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742594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办公楼初初步设计文本(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人员院 长: 王力明 高级建筑师 国家注册建筑师 总建筑师:胡东祥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总 工: 刘占俊 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单翀辰 高级建筑师 国家注册建筑师编制人员:建筑专业: 祁生斌(工程师)结构专业: 杨富龙(工程师) 给排水专业: 张 婧(工程师) 暖通专业: 戴 军(工程师)电气专业: 杨旭东(工程师) 设计文件目录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1第一节 工程设计依据1第二节 地质条件2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表:2第二章 建设方案3第一节 总体规划设计3第二节 建筑单体设计3一、建筑专业3二、结构专业7三、给排水专业13四、采暖与通风专业14五、电气专业17第三章 消防

2、专篇20第一节 建筑专业19第二节 给排水专业19第三节 暖通专业19第三节 电气专业19第四章 环保、节能及安全21第一节 环保21第二节 节能22第三节 安全23第五章 绿色建筑清洁能源专篇23 /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第一节 工程设计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3、国家节能技术大纲(200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7、青海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青政办135号二、设计依据、标准、规范(一)工程设计有关依据文件1、用地现状地形图2、用地红线图3、设计任务书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设计

3、执行的法规和采用的标准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2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8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局部修改)(GB 503252001)9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范10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2003)11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50362-2005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

4、6-2010 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青海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15. 青海省建设厅技术公告 2010.10.1416.无障碍设计规范B 50189-20051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18.青海省城市规划管理若干技术规定青建规(2014)600号文件1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国家、地方现行的其它设计规范、规程、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第二节 设计基础资料1、自然条件场地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境内,海拔高程2835.0米左右。气候属于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点为高寒多风、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寒夏爽。(1)

5、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7.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3.7。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314.3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92.1mm;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2cm,全年日照时数为2907.8小时,年平均气压为721.7毫巴。(2)风向、风速:全年最多风向(N),年平均风速1.8米/秒,最大风速为28.0米/秒。2、地形地貌条件场地位于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城北新区人才公寓内,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面假设高程为97.24-100.40米,相对高差3.16米。地貌单元隶属于恰卜恰河东岸级阶地。3、水文条件根据本次勘察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

6、的腐蚀性以及对基础施工的影响。 4、公共设施条件(一)给排水1、给水:水源可就近直接接入人才公寓原有供水管网,管径DN150,水压0.45Mpa。2、排水:项目区生活排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就近市政管网。(二)供电项目区原有的变压器不能满足本次项目的用电需求,需增设一台250KVA和一台400KVA的变压器。(三)供暖项目供暖由市政热网接入本小区内新建换热站,再制取低温热水供给本项目3#、4#楼,用于采暖热水。(四)电信设施及通信联网情况项目区电信、网通、联通等均已覆盖第三节 主要经济指标及相关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规划用地 平方米300152、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7、24144.35其中:原有建筑平方米14000三号楼平方米4541.35四号楼:一层食堂部分二至六层周转房 平方米891.54658.5换热站平方米533、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33934、容积率0.805、建筑密度11.3%6、绿化率34.6%7、总户数户1808、总停车位辆26第二章 建设方案第一节 总体规划设计一、 规划设计条件该项目地点在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城北新区人才公寓院内,地块东北高西南低,项目选址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按海南州住建局要求,本次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现有州政府职工住房的基本条件。二、 项目背景(一)现状分析地块内现有5栋建筑,为1#、2#、5#、6#、

8、7#楼,现有周转房数量为154套,且附属设施(机关食堂、活动室、健身房及运动场地等)相对齐全,但无法同时满足300多人的用餐及生活住房的基本要求。故3、4#楼及食堂的建设可以极大的改善现有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条件。人才公寓3#、4#楼所在地的周围环境、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均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且市政配套设施水、电、通讯、污水排放等条件具备,为项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设计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明显改善州政府干部职工的住房,生活的现状,推动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流程科学并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第二节 建筑单体设计一、建筑专业(一)设计理念1、设计主旨本

9、设计理念旨在体现一个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健康适用的生活栖息空间,尊重民族文化,体现富有创意的民族建筑风格。2场地设计:建筑环境结合地形的特色,符合地形条件、规划条件、规范要求,处理好建筑总体布局、与建筑组织与周边环境等方面整体气氛相协调。3建筑设计:正确理解相关规范与指标,组织好各功能空间的组合及主次流线关系4.设计构思设计构思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文化建筑的深入理解及建筑形式的积极反映。2对环境设计概念的理解与发挥。3对多功能综合体式建筑的功能优化。4对建筑本体形态与周边环境特色结合,产生出建筑的个性。5对造价,节能,环保等方面的经济性与生态性的回应。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我们通过分析的方法得

10、到建筑对城市、地块及业主要求的解答。从而产生目前的方案。我们希望它是个有个性的,但又遵从于环境;它尊重所有者的便利,同时对四维空间中的人是友好的;它的品位是高尚的,技术是先进的,经济是节约的,又具灵活性的。5.规划总体思想向往阳光:充足的阳光是创造一个“家”环境的重要条件,故满足日照要求是设计的前提。崇尚环境:环境的设计要本着既均好性的原则,在栖息之余观赏下优美的环境,放松下紧张的工作,也是提生活品味的有效手段优化交通:贯彻室内外交通组织模式的流畅性。形象标志:强调民族文化地域性特征,既增强了住宅楼形象,又为整个城市的整齐、美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恰卜恰镇加强了地域文化归宿感。综合以上的设计指导思

11、想设计产生了这个设计方案,并且在考虑了海南州共和县人才公寓的周边建筑风格,周边地理环境等情况下达到协调统一,进行项目设计。(二)总平面设计1、本项目位于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东香卡城北新区人才公寓院内,西临青海湖路,南邻文化路,东临民主路,场地北侧为新区南路。建设场地近似为梯形,东西宽约213.5米,南北长约155.3米。在场地西侧布置两栋周转房,2#楼南侧布置3#周转房(五个单元),沿文化路布置4#周转房(六个单元),食堂位于4#楼一层,换热站设置于地块东侧位于5#楼东南侧,靠近东侧民主路。2.退红线情况建筑使用范围线退让用地红线情况:南侧与东侧均退让3米,西侧退让8米,北侧退让5米。 3.交

12、通组织及停车1交通组织该地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为城市道路民主路(东侧),文化路(南侧),青海湖路(西侧),新区南路(北侧),根据对现状外围交通的分析,将地块的主要车行出入口安排在南侧,分别延伸至人才公寓院内各建筑。结合基地南侧的主出入口设置入口广场,形成较大的沿街景观区域。人才公寓通过6米宽半环形道路解决场地内部的交通疏散问题,构筑复合式交通。2停车系统场地内停车位分散设置,停车数为26辆。4绿化景观地块南侧主出入口向东西两侧延伸形成了横向景观带,结合场地南侧的主入口向北侧延伸,形成纵向的景观带,成为联系整个地块步行体系的核心。结合沿街设置的周转房,形成整个区域内的街道式公共活动空间,强调了场

13、景气氛。在此带状空间上向东西及南北两侧衍生出多个景观组团,构架清晰,结构明确,又相互串联,构成点、线、面相互结合的景观体系,变化有致的空间体系由此展开。同时与场地周围的建筑和自然环境相融合,最大程度的将建筑,景观融为一体。5.无障碍设计食堂入口设残疾人坡道。(三)平面功能设计3号周转房平面设计由5个单元组成,一至六层均为周转房。4号周转房平面设计由6个单元组成,一层为职工食堂,二至六层均为周转房,换热站为一层单层建筑。2建筑特性指标3#楼:建筑分类:多层居住建筑耐火等级:三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总建筑面积:4541.3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762.0平方米户数:共90户,每户使用面积:3

14、6.15平方米,每户建筑面积50.49平方米建筑高度16.8米。相对高程:0.00(2884.85)室内外高差1.2M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4#楼:建筑分类:多层民用建筑(一层为食堂、二至六层为周转房)耐火等级:(一层食堂为二级、二至六层为三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994平方米食堂建筑面积:891.5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4658.5平方米户数:共90户,每户使用面积:36.15平方米,每户建筑面积51.64平方米建筑高度:18.65米。相对高程:0.00(2884.85)室内外高差0.15M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 七度换热站:建筑分类:单层民用公用建筑耐火等级:三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总建筑面积:53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