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1--6课教案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4341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1--6课教案印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1--6课教案印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1--6课教案印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1--6课教案印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1--6课教案印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1--6课教案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1--6课教案印(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车的运动序号备课教师授课时间教材简析: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 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 戏为载体,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 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 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2技能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 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 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 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学重点难点:1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2 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 教师出示小玩具车,提出问题:你有哪些方法能使这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 在桌面上运动起来?2. 学生讨论交流。4 教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小车的运

3、动)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一)引导学生认识怎样使物体运动起来1. 认识推力和拉力。(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起来呢?(2)作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3)教师让学生进行“开门”、“推车或拉车”、“拉起倒地的同学”等活动感受推 力和拉力。2. 认识力是有方向的。游戏:各小组做小车过桥、钻山洞的游戏,看谁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3.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让物体运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 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推和拉都会产生力,推力和拉力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 向。(二)探究: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

4、力的大小的关系。1. 提出问题: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 猜想假设。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 究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的关系。(3)设计实验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 实验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 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教师小结:要想让小车运动的快,就要用比较大的力,如果用的力比较小,小车运动的就 会慢。(二)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1 推力

5、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学生汇报交流。2 如果没有推力和拉力、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交流。(三)小组合作,初步解决问题你有哪些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三、课堂小结,拓展创新1 请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2 课下探究: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板书设计:1.小车的运动推和拉都产生力力有大小和方向教学反思:2. 玩滑梯的启示序号姓名时间教材简析:摩擦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和摩擦力有关?摩擦力与我们生 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都是学生很少思考和探究过的。本课以 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一

6、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2技能目标: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做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通 过观察、体验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能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交 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等科学规律。难点:对比试验的设计及实验信息的整理。教

7、具学具的准备:弹簧秤、砝码、木块、粗糙的木板、比较光滑的木板、非常光滑的塑料板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教师与学生交流:大家课前都玩过滑梯吗?玩滑梯时你有什么感受呢?2.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身体与滑梯接触时有摩擦的感觉。3引出课题:2.玩滑梯的启示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1. 体验摩擦力的存在。(1)教师提示引导:我们周围到处有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 比如:桌面、地面、黑板面等等。下面我们通过做几个小游戏来体验一下。活动一:手在桌 面上摩擦运动。活动二:拉动蹲在地上的同学。(2) 小组内活动交流,然后班内交流活动发现,让学生边展示做法,边说感受。(3

8、)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手在桌面摩擦或在地面上拉动同学时会感到费力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摩擦力的存在。学生汇报。(学生在对比活动中感受到费力和省力,体验摩擦力的存在。(4) 教师小结:像我们感觉的这样,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品的时候,就会感 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教师板书:摩擦力)(5) 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摩擦力,使学生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2.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 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假设。学生讨论后汇报:“可能与物体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可能与被拉物 体重量有关”等,教师及时记录。(3)制定方案。各组讨论实验方案并

9、汇报。实验方案一:选择表面光滑和粗糙的两块木板,分别在上面用同样的速度拉动同一个木 块,看看用多大的力,并分别记录下来。每个实验做两次,比较两个实验用力的大小。实验方案二: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在木块上先后放不同数量的砝码,分别用同样的速度拉动木块,比较两次实验用力的大小。(4)实施探究。谈话:请各小组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工具进行实验,并将验证结果记录下来。各组学生开始实验,教师提出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对比实验要注意变化的条件应该只有要验证的那一个,其它条件要相同。比如你是要研究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变化对摩擦力的影响, 那其中变化的条件只能是物体表面的光滑 程度,其它条件不能变。实验记录表实验次数

10、改变的因素保持不变的因素我们的发现我们的结论123456(5)展示交流。请各组展示、汇报实验记录与过程。谈话: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汇报。小结:大家说得很好。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被拉动物体的轻重有直接关系。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 力就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就越小。(板书)3. 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谈话:生活中有很多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本图片,可投 影或播放有关视频)。你能说一下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人们有效利用摩擦力的实例,以及人们克服摩擦力的做法

11、,并进一步理解这些 “克服摩擦力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们要尽可 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摩擦力的利与弊。三、拓展延伸,应用创新1 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2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摩擦力?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寻找,然后用你了解的知识 改善生活。板书设计:2 .玩滑梯的启示接触面越粗糙、被拉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被拉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教学反思:3. 跷跷板序号姓名时间教材简析:本课主要以学生典型的生活经验一一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杠杆的平衡原理及 天平的结构特点,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1 知识目

12、标: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天平的主要构造;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2 技能目标: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 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 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平衡的规律。教具学具的准备:1. 课前让学生玩一玩跷跷板。2.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记录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问题我们找到的方法我们的发现1. 教师出示课本第六页图片,(可用投影或播放有关视频资料)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朋友玩跷跷板的

13、情境,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2. 学生充分交流。(让学生联想到他们玩跷跷板时的体验回答)3. 引导学生感知:在什么情况下,跷跷板才能平衡?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1. 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跷跷板才能平衡?2. 猜想假设,尝试解释师:大家提得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跷跷板保持平衡的秘密?我们猜一猜,到底是怎么回事?学生猜:(指名答)师:刚才,大家的讨论很积极,猜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猜测对不对?(做实验)3. 制定方案。(1)小组讨论交流,制定实验方案。(2)学生汇报交流。4. 实施探究。(1)认识杠杆尺。教师出示杠杆尺:请看,这是一个特殊的跷跷板,它叫杠杆尺,这是

14、底座、竖杆、平衡 尺,仔细观察杠杆尺,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知道杠杆尺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有等量的刻度等。(2)教师演示:在杠杆尺左边第一格挂 1个钩码,(左边沉下去了),问:怎样使杠杆 尺平衡?根据学生回答操作。并把杠杆尺图画到黑板上。师:刚才,我们演示的只是一种玩法,要想研究平衡的秘密,仅靠一种玩法是不行的,需要大量的玩法,你们还想怎样玩,使杠杆尺平衡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予以鼓励。师:同学们使杠杆尺平衡的方法可真不少!下面让我们按自己的想法使桌上的杠杆尺平 衡,注意两点要求:一是小组要分工,要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问题员,问题员可以 随时提问题,让操作员讲一讲为什么能平衡?二是平

15、衡了的杠杆尺可以放到一边,别乱动。(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想办法使杠杆尺平衡并把本组的方法记录记录下来。 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记录表3. 汇报交流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平衡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法交流一下, 可以拿着平衡了的杠杆尺作介绍,可以展示你的杠杆尺图,谁的玩法有趣,我们就把它贴在 黑板上。贴学生记录的图,师引导学生把图分成两类:(一类:两边格数是相同的,两边挂的钩 码一样多;另一类:左右挂的不一样多,距离不一样长。)使学生明确:当杠杆尺两端所挂重物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一样时,能平衡。当杠杆尺两 端所挂重物不一样多,左右的距离不一样时,也能平衡。总结:杠杆尺平衡时,不仅与所挂钩码的数量有关,还与钩码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三、联系生活,知识应用1 谈话:平衡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