言。这则寓言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常叫三百人的乐队一起吹奏给他听。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位,他的爱好与齐湣王不同,他叫每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根据这则寓言的内容,我除了让学生故事的内涵,还应对文本的内容实行拓展,目的是协助学生进一步的搞懂本则寓言的寓意。案例描述: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学生很快就了解了故事的内涵,还剩一些时间,我对文本内容实行了拓展(事先预设),提出了“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会怎样做呢?”这个问题,真是一石激

2、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见解。生1:“南郭先生逃走以后,没有脸面呆在这座城市,因为人们见了他会羞辱他。”生2:“南郭先生逃走以后,肯定隐性埋名,因为他犯了欺君之罪。”生3:“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会好好学习吹竽的本领,提升吹竽的水平,再来到乐队应聘,靠自己的真本事到了乐队里。”学生说到此刻,我灵机一动,顺势问:“你们希望南郭先生怎样做呢?”(课中设计的)我话音刚落,学生一致表示,我们希望南郭先生努力学习本领,做一个诚实、有真才实学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寓意就在师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之间揭示出来。课后评析1、本案例的教师在备课前准备充分、细致,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口语表达水平。2、教师在课堂中能极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实行了心与心的沟通,一起走进文本,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收获。3、能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中实行反思,对原教案未预设到的实行补充,你们希望南郭先生怎样做呢?(课中设计)说明教师有驾驭教材的水平,学会了用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做教材的奴隶。4、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对教学中的预案实行调整,实行了第二次设计。5、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思维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展示的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