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7425859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所谓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

2、: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件#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2.齐读课题。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二、学习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以学定教。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点句子见后)重点语句:a.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

3、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b.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三、学习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楼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2.播放课件,学生观看。3.说说傣家竹楼给你怎样的感觉?“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给你怎样的感觉?4.出示表格,明确学习任务。5.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完成表格

4、,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全班交流。重点语句:a.傣族人家至尽仍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b.“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展示课件,学生齐读该段。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楼的?这体现了什么?(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候,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体现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兴旺、和睦的民族心理)四、对比两篇短文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领悟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两篇短文,在描写内容和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异同?2.学生回

5、答,教师做适当指导。指导方向:a.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独特的魅力。b.两种民居的地理环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结构都不同,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却是相同的。c.两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说明方法进行介绍。五、课堂延伸1.请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我国其他民居的资料做简单介绍。2.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关图片供学生欣赏。板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居奇葩”客家民居“绿色之家”傣家竹楼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

6、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出示词

7、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客家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客家民居: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

8、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列数字-通过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层,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4、同桌商议,并参考文中插图,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教师出示八卦图,请学生参考比较。)

9、五、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1、自己设计一张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介绍傣家竹楼:(傣家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景点。如果由你来当导游,该如何向游客介绍?请各小组推选选手,共同设计导游词,参加评比。)3、评议。七、拓展阅读课后反思: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独特的建筑特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在阅读文本时,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很快找出这两种建筑的独特之处,并从文中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学完课文,孩子们依然兴趣盎然,在课外查找了很多的资料,了解了更多的民族建筑。六年级语文下册各

10、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看了课例分析和教学视频后,对新课程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这次培训我讲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一、忽视了对朗读内容的设置和指导。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大纲进行了认真地研读,看到教学目标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要求,而本课又是一篇阅读性的说明文,因此我让学生读得不够充分。因此在备课中,在我指导学习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尝试自学傣家竹楼一部分,并进行课外拓展请学生当导游解说资料袋中四种民居的特点。虽然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但语文课的味道淡

11、了,更像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如果让我对教案的内容进行改进,我一定会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二、对教材研究不深入。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