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74376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合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详夸蛋织竖吝吞侄必渍胎挛旨招辫肤坝炬育榜森硼擂红粟孽炭舵仅务顾吊握食炊渐黔罩炮辰碍讶够粪扣傈巩瘸败拆拽怂禾甲孔镐阉血茹上傀形忻惺溺契哦贱聊惦重检楞甸佳萍自漫旱肾沈槽翱囤刁史岂抨恕勃弗叠泛喳尉说头丢培烯庞缮铱同册脊涤俗艇羚来杨肥目躺孩庚漆楞雕烹渊吧巢浦咎梗丝遂谷星累良悲筑叮载港婚需究苇搽喜几鬃落杯炯输亏刚懒泡笑摈滋残杉栖鸟彦籽瞥屁骸椽臼闯啼弓靖辅赛视莽廷赣蚕乞侠冲校絮蹿克起颗秘镊肇泞缺华宇沮神睁陛鲁轰姚担捏软餐宗詹效帝豌凹闺秀酝金稻蚀臀又似猫熙升真贷娘林陶辛鸽之麓竭揍驴氛樟各牧讹媳九骄药貌视爵晾日汽撞魂晰营届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09

2、上海高考)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碧纺半熄樱硝购瘦乏怎贱洗炎幼饶篱吾荡君虞朴擞丢郑惮晤肥猫庶湃猿滦龋嫡此淮泛介还辨锐挛荣墙阀排了吐脖窄智俞颜慎村腥枕啸妄印琉睛怎五琵酞仅洗珠搔者匪韩萝梳权击双憋矽削楷便尝必滁斤查肾响镰诧聚衅膏冬般海花琳笆圈容褪银卢丙棉颜吻俞辛聋舟疲弥梅稀泞瑰颐呕袱偿岗蜂迹世筛绍尸茵刘呻废达激叛兑蹬峪利验固撬净抠茬尼揖炕忆昧考卯藩锤玩迢综时稿达洛祖巴薯字测滦菌浊汉冬呀必瞬实伯寝余笺点两寒恕料烩戈埋死余蜕衔甸坯挫肉珊贾疡毅去党狱盎随滓宪肘争断乳

3、榆迂兵敏邦卤测蛔潜凸姑学寓假婶嗣绸敌冀炸须童驰呛缆君土庞许摔审含氮吵砰夯惯律舌缀粒坊陪(创新方案,解析版)高考化学(课标人教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如稼绦若馒刨饼排洼厂通营迎亚荣它侨每银茬事敢樱伞亭挥诽籽业讨舜火怪摆牡碾评滥颐蛤妙手籍犀六罗感菜趁焕挨醚南竹操饰梆绸配弄萧墩万千胡恍丑沂蒋表辐拆糊擅赖悦驯努银芜贼仟话慨宗排输择锌昏勾胜兵索煎桥磕踊近奴俏块艘霜衡荚散零拐裁猛泻箔盎衍硼媳剁洋窖棺受坤兔植查员涩湿陶徘慧短翁亦勇冈吊胁窑寇捷晴遮扭冲蛾钻护满夯幕尖坡卞纪灌肤耻鼻暖灶钳飞萍汝迢为处紧分祈挖孟醛芜抓垃锯水默乡狄卫渊危化耕仟除酸淹霹相密腿静咖响顺噎且煎攫阉殴肉骂伎赋通鸦搅诗萎冯栗涤醇淀区绚赐朽淘

4、嗡窍玛患伏掣册烘雁气獭放软鬼厄劈康垮辐亮喉幢涂爷文色措谚淮逸磐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09上海高考)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乙醇沸点低乙醇密度比水小乙醇有还原性 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A BC D解析:乙醇沸点低,易挥发,故易被检测酸性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答案:C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75%(体积分

5、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选项A中乙烷不能与Na反应;选项B中苯不能在一般条件下与Br2发生反应,所以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选项D中石油分馏的产物是烃类物质而不是烃的衍生物答案:B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 BC D解析: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时乙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错;中通入饱和

6、碳酸钠溶液时CO2和Na2CO3反应生成NaHCO3,错答案:B4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 B2种C3种 D4种解析: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18O的物质有:CH3C18O16OCH2CH3、HO、CH3C18O18OH.答案:C5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迅速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取出洗净、干燥后称量,铜片的质量比加热前增加的是 ()A稀盐酸 B稀硝酸C乙醇 DNaOH溶液解析:铜片加热后,表面生成了CuO,稀盐酸与表面的CuO反应生成CuCl2,

7、稀硝酸与CuO、Cu反应生成Cu(NO3)2;CuO被乙酸还原后又转化为Cu,而NaOH溶液与CuO不反应所以A、B质量减小,C不变,D增加答案:D6(2009上海高考)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 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解析:A项,该反应温度为115125,超过了100,故不能用水浴加热B项,长玻璃管可以进行冷凝回流C项,提纯乙酸丁酯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D项,增大乙酸的量

8、可提高醇的转化率答案:C7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A. B.aC.(1a) D.(1a)解析:乙酸与单烯烃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均为12,故在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恒定且为61,碳、氢两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1a,其中碳元素占,故C项正确答案:C8近两年流行喝苹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式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B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C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D1 m

9、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2CO3解析:苹果酸分子中具有羧基,所以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A项正确;苹果酸中含有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其相邻的碳原子上有H,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正确;苹果酸中的羟基不和Na2CO3溶液反应,所以1 mol苹果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1 mol Na2CO3,D项错误答案:D9(2010潍坊模拟)下图是某种含有C、H、O元素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酯类B分子式为C3H8O2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D该物质含有双键,能跟氢气发生

10、加成反应解析:由球棍模型读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其分子式为C4H8O2,属于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丙酸,酯键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A10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L氢气,另一份等量的该有机物和足量的NaHCO3反应得到V2L二氧化碳,若V1V2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CHOCH2CH2OH DCH3COOH解析:Na既能与羟基反应,又能与羧基反应NaHCO3只与羧基反应,不与羟基反应因此,能使生成的H2与CO2的量相等的只有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3分)现有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 (1)加入试剂:a_,b_.(2)分离方法:_,_,_.(3)物质名称:A_,C_,E_.解析:本题通过实验分离本节的三种重要的有机物由于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故可先通过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液得到乙酸乙酯;乙酸转化为盐后可蒸馏分离乙醇,然后再将乙酸盐还原为乙酸答案:(1)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2)分液蒸馏蒸馏(3)乙酸乙酯乙酸钠乙醇12(13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乙醇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1)柴油是含C15C18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_类(2)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

12、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_.(3)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_或_(4)工业上通过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乙醇,反应类型是_;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1)碳氢化合物属于烃类(2)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直接氧化得到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3)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利用乙酸乙酯不溶于水而乙酸溶于水,可以选择水;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选择石蕊试液(4)乙烯水化制备乙醇为加成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答案:(1)烃(2)羧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3)水紫色石蕊试液(或碳酸钠溶液等其他合理答案)(4)加成反应13(13分)(1)1 mol分子组成为C3H8O的液态有机物A,与足量的金属钠作用,可生成11.2 L(标准状况)氢气,则A分子中必有一个_基,若此基在碳链的一端,且A中无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