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27008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业公司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汇编(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第一章地测工作管理制度一、工作联系制度3二、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6三、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制度7四、图纸资料保管和使用制度8五、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9六、矿井与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制度10七、采掘计划编制审批制度10八、贯通工程测量制度11九、矿井测量工作管理制度12十、地测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13十一、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14十二、资源管理制度15十三、“三率”管理制度19十四、图纸交换制度20十五、储量管理制度21十六、顶板管理制度22十七、煤炭质量管理制度36第二章防治水管理一、防治水岗位责任制38二、生产安全联系制度45三、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7四、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2、49五、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50六、防治水相关规程审批制度55七、地测防治水资料、技术报告审批制度56八、地质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57九、考核奖励制度58十、资料定期分析、保管、使用制度60十一、地测防治水设备仪器、工具使用管理、校验、发放与报废制度61十二、防治水安全确认移交制度62十三、防治水工作日常巡检考核制度63十四、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64十五、探放水质量检测验收制度66十六、探放水作业优先制度67十七、探放水作业现场图牌板管理制度68十八、探放水资料收集、分析、审核制度70十九、专业探放水制度71二十、探掘分离管理制度73二十一、探掘公示日报验收与审批制度74二十二、探放水责任

3、追究制度75二十三、矿井水害停产撤人制度77二十四、“雨季三防”管理制度77二十五、地质防治水专业定期会议制度81第一章 地测工作管理制度一、工作联系制度1、地质测量与设计、施工、回采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有关业务联系通过部门联系。2、设计部门需要地测部门提供资料时,必须事先由部门负责人出面联系,提交委托书。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设计所需地质测量资料应在设计前三至五年通知地测科。地测资料应在正式设计前半年交付。采区设计所需地测资料至少应在设计前二年通知地测科。地测科在正式设计前三个月交付。回采工作面所需地测资料,应在采面掘出来后五天提交。掘进各类巷道所需地测资料,应提前一个月通知

4、地测科。地测资料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零星小型设计所需地测资料,须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重要井巷贯通工程,设计部门应提前向地测科提供设计图,并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商定贯通允许偏差,保证地测科有足够的测算时间。3、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地测科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写作业规程和施工组织的地质依据,生产技术部门必须提供施工设计,作地质治疗编制依据。新开工、开拓准备等主要巷道的工程设计,至少要在开工前三天将设计图纸交付地测科,以便核对和闭合验算,一般次要巷道最晚要在开工前24小时通知地测科,以便准备资料,按要求标定放线。放线后除在现场标出中腰线点外,应在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以

5、便组织施工。如需变动原设计时,必须由原设计部门用书面通知地测科或在原设计上加注修改说明,并进行签字盖章。变更较大时,必须附变更后批准的图纸资料与文字说明。没有设计图纸而用口头通知或现场指挥开口和变更设计时,地测科有权拒绝接受。掘砌巷道的开工、停工、复工,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必须提前一天通知地测科,以便与时验收或检查中腰线完好情况。施工单位,在测量给线、地质调查、超前钻进时,应密切配合,提供方便。如预计占用时间较长时,地测科应提前与施工单位联系好,妥善安排时间。各主要巷道的曲线施工,地测科应提前两天绘出大比例出曲线施工放线图交付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应严格按设计标定各种工程的几何关系进行放线,当发现施

6、工不符合要求或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与时向设计部门有关人员反映,以便与时研究处理。中腰线点距工作面不得小于4米,每组中线点不得少于5根,中线点之间不得小于2米。腰线点可成组标定,也可连续标定。中腰线点距工作面最远一般不应超过30米。放线后如对所放中腰线有疑问,施工单位应迅速向地测科和设计部门反映,以便与时查证处理。各施工单位与辅助人员,都必须慎重保护各种测量标志,(中腰线点、导线点、水准点)和激光指向仪,不得随意移动或损坏。不准擅自调动激光指向仪。如因压力大造成点位或激光指向仪位移时,施工单位应与时通知地测科,以便与时更正。切不可勉强使用。更不准在井下拆修激光指向仪。以防造成返工浪费或重大损失

7、。贯通工程,两工作面岩巷相距15-20米煤巷相距20-30米,机掘巷道相距50米时,地测科必须事先向有关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在现场做出明显标记,以便有关单位采取安全措施。测量人员标定中腰线时,发现施工误差超限,测量人员不得在超限棚梁上挂线,请施工单位在顶板打眼设线。如不能打眼或不给打眼。中腰线则退到合格位置标设。通知施工单位返工超限工程如不返工,造成中腰线超远和更大偏差,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巷道掘进前方需留设交岔点、拐弯、变坡、留口、终止或扩大、缩小断面等变化时,测量人员要在距离变化位置10-20米时做出标记,并通知施工单位严格掌握准确位置。巷道掘进在危巷或进入危险区前,地测科必须按规定的安全

8、距离用通知单等形式事先通知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巷道进尺每旬验收,由施工等有关部门配合地测科进行,并以地测科测量数字为准。未经地测科放线,施工单位自行开口的巷道进尺地测科不予验收。各施工单位应尽量避免在测点附近开设道岔、掘小洞,或安装绞车、局扇。应尽力保护测点不被移动。4、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系地测科须向回采单位提供回采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制作业规程的依据。回采工作的进度每旬验收一次,由回采单位配合地测科进行测量,并以地测科数字为准。对回采工作面的各种回采记号、停采线,由地测科根据设计在现场标定出来,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发现实际采高、浮煤厚度不符合规定时地测科应与时通知回采单位,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工

9、作面搬家或因其他原因停采,主管部门应提前通知地测科,以便与时验收进尺。5、与其他单位的业务联系做好技术文件的上传下达,确保技术文件的贯彻实施。要定期汇总生产和上级部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便在工作中加以改进。与时掌握掘进进尺和回采产量,与技术科紧密配合,做好矿井生产的技术工作。要定期召开各部门技术碰头会,对在技术方面出现的不合理的标准进行修改,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标准。对本矿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要与时上报上级煤炭主管部门。要经常与上级部门保持联系,以便掌握更新的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二、矿井地质工作管理制度1、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了解并掌握生产情况,依据矿井生产布置,有计划地进行工作。2、整理

10、各种地质资料,分析、研究矿井围地质构造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地质因素。3、认真做好原始记录、整理和编录工作,各种井巷剖面图与其它地质图件的编制均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要求进行。4、与时修改日常生产用图,提高资料的可靠性,与时为生产设计提供所需资料,努力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可靠性,随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5、按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定和设计与有关部门的时间要求为生产提供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报告与其它地质资料,编制生产补充勘探报告。6、妥善保管并定期修改规程规定的各种资料与必备图件。7、定期进行资料综合分析,做好工作面、采区完工后的总结工作。8、掌握矿井围与周围小煤窑分布情况与

11、与本矿开采的关系,发现有与本矿贯通或其它危与矿井安全生产的情况时,立即向矿调度室和矿领导汇报,以便与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9、积极引进新技术,增强探测手段,提高地质工作质量,为矿井生产服务好。10、因地质与水文地质因素需要修改设计,巷道报废时,地质主管人员必须提出准备的资料,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提供生产设计部门使用。地质观测点的原始记录,地质原图,以与各种地质报告说明书,综合成果图,必须移交资料室妥善保存。三、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开展工作。2、负责矿井围地面水文调查工作与矿井涌水观测,并对所收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每月底做出月报表

12、。3、参与矿井重大灾害预防措施和雨季“三防”措施计划的编制,并指导、监督执行,严防重大水患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4、查明井下、井上生产、生活、工业供水与开采影响农村用水情况,为增加和解决矿区、农村供水源提供资料。5、采掘工作面开掘前,地测科要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并要注意观测开采工作面实际涌水量情况,掌握开采中涌水变化关系,做好开采预报工作,6、依据规程建立健全各种水文台账,编制各种水文地质图纸。7、对图纸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四、图纸资料保管和使用制度1、随着井巷工程的进行,随时收集揭示出来的地质现象和水文情况,与时填图进行对比分析。2、正常情况下,每个季度对井巷工程所见地质构

13、造进行一次分析,特殊情况随时分析、推新,保障生产正常进行。3、每年年终,对资料统一进行一次全面分析,根据构造变化修改煤层底板等高线与各种相应图件资料。4、所有贯通工程,贯通后与时进行闭合导线测量,评定导线精度,不能形成闭合的导线要用复测支导线评定导线精度。5、各种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季度填绘一次,每年年终进行一次全面修正,组织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查。6、在科保管使用的常用地测资料档案要分门别类,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保管和使用制度,有索引、有目录、帐卡物相符。应归档案室保管的资料要与时整理归档。7、本矿有关单位借阅资料要有借条,外单位借阅资料必须通过矿总工程师批准方可借阅。建立手续,按时

14、归还。8、所有向外提供的一切地测资料、报表等,报出前必须经技术负责人严格把关审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才能提交或报出。9、由测量人员提供的成果资料与绘制的各种图纸资料必须按照国家测绘成果管理规定进行管理,与时向技术科提供和使用,以便发挥成果资料在生产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对所有测绘成果进行科学管理,运用科学手段与时、准确、安全、方便地提供使用。11、对所有成果进行档案管理,严格措施,各种图纸不准私自外借,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保管,并进行登记选册,加强对图纸资料的管理。五、测量仪器使用保管制度1、对所有仪器、设备、专用工具均须专人保管,建账登记,帐物相符。2、台账应详细登记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

15、号、编号,技术性能与完好状态。3、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各部螺丝旋动要轻,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部件。4、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应擦拭的部件要擦拭干净,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5、仪器设备用万后与时交回,接收时保管人员要细心检查,发现损坏要与时追查处理。6、对所有测绘仪器与绘图设备要进行严格管理,做到谁使用谁保养,谁负责管理。7、使用仪器要小心,不准使用运输矿车运送仪器,必须做到仪器不离人,机走人相随。使用仪器时不得碰、撞仪器,以免损坏仪器。8、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维修,定期对仪器除尘、加强对仪器的保养工作。9、仪器设备要定期按规定到检测部门进行检查校正,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保证正常使用。10、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保证仪器有足够的测量精度,确保能正常使用。11、仪器使用后必须随时将仪器装入箱,并上好扣,锁好锁。12、所有仪器设备工具,只限本科工作人员在本矿围执行工作任务使用,任何个人未经领导批准不得带出矿外做与本矿无关的工作。13、特殊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