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疑惑的问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7428019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中疑惑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中疑惑的问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 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 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 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 “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 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 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 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

2、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 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 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 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 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 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 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 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 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 高比

3、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 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 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 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 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不是强条的规定。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 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 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 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

4、同剪力墙的水 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 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 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的注意。二、框架梁和次梁有什么不同?一般情况下,次梁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这类梁是没有抗震 要求的,因此在构造上它与框架梁有以下不同,现以国标图集”03G101-1” 为例加以说明:(1) 次梁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锚固长度la,而框架梁的 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2) 次梁梁底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为12d,而框架梁的 梁底钢筋在支座

5、的锚固长度为抗震锚固长度laE。(3) 次梁的箍筋没有最小直径的要求、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只需满足计算要求即可。而框架梁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对箍筋的直径 和间距有不同的要求,不但要满足计算要求,还要满足构造要求。(4)在平面表示法中,框架梁的编号为KL,次梁的编号为L。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是 在次梁的平法表示中,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如中8#100/200 等。二是当次梁为单跨简支梁时,支座的负筋数量往往不满足“混凝土规 范”第10.2.6条的规定(第10.2.6条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 算时,应在支座区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

6、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下 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且不应少于两根)。三、基础拉梁与次梁的区别有哪些?基础拉梁是指两端与承台或独立柱基相连的梁,与次梁相同之处在 于基础拉梁也是没有抗震要求的、基础拉梁的梁顶钢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 也为受拉锚固长度la、基础拉梁的箍筋也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要求。 与次梁不同之处在于基础拉梁的梁底钢筋也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度la的 要求、基础拉梁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基础拉梁除按计算要求确定外 梁内上下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且不应少于2根(详见“地基规范” 第8.5.20条)、箍筋不少于6/200 (详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措施结构篇第3

7、.12.1-9条)在实际的施工图中,设计人员容易犯的错误主要是将基础拉梁简单 套用框架梁的平法表示,编号为JKL,对箍筋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来表示, 如中8#100/200等。而现有的国标平法图集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基础拉梁的 构造,如果设计人员想借用平法图集的话,将基础拉梁编号为JL较为合 适,同时应在说明中注明JL的配筋构造应按“03G101-1”中次梁(非框架 梁)的配筋构造执行,同时梁底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必须满足受拉锚固长 度关的要求。四、构造柱和普通柱子什么区别?构造柱不参与结构计算。一般做法是先砌墙后浇柱。其纵筋及箍筋 只需构造配置,不需要满足最小配筋率。而普通柱其纵筋及箍筋需根据计 算

8、配置,且不得小于最小配筋率。五、工地为什么要打桩?房屋即地面以上的建筑群,必须要有一个牢固的基础.如不经处理基 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轻则造成房屋裂缝开口,重则造成房屋倒塌.为了 保证房屋的安全,地基必须经专业勘察部门勘察,根据上部荷载设计采用 何种基础.楼层高的采用深基础处理,象打桩挖桩到深部持力层,或挖到 房屋的地下室负标高再打桩(水泥桩,振冲桩)到持力层,楼层低的就直 接大开挖 或 振冲碎石桩(提前液化基础抗地震效果好),以消除地基的 不均匀沉降,满足上部建筑的承载要求。简单地说就是:当地基浅层土质较差,持力土层埋藏较深时,需要采用深 基础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时,就用

9、桩基础,即 打桩。反之则用明挖扩大基础。六、一级钢筋有没可能是带肋钢筋呢?而二级钢筋可能是光圆钢筋 吗? 一级钢、二级钢、三级钢、四级钢是如何分类的?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一)按轧制外形分(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 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2)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ILIII级钢 筋轧制成人字形,W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3)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4)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二)按直径大小分

10、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 22mm)。(三)按力学性能分I 级钢筋(235/370 级);11 级钢筋(335/510 级);111 级钢筋(370/570) 和W级钢筋(540/835)(四)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W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 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五)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 布钢筋、箍筋等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1. 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2. 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3. 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

11、的钢筋骨架。4. 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 引起的温度变形。5. 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如腰 筋、预埋锚固筋、环等。外表看上去一样,二级钢和三级钢有什么区别呢?在建筑行业中,11级钢筋和III级钢筋是过去(旧标准)的叫法,新 标准中II级钢筋改称HRB335级钢筋,111级钢筋改称HRB400级钢筋。简单的说,这两种钢筋的相同点是:都属于普通低合金热轧钢筋; 都属于带肋钢筋(即通常说的螺纹钢筋);都可以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 构工程中。不同点主要是:1.钢种不同,(化学成份不同)

12、。HRB335级钢筋是 20MnSi(20 锰硅);HRB400 级钢筋是 20MnSiV 或 20MnSiNb 或 20MnTi 等;2.强度不同,HRB335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00MPa, HRB400级钢筋的抗拉、抗压设计强度是360MPa。3.由于钢筋的化学成 份和极限强度的不同,因此在韧性、冷弯、抗疲劳等性能方面也有不同。两种钢筋的理论重量,在公称直径和长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是一样的。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对锚固长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钢筋的锚固长 度与钢筋的抗拉强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钢筋的外形有关。告诉你一个 公式:在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ax(f1/f2)xdo式中f

13、l为钢筋的 抗拉设计强度;f2为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a为钢筋外形系数,光面钢 筋取0.16,带肋钢筋取0.14; 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另外,当钢筋为HRB335 级和HRB400级其直径大于25mm时,锚固长度应再乘1.1的修正系数。 在地震区还应根据抗震等级再乘一个大于1的系数。混凝土中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0.7倍。关于钢筋标号,不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外表上不好区分,尤其 是钢号较为接近的,如14与16, 6与8, 20与22,原因是厂家不同,所 生产的钢筋带肋大小不整齐,容易造成视觉混淆,最好还是以钢号区分, 再就是卡尺控制,有些地区的钢筋仍在执行老标准,即235为二

14、级钢,开 头钢号为2,335为三级钢,开头为3等。七、为什么钢筋要进行搭接?一般来说,搭接比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成本更低,施工更快,所以 只要允许搭接的地方通常都用钢筋搭接。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钢筋受力的连续性和力的可靠 传递。钢筋生产企业为了运输方便,除了盘条钢筋外其他的钢筋都是6m 或9m 一根供货。盘条钢筋可以很大长度供货,但是现场的二次运输也有 长度限制,很难想象将80米长的钢筋从地面运送到20楼。所以在工程中 不可避免有搭接或者焊接的地方。八、塔吊是如何一步一步升起来的?塔吊的上部(横梁部分以下的位置)有一个比主体部分宽一点的铁 架,塔吊的上部是与这个宽铁加相连接的,外侧的

15、宽铁架与主体铁架的四 角设有滑道,外面的宽铁架可以在主体铁架上移动,当塔吊在加节的时候, 用千斤顶将上面的部分向上顶起,顶到有一节铁架的高度,然后把事先吊 上来的一个架节从外面大的铁架框移到中间分离开的位置上,并把这节与 下面的主体铁架固定好,这时塔吊就上升了一个节的高度,下次接节时, 外面的宽铁架还可以在这个节继续向上滑动,这样一个塔吊就一点一点升 起来了。外面的宽铁架比一节铁架要长一些。这样才能进行加节。拆架时 与此相反。塔吊加节多数是在夜间进行,为的是不误工,所以很少有人看到, 只是感觉他一天一天在升高,确不知道是怎么升起来的。把下图放大后, 上部那比较宽一点的结构,就是用来加节的,那个

16、能移动的部分。九、为什么有的工地用悬挑式脚手架有的工地用落地式脚手架?1、假如工程很着急室外回填或者零米以下结构验收,那么落地脚手 架搭设高度为地下室高度和一层高度之和,从1层顶即2层结构面开始搭 设悬挑架,架体高18m (其中已经考虑女儿墙高度和护身栏杆高度),这 样的好处就是落地架拆除后并经验收后可以直接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和 室外回填等步骤,但缺点同样很明显,大量的悬挑梁(一般为16#工字钢 或槽钢)一次性投入,还有钢丝绳、U型拉环的一次性投入,其余还有人 工费的增加和工期的一定拖延。2、如果不着急回填的话,建议一次性搭设到顶,总高不过30m, 单立杆双排脚手架完全可以实现,可以加快工期,节省劳动力,但是缺点 就是钢管扣件投入量过大,使用周期长;十、刚毕业进入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