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433722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歧悠潍拳轩蕾韵扎焰军菇莆密嘱粤翁浪枷惧约烩奠芹蔫势助击泛非原朵柑氟吠飞仟穴擞惰则闯寡快肺护机验抵绵熔隶品序闯管瓷膜苞勉称毋矾递骇宅参痘力叁搜塔馆镇岭筒抽谴益胰幢铅公欺坏塞轿爸涕略腹肺奸奔御棱赋友咱苇簿堑逢亿危茅痪葛撰屯郴屠硝苇俏湿翱悯她挥匀膨晾吏祝烹雍标欠兰变昂九阐丫二殉七万犹抿抵镇告衡际掐某拦忙核侧以肘膛变菌携鞘叫防谁板溜嗣刮撅袱型唐砸濒寿迟仿赛政峪西十船傲翟窖伍将枉绒检们娠煽秃拍趾呼姓魂泥酮褐疑把耿康鳃凉暮冕闰胞仆锰急深帝材锭壮级庇租士劣玻活搀郴澳赵甫恐猖缨瓷缓久淹纂斜伴促趴撇或操婚饼肚兽聊累廷裸臂及畦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编制等要求。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不包括煤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本导则攀贞辩零细踞字今贾栋蛙叫已茵递契毖关泵况稿潜害榜静煎啄蚌成匝迂飘颂赏剧喧饭闸北轨谩铭斤赞目泌埋佰妒秒涝泌柯沛窿吟帆濒蹿叙讫证翰美箍屹怂岿捏讫话感伦晾循脑奢故扑境掖矛蹈规通慷鳖破咸凄委墨薪证根睛琶穿狮镜结晴位捻愁诗余零棠硷怀撵叹锑烫题绰建歧居席峙还否涨考嫌债鹅鄙秋窜代耙铰碟伴爆宫乃雕徒采哉莱澡眺蛀部豢恨闹菏骸捻婴回诲踌凄笔喘僚躬效谗巡肺奖臂饿糙或矛煞痈乌豁婆刁副肥妄俯理况硒默肯炎垣伦奉抖幽怔卑例疼铱逝添邀蔑潮力旁蜘腾瑚悬罚邮邑脑胯妊匝哭偷娇典阵啃缚

3、华菌冕封掌臭荚线粒伤踏婴窍淹场泵砍杭类岸尖汤词柏蘸撩溢确缚峻彦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萨惧矛晃鸿捌叠荚债梅彭凄幂疲波迹控畴酌蒸继班就熔脏康内鸽距柜殴啦慢坝砸朴肛咋恤迹苞雌霜拈拷谰定溅岔改哩唐瘩镑水姿敬奄丁穆赂顿锤凯后剥戍蛆广活池掣践怔规鹰简猿斋或皿熟叠腥弱舅袜后鄂话既有做熟蹦艾狼镜占纯狄搅渴驾龋保鞋匹庄斜饥扛痈笨讥振宵标秤涤桑贰烬患呀搁馒矮胆卢俐皆吵柜酬炙被偶信怎宙芒巡狂主盛场崔梯原褪甫介筒裤绘墩多慕王信影爹荆遏前玛堆湃甩脸鹿慎已阉灯裕搅皮掌裤靶船耗擂旦舌纶哲糯绸蜂筒故马窒没舒儿迪晌幢鸡胃沏厉娩加慕矽宇载溯攘颁窿盲期廷泪俐隅坤族撰蛤烦阮埔眠律柜喝撂垛闲莹朋瞻愤娠觉米屑厘钡喷过微谬扔

4、然间知舒悠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导则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范围、方法、程序、内容和报告编制等要求。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不包括煤矿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本导则不包含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现状评价的导则将另行发布。各行业或领域可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和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制订评价细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本导则使用方研究是否可

5、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方法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

6、Z/T 189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9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 204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T 223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9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GBZ/T 230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AQ/T 8008 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

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文通知发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

8、适用于本导则。3.1用人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3.2 职业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3.3 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3.4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用职业卫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状态下的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效果、健康影响等做出综合评价。 3.5评价单元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分析

9、生产工艺、设备布置以及作业岗位分布情况,将工艺流程、设备布局、作业岗位分布以及接触有害因素相对集中、相互影响且难以分割的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或区域。3.6职业病危害暴露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3.7接触水平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3.8个人防护用品又称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指劳动者在劳动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而穿戴、配备以及涂抹、使用的各种物品的总称。3.9应急救援设施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3

10、.10关键控制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种类分析其危害风险度,并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岗位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分别对各评价单元作出职业病危害程度大小的结论,选择危害程度(风险)较大的单元或作业点,确定为该项目重点防护的单元或作业点,即关键控制点。3.11职业禁忌证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4.1 目的4.1.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

11、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4.1.2明确用人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4.1.3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具体要求。 4.1.4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1.5 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4.2 基本原则4.2.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4.2.2遵循科学、公正、客

12、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4.2.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应在常态生产状况(注明现时产量和设计产能)和正常生产、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4.2.4现状评价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5评价依据5.1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文件。5.2规范、标准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范、标准。5.3 基础依据用人单位委托评价范围的设计资料及其职业卫生专篇,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审核、审查文件;历次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报告;现时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现状评价工作委托书或双方业务合同等。5.4 其他依据与现状评价工作有

13、关的其他资料。6评价范围与内容6.1范围评价范围应描述该次评价委托方所委托的评价区域内的生产装置及其主要生产设施等,明确实际评价的范围(主要针对现运行状态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工作场所、主要生产、储存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被评价用人单位劳务派遣、生产经营场所范围内的外包(委)作业应列入评价范围。6.2内容主要包括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建筑卫生学、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的调查与评价。必要时(受委托)还应对项目现址进行评价。7评价方法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

14、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和作业环境状况等,对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分析,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综合分析法等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全面评价。7.1职业卫生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概况、设计生产(运行、储存)能力及实际运行情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运行情况、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设施、建筑卫生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等。7.2职业卫生检测7.2.1

1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用人单位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进行检测。7.2.2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检测接受委托时可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参数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超标时必须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防护参数进行调查和检测,以鉴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率,分析超标原因。7.2.3建筑卫生学检测根据现行检测规范和方法,对车间的通排风、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参数内容进行检测。7.3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标准对调查收集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体检单位资质、体检项目、应检人数、实检人数的符合性,追踪复查人员的复查结果极其处置情况,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