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43213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问题亟待处理:土壤污染治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分校2013陕西公务员面试热点吐壤污染治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备考2013陕西公务员面试,陕西人事考试网在备考期间每日会 发布大量考前备考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土壤污染治理【背景链接】2013年6月,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显示,为了清除“镉米”背后的 土壤重金属污染,我国正建立涵盖81个化学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网,按网格进行土壤采样, 这项工作最重要任务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参与这项工作的研究人员指出,与19941995年土壤采样相比,污染分布面积显著扩大,向 东部人口密集区扩散。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

2、元素。 重金属等污染物指标在大的流域及局部工矿业和农业区上升较快。【标准表述】原因及现状分析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华南部 分城市约有一半的耕地遭受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二是农药化肥污染同样严重。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药使用量达130万吨,是世界平 均水平的2.5倍。“目前,农药和化肥的实际利用率不到30%,其余70%以上都污染环境了。”三是“不仅污染加重,而且还在转移扩散。”当前,我国土壤污染还出现了有毒化工和 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

3、游向下游转移、 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危害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 多起。污染的加剧一方面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 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另一方面频繁爆发的污染 事故损失惨重,不仅增加了环境保护治理成本,也使社会稳定成本大增,而土壤污染修复所 需的费用更是天价。具体来说:一是生态关系失衡,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 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致使稻田生物多样

4、性不断减少, 系统稳定性不断降低。二是土壤质量下降,使农作物减产降质。由于农药、化肥和工业导致的土壤污染,使我 国粮食每年因此减产高达数亿公斤。陕西分校s a. o f f c n.ccirn三是重金属病开始出现,人们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壤污染导致 的疾病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害中华民族的子孙未来。措施土壤污染治理,不能仅仅满足于亡羊补牢,更当未雨绸缪。因此说来,只有政府部门切 实行使监管职能,有效防止和遏制对土壤的新污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具 体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

5、新政绩考核标准,将预防和 控制土壤污染以及治理修复情况纳入耕地保护考核体系,从而促使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加大土 壤污染防治的力度。二是加强土壤污染物来源控制。针对治理修复周期长的特点,在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的 具体操作中,对污染指标监测实行连续跟踪,将监测结果连同项目立项、审批、环评等环节 作为综合考评指标,从源头上控制土壤污染。三是设立污染土壤治理专项资金,为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提供资金保障,并对使用情况 进行有效监督。四是政府应全程参与,监督企业清洁生产和物质循环利用,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五是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立起污染场地信息管理系统和完整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 理体系。文章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