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43427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开展的关键时期,而由于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视以及升学压力的增加,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样不仅影响孩子心理的开展,也影响孩子的学业。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开展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通过对其重要性以及整合策略的分析,从而发现此种教学方法的好处。关键词:高中生物;心理健康;整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模式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目前由于家长工作忙、压力大,关注孩子的时间比拟少,再加之互联网的普及,

2、各种信息充满了生活,这样的环境极易造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单纯的开设心理健康课,学生并不能够重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力图从学科的角度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促进高中学生的心理开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的重要性现代教育人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无视了学科中所蕴含的道理。在高中生物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资源。主要表达在:1高中生物课程目标是: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开展的意义,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社会以及自然的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人生观、世界观,为孩子以后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底。2高中生物知识与生活比拟接近,更容易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不会因为离生活很远而让学生对其丧失兴趣。如: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的学习,可以让我们科学地进行食品储藏以及食用。这些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只要进行挖掘,在自己理解的根底之上将其很好地传达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也会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情感等,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开展。1.2减轻学生负担,形成健全人格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比拟重视,同时所谓的决定人生第一大转折点的高考也迫在眉睫,双重压力下孩子的心理负担非常重,出现丧气、颓废等现象,因此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

4、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孩子的意志、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同时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对孩子以后适应社会以及处理问题方面有重要的影响。2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整合策略2.1研究教材,挖掘生物教材中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的效率、效果。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众所周知,知识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生物课本就像一个宝藏,蕴藏着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尽管如此,大多数

5、的学生仍然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是单纯地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而已,这说明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积极地去引导。而老师首先就要研究透教材,对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有深刻地见解。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其实很多。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很多科学家不断地开拓、修正,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这就可以延伸到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良、完善、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帮助和锻炼意志力非常重要。此外,要敢于质疑,科学家或者老师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提出质疑的同时,要有一定的依据,不能仅凭感

6、觉。达尔文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理论,让学生看到生存斗争的残酷现实,这只是外表现象,更应该体会到的是不进那么退,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进步,停在原地,而别人在不断地进步,你就相当于退步了,而退步就要面临残酷的现实,因此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才不至于被这个社会淘汰。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敏感、自尊心强,因此老师要尊重学生。如果老师采取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轻者可能导致学生对生物课失去兴趣,重者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和老师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多鼓励学生,当学生问题没有答复对时,不应该当众批评,而应该让学生找出自己没有答复对的原因,同时抚慰学生;当学生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说时

7、,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这些看似很小的举动,在学生心理激起了大大的涟漪,学生觉得自己得到尊重了,自然会尊重老师,也会喜欢上生物课。3结语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将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整合,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开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求老师教学水平高,还要仔细研读教材,提炼出教材中与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此外,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尊重程度也是决定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奉献自己的力量。参考文献:【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2002,(1).【2】莫雷.200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9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