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3752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除杂的教学感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题理知,以归成规物质的提纯的教学感悟化学是初三的启蒙学科,概念多、知识点零散,学生普遍感到好学难记、难用。复习阶段如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能使学生灵活应用。在复习物质的提纯这个专题时,我采用了以题理知,以归成规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的提纯,即物质的除杂,是除去物质中混有杂质的过程。我先让学生练习: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你写出所用的试剂或方法(尽可能多)。(1)NaCl(泥沙) ;(2)CO2(水蒸气) ;(3)KNO3 (NaCl) ;(4)铜粉(铁粉) ; (5)CO(CO2) ;(6)Cu (CuO) ;(7)FeCl 2 溶液 (CuCl2) ;(

2、8)NaCl溶液 (Na2CO3) 。 小组讨论的要求:选择方法的依据以及不同方法的比较的原则。一、归纳、生成在自学、互学、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方法的选择依据性质的差异,可以是物理性质的差异,也可以是化学性质的差异。概括起来就有两种方法:(1)物理方法:如过滤、结晶(依据物质溶解性的差异);吸引(磁性的差异)、吸附(吸附性的差异)等。(2)化学方法:选择试剂和杂质反应,将杂质转化。可以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也可将杂质转化为与主要成分不同状态的物质。方法的比较依据除杂的原则: 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即尽量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易

3、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二、提升、再生成在方法、原则小结之后,我再让同学们思考:第(7)、(8)小题的实质是除什么,将它转化成什么,使化学方法更细化,并用形象化的比方“上天入地”,学生理解更到位;第(7)、(8)小题,对所加试剂的量有无要求,如果要除尽,所加试剂的量应满足什么要求,带来的杂质怎么办等等。用化学方法除杂质,所加试剂通常是只和杂质反应,有没有例外呢?我请同学们思考:如何除去氯化铁中含少量氯化钠,同学们通过讨论、合作,采用逆向思维解答,我给同学们归纳为“先退再还原”法。以题理知,以归成规,关键要做好两点:一是设计的题目要有代表性,整理的知识才全面,如(1)、(2)、(3)小题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采用物理方法;(5)(8)小题采用化学方法;第(4)小题既能用物理方法也可用化学方法;(8)小题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杂质离子转化沉淀,一种是将杂质离子转化气体。二是及时归纳,以便形成规律,同学们在汇报时,我就把一些规律些的知识梳理在黑板上,使同学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