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43603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从民族元典中寻找道德温暖与精神意志,寻回民族智慧,重植文 化之根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曹林娣由本报与苏州大学文学院、虎丘书院合作共建的姑苏讲堂, 9 月 30 日特邀曹林娣教授在苏州大学本部传统文化工作坊第四教室,开讲 园林文化系列讲座第六讲苏州园林与中华儒家文化元典。曹林娣 196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78 年入 西北大学中文系攻读先秦两汉文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苏州大学文学院 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生导师。现为苏州园林局顾 问、苏州桃花源特邀顾问、苏州园林营造股份有限公司文化研究院院 长、中国园林杂志第五届编委等。主要从事中国古

2、代文学和中国 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出版主要著作十多部,论文80 余篇。本报摘录讲座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中华文化元典是园林创作的理论核心,也是园林的精神内核“园林”并非只是享受生活的一个风花雪月的场域,而是文化领 域中特殊的文化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它凝聚着该民 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沉的精 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因此,究其实,园林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是“替精神创造的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 人生才完美。苏州园林正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对人们 进行真善美教育的场

3、域,陶冶、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更偏重于人的内 心自觉,激发人的主动参与意识。中华文化元典即是园林创作的理论核心,也是园林的精神内核。中华文化元典是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成为生活指针的具 有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 式、审美情趣和思维定势等造成深远而又常新的影响。堪称“元典”的是先秦“六经”,包括易、诗、书、礼、乐、春 秋以及老子、庄子、墨子、论语、孟子、荀 子、楚辞、孙子等诸子著作。苏州古典园林是“能主之人”经过“惨淡经营”为“精神创造的 环境”,是士人将胸中之“灵想”“移入于物中的感情”的物化,彰 显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绝非花草、树木、山石、溪流等

4、物 质原料的堆砌起来的无生命的形式美的构图。儒家文化元典主要是易经、礼记、诗经、论语、 孟子、荀子、左传等著作。儒家文化元典对园林产生了 难以估量的影响,今天主要谈三点:一、崇礼尚德;二、孔颜之乐;三、曾点之性。一、崇礼尚德崇礼圆天和方地成为“艺术的宇宙图案”的园林的天然蓝本殷周鼎革之际,周公旦“制礼作乐”,建立起一整套“礼乐治国”的 固定制度,确定了以“嫡长制、分封制、祭祀制”为核心的礼制法规, 讲究“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儒家以人合天,做人,做事,养生,治国,都必须遵循天道、天 理,即遵循万事万物本来的自性去做事情,而礼制为规范人们回归 “天道”。具体的礼制法规体现在完成于战国的周礼,强调

5、“礼也者, 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礼,就是身体,身体不齐全的人就 是君子说的没有达到正常成长发育的人。“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即艺术熏陶,对自然 的人进行人文化育,把自然人纳入到政治性伦理性轨道上来,使社会 成员都成为“克己复礼”的“文质彬彬”的君子,自觉遵守社会伦理 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和谐的目的。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弟子颜回能自觉地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汲汲于修养,“吾日三省吾身” (网师园对联出句“曾三颜四”),有一套自律性的人生价值准则, 礼仪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孔子曰:“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儒 家的“礼”。“不逾矩”就是沧浪亭五百名贤祠月洞门上的“周规、 折矩”,取礼记玉藻篇“周还中规,折还中矩”之意。还,音旋; 中,符合。规矩,画圆方形的仪器,此指法度准则。意谓五百名贤皆 能恪守儒家的礼仪法度。梁思成谈到中国建筑在环境思想方面的特点之一,是“着重布置 之规制”,建筑形制、大小、高低等,并将其列入国家颁布的营缮令 法和建筑法式,强制性执行,僭越逾等者属于犯法。“象天法地”规范了城市及园林的住宅布局:中国建筑平面之布 局中礼式布局,常为南面有中轴,取左右均齐之方式。其礼式之布

7、局,不仅为用最广,且自古至今仍然不变,实为世界建筑中之奇迹 也。礼为社会秩序之实现,乃中国人所共由之道也。而伦常又为中 国社会所重视,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礼式建筑乃为实现此等理想 之工具也,亦即实现中国民族生活之容器也。美国学者克里斯蒂乔基姆在中国的宗教精神中说:作为中国 建筑基础的有关神圣空间的观念就“被同心、南北轴心、东 西对称这三条原则所统制,所以这些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秩序的理 解。”这种布局形制,实际上就是中国“天圆地方”的观念具体化:中 轴对称表示“天圆”;四周围墙表示“地方”。家宅乃“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占据着生命的核心位置,“寒来暑往,祖祖辈辈,繁 衍其上,也尽享其乐。

8、与此相应,一套严整的家族制度便滋长出来, 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是其要义,国家社会不过是家的扩大, 于是君臣义如父子,朋友信似兄弟。世人都尽五常之本份,便为爱人, 天下也就达到了仁。”苏州古典园林,以宅为主、园为辅,宅和园的位置,因地制宜, 有前宅后园(留园)、左宅右园(网师园)、双园傍宅(耦园),亦 有以小巷将宅园分隔(怡园),也有住宅、庭园、园林自西至东依次 展开的(退思园)。住宅部分均为规则严谨的礼式建筑,建筑的大小、色彩、鸱吻的 样式、门当户对、甚至门槛的高度等都严格按照帝制时代品级的规格。 建筑格局采用中轴线结构,各类用房由南而北沿中轴线安排,一般结 构为:厅房为主,开间、进深

9、、高度、用料、工艺、装修规格最高, 开间多为奇数,中国传统文化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大阴小;门 房为宾,两厢为次,父上子下,哥东弟西,哥高弟低,尊卑有序,长幼有节,各居其所”。“为避内外,在住宅正屋旁侧辟一条长弄,从入门第一进贯穿到最 后一进院落,称“备弄”,即长香八物十志罐,却所 说托还之, 的“避已 领 其 厚弄”:“忌旁意。”无避弄,庭较苏州清初的 屋东偏稍广,则“逸园”,因孝而名。园西日不逼;忌长而狭, 高 榴松摄 主程文焕是清初表彰的孝忌矮而宽。”供宅内女眷及子。文 焕的祖父死了,他的父亲哀大家庭各房进出,女眷避男宾;仆恸失明, 他为父亲舔目眚,父亲五年而恢复视从不能穿堂入室,只能

10、行走备弄。 备弄也是宅内力。文焕的父亲死后,他又守庐墓长达30 年。防火安全 通道。虹饮山房是清初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中部豪华网师园是清代苏州 世家宅园的典型,东宅西的古戏台,是徐士元为孝顺双老而建,每逢 佳节,请园,有序结合。住宅为一落三进的长廊型建筑,戏班子为二 老表演,“以怡其心,安享天年”,戏台后“落”为横向单位,“进” 为纵向单位,沿中轴线依次面为“春晖楼”,取孟郊“报得三春晖” 诗意。直接在展开:大门在东南,巽位,属青龙门;门内是轿厅,园 林里雕刻“二十四孝”,将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等抽轿厅后为大厅,面 南,位住宅正位,最尊,居中轴线象变成可视具象,潜移默化进行教 育熏陶,如拙政之中,面

11、阔五间,三明两暗,正中三间,宽敞宏亮, 是园、东山雕花楼都有“二十四孝”雕刻图样。家庭礼仪场所,婚丧 喜事、会客应酬均在此,大厅南苏州表达怡亲、娱老的,如怡园、怡 老园等。苏为门楼;西侧为书房;大厅后为女厅撷秀楼,专供女州怡 园园主顾文彬于光绪元年十月十八日给其子眷们交际应酬,规格较大 厅为低。大门东侧“避弄”顾承的信中说:“园名,我已取定 怡园 二字,在我连贯门厅、轿厅、大厅三进,直通后花园。则可自怡,在汝则为怡亲。”怡,和悦、愉快。园内各进的建筑 高度是前低后高,步步高,也贝氏家祠前庭院门厅东西两廊砖刻:景 范、仰符合光照原理;每一进都有称为天井的小院子,藏韩。对宋代 名臣范仲淹景仰,北宋

12、范仲淹最早在苏风纳气、聚景,上与自然相通, 下接地,雨水可直接州设立的范氏义庄 ,救助赡养族人;仰慕宋丞相韩 降到天井里,苏州的天井里都挖有水井,这就是泉,琦赈灾资政的义 举。贝仁元效法前贤,捐资赈灾,资是水之源。泉也象征财源,老屋、 老井就是祖先留助辛亥革命党人,救济湖北灾情。出资修建了苏州下 的财脉。天井象征家里贮藏着财源。火车站南面的跨河大桥“梅村桥”(梅村是贝润生父拙政园东部 住宅坐北朝南(东南),建筑纵深四亲的名字)和部分主干道,梅村 桥就是今的平门桥。进,有平行的二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影壁、船 埠、为报答族人对他少年贫寒时的资助,1916 年捐资大门、二门、轿 厅、大厅和两进楼厅组

13、成。纵观今日 12500 元创建了苏州第一家公立 幼稚园吴县城东建筑,多纳西方风尚,外国现代建筑大师曾说: “住幼稚园;一生乐善好施,济贫帮困,热衷公益。宅,是居住的机 器。”于是将住宅划分为起居室、卧祠堂大厅里供奉列祖列宗男主人, 外廊两侧砖室、书房、客厅、厨房、厕所等,纯为功能,按生物人额 “敦宗”、“睦族”,要求家族内部都应该和睦相处,的生理活动需 求,求得舒适、合理,但是把人基本的为人要忠厚、诚实。后进楼即 民俗博物馆部分楼供群居习性、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心理特性抽掉了。奉列代祖母。现在的狮子林管理处办公室是原先古人认为祭祀乃 “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的族校。中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

14、法社会,宗法制苏州是义 庄的策源地,清道光二十一年济阳度重视孝悌观念,早在甲骨文中 , 就有“孝”字,孝成丁氏义庄碑记载:“苏郡自宋范文正公建立义 庄,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加强家庭和谐,营六七百年,世 家巨室踵其法而行者指不胜屈。”据民造温馨的家庭气氛起了重要作 用。国吴县志记载,清末苏州府所属吴县、长洲、元和苏州园林 也宣扬孝义,有著名的“孝义园林”,三县共有义庄62家,义田7 万 多亩,直到1949年,如宋枫桥姚氏园亭,为家世业儒的孝子姚淳所居, 苏州还有义庄 23 家。姚淳以孝闻于里,先墓上有甘露、灵芝、麦双穗 之潘儒巷王惇裕义庄,是苏州民俗博物馆的北区异,故名堂曰三瑞。苏轼尝为

15、赋三瑞堂诗,有“枫部分,清同治十二年进士王笑山所 建。门楼上“敦桥三瑞皆目见”,称其“隐居行义孝且慈”。吴郡 睦成风”的字样依然清晰,鲤鱼跳龙门和凤凰牡丹志还录有姚淳送 香给苏轼一事。苏轼手书致谢:的石雕还很精致。“姚君笃善好事, 其意极可嘉。然不须以物见遗,惠尚德从沧浪濯缨变为对濯缨人的高山仰止 中国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德”字,儒家所遵从的周文化,更强 调“敬德”、“明德”。拙政园门宕额:基德有常”,即立德有准则、常“规。左传襄 公二十四年“:德,国家之基也。”追求“清芬奕叶”,世代德行 高洁。“德”和“福”紧密相联。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

16、,无德而服者 众,必自伤也。”“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三皇五帝都发迹于“天 命”的眷顾,但天命之所以降福于他们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德”,有 德者才配享天命,建功立业,施惠百姓,得以拥戴,流芳后世,而且 德者福寿。表示有德就有福。耦园轿厅砖额“厚德载福”,有大德者 能多受福。厚德者,具有宽厚待人、团结群众,以“和”为贵的兼容 精神。苏州沧浪亭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大云庵住持释文瑛因 钦重苏子美,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开始,沧浪亭的主题已经从 沧浪濯缨变为对濯缨人的高山仰止了。自宋荦改建沧浪亭之后,从景仰苏子美逐渐扩大范围到五百名贤, 沧浪亭的门额改为“五百名贤祠”,成为在任官吏的公众性的休闲园 林,要求地方官员以先贤为楷模,注意自我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