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743467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何相同的错误一犯再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相同的错误会一犯再犯?【导读】有些人总是屡教不改,这让人非常恼火。领导对下属总这样说:不 怕你犯错,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要犯两次。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相同的错误上跌 跟头吗?是没有用心吗?(来源 心融网)在一些心理学的研究中,研究者会根据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将他们分为预防定向(prevention focus)和促进定向(promotion focus)。从字面上就可以得 知,预防定向的人做事的态度是比较保守,尽可能守住拥有的,而不去追逐新鲜 事物;促进定向的人,则是倾向去冒险、尝鲜。根据这样的特质,可以预期到预 防定向的人,会倾向停留在原本的状态,但如果原本的状态是错误的,他们是 否还会倾向

2、停留在原地?一错到底?在第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实验参与者参加一个益智测验,测验结束后, 实验参与者会看到测验的结果,他们可以决定输入真实的分数,或是其他分数。 由于在实验开始前,实验参与者会被告知,如果他们的分数在前 1/2,他们可以 获得额外高额奖金的抽奖机会,因此,实验参与者有动机去输入一个高于真实分 数的分数,以获得抽奖的机会。在实验中,也确实发现有 70%左右的实验参与者, 选择输入一个较高的分数。但这个实验并没有结束,研究者还想知道:如果一个 人做了一个错误的行为,他再次犯错的机会有多高,以及这种机率是否受到其本 身人格特质的影响。所以在益智测验后,他们又进行一个字汇创造测验,实验

3、参与者会看到一个 单字(例如dictionary),他们要利用这个词汇中的字母,重新排列组合,组合 出已经存在的英文单字,例如: cat、cry、action 等等。结束后,实验参与者自主 回报他们组合出了多少英文单字;换句话说,他们也可以撒谎,说自己创造出比 较多的单字。实验者利用复写纸上的痕迹,来得知实验参与者实际上组合出多少 英文单字,藉此得知实验参与者是否有再次高估自己的表现。在完成上述两个测验后,研究者还会使用量表测试来判断实验参与者是属于 预防定向还是促进定向的人。结果显示,在预防定向的人中,第一次高估自己的 分数的人,再次高估自己分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第一次诚实回报自己分数的人。

4、但在促进定向的人中,则没有这样的现象。这个结果似乎说明,预防定向的人, 如果第一次错了,之后会继续错下去。有些错误就是会一次一次的犯下去,人艰不拆。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透过强调损失来诱发预防定向的行为,透过强调获 得来诱发促进定向的行为,其他的部分和第一个实验相同。结果显示,在诱发预 防定向的行为情境下,预防定向的人还是较倾向连续高估自己的表现;但诱发 促进定向行为的实验参与者,则没有这样的现象。明知是错,就是故犯在第三个实验,研究者为了检验为什么预防定向会造成这样的行为改变,检 验下列两个原因对预防定向的人连续犯错的影响:一、如果第二次没有犯错,暗 示着第一次的决定是错的;二、是否只是倾向

5、作一致的决定。所以在估算第一次 的分数后,他们就问实验参与者为什么他们会估算那样的分数,是否有特别的原 因,也就是在探讨他们是否有意识的犯错。另外,他们也用量表去探索实验参与 者是否有偏好,喜欢做一致的决定。结果和第二个实验相同,研究者推测的这两个原因,都不是造成预防定向的 人会连续犯错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他们一旦做了一个决定,就会倾向维 持在同样的状态;套用在这个实验的情境,就是一旦他们决定要高估自己的表 现来获取好处,他们就会想要持续这么去做。在第四个实验,他们想要进一步去探讨,在比较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中,是 否也会有同样的行为。他们用和实验二相同的方式,来诱发不同的行为处理方式,

6、但实验参与者要做的事情是要买一辆二手的车子以及进行不动产的买卖。实验参 与者都是买方,他们可以选择不透露自己真实的需求,以换取较低的售价。结果 显示,预防定向的实验参与者,他们若第一次隐瞒了一些讯息,第二次也会有较 高的机率会隐瞒讯息。在最后一个实验,他们先了解实验参与者是否愿意捐款给一些慈善团体,接 着让他们做实验一使用的益智测验,以及测量他们是属于预防定向还是促进定向 的人。结果跟之前的实验类似,预防定向的人,如果决定不要捐款,他们之后会 有比较高的机率会高估自己的分数,也就是说他们一旦做了一个“比较不道德” 的行为,他们就会倾向继续做不道德的行为。根据这一系列的实验结果,预防定向的人会有固着的行为,即使这个行为 是错误的,他们也会持续这样的行为模式。从这个结果,大家似乎不难想象, 为什么有些人会一错再错。如果一个社会弥漫着预防定向的气息,那大家可能就 会倾向一错再错,实在是非常恐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